陳小麗
【摘要】初三英語是初中教育機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增強學生英語知識認知,提高其英語運用技能及其整體學習水平。但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初中學校初三英語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致不高以及教學方法單一等多個方面,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筆者主要從目前初三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出發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討新課標下初三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為以后的教學實踐提供一些建議或指導。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三英語 課堂教學策略 探析
對于初三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生來講,其均已經過初一、初二的英語學習,大多數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該學年的教學目標主要在于收集、歸納和總結以往所學知識并將其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但有多項教學研究資料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初三英語課堂教學發展現狀并不樂觀,整體教學效果不佳。本文筆者主要探討了新課標下初三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現論述如下: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最關鍵因素,教師在初三英語的實際課堂教學中需采用多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充分結合各種傳統與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為學生創設貼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景,增強其視聽情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學習效果良好,課堂教學效率較高。
例如,在譯林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2《Colours》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可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呈現不同顏色的實物圖、繪畫或色彩板等,通過這種直觀又新穎的教學輔助工具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創設教學情景。之后教師還可適當結合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板書、掛圖以及模型等多種教學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指導學生認識“red”、“black”、“green”、“blue”等多種不同的顏色詞匯,并鼓勵學生利用以上詞匯編句子或故事,如:①She has black hair, but she is wearing a blue hat. ②There is a beautiful little red flower on the green grass. 等,以增強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由于英語教學是一門外語學科,學生缺乏獨特的學習環境,故教師需盡量將英語語言材料滲透到學生身邊能夠聽到、看到或接觸到的實際情景中,調動其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器官協同作用,以增強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及其英語運用能力等。
二、收集課外教育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對于初三學生來講,其課堂學習是英語學科教學知識的一個整合過程,其教學內容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故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需嚴格按照新課標教學目標進行教材知識的課堂講解,而且還需有選擇地收集和總結課外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開闊視野,擴大學生知識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例如,在譯林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8《Detective stories》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可先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啟發性問題:①Do you know what is called a detective story? (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做偵探小說嗎?)②Have you seen or heard any books or movies about “detective” before? (同學們在之前有看過或聽過與“偵探”有關的書籍或電影嗎?)③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ressive or your favorite detective story? And why? (你印象中最深或你最喜歡的偵探小說是哪一部?為什么?)。通過一系列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待得出最終結論后,可由各組中推舉一名成員在課堂中復述論點,回答后教師需對其進行肯定并表揚,同時引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即“detective stories”,之后教師可通過講述“Sherlock Holmes”、“Miss Marple detective”、“Death on the Nile”等一系列世界上有名的偵探小說,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課堂氣氛,以引發學生好奇心,調動其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效果顯著。
三、革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在以往傳統的初三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固定,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興趣與課堂參與性等均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初三英語的實際課堂教學中需與時俱進,及時轉變和革新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及其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在譯林版九年級英語下冊Unit2《Great people》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預先制作標有“Sun Yat-sen(孫中山)”、“Lu Xun(魯迅)”、“Lenin(列寧)”、“Stalin(斯大林)”、“Karl Max(馬克思)”、“Friedrich Engels(恩格斯)”等多個歷史偉人的卡片,并將其順序打亂放置。在課堂中教師可隨機選擇6名學生,指導他們背對講臺、面對學生站立,教師分別在他們背上粘貼以上6張標有不同名字的卡片進行課堂游戲。具體游戲規則:每位同學可觀看其中四名同學背后的卡片名字,猜測自己背上卡片內容,然后根據自己感覺找出與自己身上卡片名人為同個國家的那位學生并擁抱他,若猜對需講出這兩位名人的著名事跡或具體貢獻,然后成功退出游戲,若猜錯則繼續下一輪游戲。通過這種靈活性的游戲教學法,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避免其課堂開小差,而且還可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各級教育機構中的課堂教學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其中尤以初三英語課堂教學較為明顯。但目前我國初三英語課堂教學中仍處在諸多問題,整體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本文筆者建議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適當開發和收集課外教育資源,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需及時革新課堂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丁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誤區分析及對策研究[J].華人時刊:校長.2014,(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