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論是國際上的亞馬遜還是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都是利用其龐大的用戶群、先進的技術和巨大的資金實力開始倒過來整合傳統媒體。在美國,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之后,經過兩年的改造整合使《華盛頓郵報》重新換發活力,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也充分說明互聯網到整合傳統媒體是一條可行之路。國內BAT等互聯網巨頭尤其是阿里巴巴對傳統媒體開始了大量的倒整合動作,如收購《商業評論》《南華早報》、文化中國,以及第一財經、《四川日報》等合作互聯網新媒體等。
阿里巴巴以電子商務起家,已經吸引了數以億計的龐大用戶群,之后進入互聯網金融、泛娛樂產業、健康產業、傳媒產業等,打造了一個正反饋的正強化的生態系統。僅在傳媒業就成功并購視頻、社交媒體、傳統媒體、電影業、新聞客戶端等近20余家媒體,形成傳媒帝國雛形。很明顯,倒整合優勢巨大,互聯網媒體數以億計的用戶能夠幫助傳統媒體的價值放大。如阿里巴巴通過投資第一財經打造的第一財經新媒體,已經具備了潛在的數以億計的用戶、龐大的數據、數據的分析和整合能力、投資終端等,從價值鏈上已經具備了類“彭博”的形式。再如BAT握有強大的資金實力。縱觀全球的傳媒巨頭,無一不是資本實力雄厚的資本大鱷,正是資本實力的懸殊差距,也導致我國傳統媒體難以具備世界級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使我國文化軟實力相對較弱。阿里巴巴作為在美國上市的市值超過萬億的上市公司,既能為傳統媒體轉型注入稀缺的資金,又可打造規模巨大的、在國際傳媒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傳媒帝國,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傳媒事業的發展。這里要說明的是,倒整合的實施主體除了阿里巴巴外,還有騰訊、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大鱷。
(郭全中、胡潔文,摘自《現代傳播》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