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軍
【摘要】開灤集團為了加強設備管理,在內部實施了“六統一”管理,有效規范了設備管理,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避免了閑置浪費等現象,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探討了在“六統一”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強化內部控制,對進一步強化設備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六統一” 設備管理 內部控制
近幾年,面對煤炭產能嚴重過剩、煤價持續下滑的嚴峻形勢,開灤集團作為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根據自身生產條件變化不斷深化專業領域的改革,對設備管理實施“六統一”管理模式,本文探討在此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強設備管理內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一、設備“六統一”管理模式介紹
集團公司設備“六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計劃選型”、“統一集中采購”、“統一調配使用”、“統一備件管理”、“統一報廢管理”和“統一統計報表”。
(一)統一計劃選型
首先是統一審核購置新設備的必要性,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控制購置總體規模,優化設備配置。各單位設備更新補充計劃先由集團設備管理中心組織審核其必要性,并核實能否在集團公司存量設備中調劑,再報集團公司主管部門安排資金預算。其次是統一審批設備選型,設備的選型要統籌考慮先進性、可靠性、適用性、通用性、經濟性等,從而降低購置設備的綜合成本,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和投資收益,保持設備合理技術梯次。各單位的新購設備選型統一由集團設備管理中心組織技術、生產、機電、設備等部門審定。
(二)統一集中采購
對所需購買設備實施統一集中采購,形成批量采購規模,從而在保證設備性能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購費用。各單位依據批準的設備投資預算制訂采購計劃,報集團設備管理中心分類匯總后報物資采購、招標部門統一采購。
(三)統一調配使用
集團設備管理中心搭建統一平臺,通過設備的集中統一租賃和分級管理的市場化手段,盤活集團公司存量設備資源,提高設備使用率,減少備用設備以及控制購新成本,滿足各單位正常生產運行的設備使用需求。
(四)統一備件管理
通過統一備件計劃、集中儲備和廠商代儲,保障生產,降低儲備資金。招標采購部門在招標采購主要生產設備時,要對其主要部件價格、及時供應、儲備方式提出要求。各單位在用主要生產設備的主要備件計劃,統一報集團設備管理中心匯總平衡。
(五)統一報廢管理
各單位設備報廢統一報集團公司審核或審批,報廢設備由集團公司統一組織再利用或殘體處置。
(六)統一統計報表
凡納入集團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的固定資產設備,全部納入集團公司設備統一統計報表管理。要探索建立符合開灤集團實際的設備管理指標體系,運用現代化管理和技術手段,全面、科學、及時、準確地反應集團公司設備狀況。
二、實施設備“六統一”管理的特點及作用
通過實施設備“六統一”管理,可以統籌考慮和安排集團公司設備更新補充,減少投資規模,保持設備新舊程度,維持設備技術水平梯次;利于設備型號統一和調劑使用,減少設備和備品備件儲備,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設備使用綜合成本;利于企業裝備技術水平的更新換代和提高,挖掘存量設備資源潛力,促進企業設備資產整體效益最大化,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三、在設備“六統一”管理模式下,內部控制的關鍵點
第一、要明確職責,各部門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設備投資預算與審批分離,投資預算的審批與執行分離,取得、驗收與款項支付分離,投保申請與審批分離,處置申請與審批分離。集團公司內部各有關部門按照部門職責和設備管理業務流程,對具體業務分工協作、各負其責。技術、采購、招標、財務、物資、使用單位等部門職責分工要明確,互相監督,相互協作。
第二、要規范控制流程,設備管理是對設備從規劃、選型、采購、安裝、使用、維修、改造、直至更新、報廢壽命周期全過程的綜合管理。在設備取得、驗收、使用、維護、處置和轉移等環節的控制流程要嚴明清晰,防范設備管理中的差錯和舞弊,確保設備安全、完整,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首先設備取得依據應當充分,決策過程應當科學規范,對設備實行預算管理制度。其次設備的購置要符合內部物資市場管理辦法,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完善的設備驗收制度。在次在設備使用與維護中要確保賬賬、賬實、賬卡相符。最后在設備處置與轉移過程中認真履行審批手續,防止資產流失。
第三、要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內部控制考核機制。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薄弱環節要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和完善。要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基礎上,從考核內容、評價標準、考核方式和考核評價結果等方面逐一建立相關配套制度,強化設備管理內部控制的考核。
第四、要提高管理人員對設備資產管理控制的重視程度。設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對設備管理的認識程度,出臺完善的設備管理辦法、明確職責,防止設備管理風險的發生
第五、要加強賬銷案存的管理,逐級上報賬銷案存資產清理情況,各級部門按照職責逐級申報審核,并對此形成備案制度管理
四、結論
設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在不同的設備管理模式下,設備內部控制的內容不盡相同,需要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緊密結合實際不斷完善設備內部控制內容,防止內部控制風險防范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黃益容.企業內部控制幾個問題的探討[J].金融經濟.2011(1 6).
[2]張學謙.淺議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煤炭經濟研究.31卷12期.
[3]企業內部控制編審委員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講解[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