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磊鴻 肖貴友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云南省社會組織發展迅速,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不斷增強,逐步成為云南省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但云南省社會組織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發展水平較中東部地區來說仍比較落后,還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方法,在了解和掌握近些年云南省社會組織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分析社會組織在參與云南省社會管理及經濟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和難題,并提出了促進云南省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社會組織;社會管理;對策
加強社會管理不僅需要政府的主導和參與,還需要匯集社會組織等因素的力量。從中國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巨大力量。社會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展壯大,反過來又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社會管理的創新。因此,研究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現狀具有十分巨大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組織在云南省發揮的作用
社會組織是介于國家和市場之間的組織,社會組織可以承擔政府和市場的許多功能,并且具有整合和協調二者之間關系的功能。具體來說,社會組織在參與云南社會管理中具有優勢的有以下幾個功能:
(一)社會組織具有強化社會服務的功能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多厚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解決這種矛盾,一方面需要發揮政府經濟建設的職能,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則需要大力動員一切力量加強社會公共服務。社會組織所具有的寬容性、志愿性和互助可以廣泛的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公共服務,在幫助公眾實現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幫助政府解決社會管理中無法觸及和解決的薄弱環節。
(二)社會組織有利于增進社會公平,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功能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發生過由于經濟利益關系處理不當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云南省也不例外。這往往和當地政府直接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在我國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云南省也不例外。經濟的轉型,必然引起經濟結構的變化,這就造成了部分職工的下崗和失業,這就需要依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拓寬就業渠道。建立民辦非企業單位,能夠直接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此外,民辦非企業單位在組織各類活動的過程中,又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從而可以吸納社會閑散人員,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三)在社會救助中的補充作用
社會組織由于自身的屬性和性質,在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救助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承擔著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建設的任務,因此在處理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方面可能沒有太多的精力和人力。社會組織自身的非營利性、志愿性、組織性等屬性和特征,對政府的社會救助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成為社會救助不可或缺的力量。把政府的主導作用和社會組織的作用整合起來,不僅有利于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
(四)引導市民參與社會管理,促進基層民主建設
社會組織公益性的屬性容易被市民認可,因此在參與城市管理、建設上更容易,更具有說服力。社會組織在上傳下達、拓寬民意表達、民主協商維護權益方面體現了居民參與社區民主建設的一種表達方式,提高了居民參與社會事務建設的積極性,能夠增強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好的表達民眾的訴求,從而起到增進政府和民眾之間的和諧關系,有利于社會穩定。
二、云南省社會組織發展中面臨的難題
(一)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制約了社會組織的發展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社會管理體制是一元制,即社會完全是由政府主導,由政府控制的。社會組織也因此帶有計劃經濟的烙印,許多組織處在政府的嚴格控制之下,沒有自己的自由。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的職能更多的轉向經濟建設上,對于云南這個經濟落后的西南省份來說尤其如此。這就造成了對社會民生需求方面的關注很少,對僻遠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了解不多。而本作為政府和民眾之間橋梁的社會組織,由于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和帶有行政色彩的屬性不能承擔這種責任。
(二)社會組織自身存在的問題
讓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成為社會管理的主體,必須消除在其參與社會管理中最大的障礙,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的最大障礙來自于社會組織本身。云南省社會組織自身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現在很多社會組織對自身定位不明確,而是淪為政府的附屬物和行政工具;第二,許多民間組織沒有一個規范的規章制度,這就導致成員在活動的過程中容易任意行事,很可能在社會上造成不好的影響;第三,有些組織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范的戰略規劃,缺乏危機管理中實現組織目標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基本上處于維持組織基本運轉的狀態,何談參與社會管理。
(三)對社會組織的發展的扶持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對社會組織發展的扶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金支持;二是社會保障方面;三是對某些領域和行業的特殊扶持政策。這三個方面的扶持政策都存在著缺陷和不足,所以對社會組織的培育和扶持效果遠遠不如預期。
(四)境外社會組織監管力度不夠,存在巨大隱患
云南地處西南邊陲,內部少數民族眾多,外部毗鄰南亞多國,地形崎嶇不平。種種條件形成了云南這樣一個多族群、多元文化的省份。而經濟的不發達和獨特的文化吸引了眾多的境外組織進入云南來發展自己。而由于是一個邊疆多民族省份,經濟上與其他地區的差距、民族宗教信仰等都有可能成為某些境外敵對勢力干涉中國內政,破壞民族團結,引發動亂的工具和平臺。特別是最近兩年分裂勢力制造的昆明事件,這就提醒我們不得不重視對境外組織的監管和盤查。
三、云南省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云南省正處于西部大開發和中國建設西南橋頭堡的戰略發展期,云南省社會組織建設管理的現狀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在西南地區具有普遍性。應該引導云南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從而推動云南省經濟社會的良性健康發展。為了使云南社會組織發揮應有的作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觀念,正確的看待社會組織的發展
要認識到,在云南,公民離開社會組織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同樣,和諧社會的構建離開社會組織的參與也是不現實和不可能的。想要為社會組織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對他們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對新聞媒體的方針政策,宣傳社會組織對云南省社會建設所起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在全社會為社會組織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從而提高社會各界對社會組織的認知度,提高其在社會的地位。
2、改變社會組織越多越麻煩的觀念。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承擔政府某些職能,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分擔政府的管理社會的壓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所以應該轉變認為社會組織難管理的觀念,促進它們的發展,讓它們參與社會建設。
(二)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能力,深化社會組織改革
深化社會組織改革,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從外部來說,在黨的政治領導下,穩步推進政社分開。逐步實現社會組織領導人自己選舉,活動自己籌劃,活動經費自己籌集對于社會組織自身發展來說非常關鍵。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政府就應該轉變自己的職能,把更多的權利下放,讓社會組織自由的去發展,去服務社會。政府只需要在把握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做好自己服務的角色,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輿論及基礎設施條件,從而讓社會組織更好的發展自己,服務社會。
2、從內部來說,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應從全局和長遠的眼光完善社會組織。第一,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應該建立健全自己的組織框架和規章制度,并且把規章制度作為自身開展活動的前提,不做有為制度規定的事;第二,組織的負責人應該規劃自身發展的藍圖,樹立組織長期發展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組織才能向前發展,才能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第三,社會組織應該大力引進人才,為自身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只有不斷的引入優秀的人才,組織才能不斷創新,才能生生不息的延續和成長。
(三)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為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社會組織想要健康的發展,僅靠自身是不夠的,政府必須為加大對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條件。
一是在財政上加大對社會組織的資助力度。可以為社會組織的的發展設立專項資金,對從事公益性事業的社會組織進行資助。
二是完善社會組織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多層次的人才隊伍。首先,在加大對社會組織財政支持的基礎上,完善各種保障體系,建立一個有吸引力的、消除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后顧之憂的、能留住熱猜的社會保障體系;其次,加大對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綜合素養;再次,要建立起社會組織自身的專職員工隊伍,可以通過引進、培訓等方式來實現,同時發揮自愿者在社會組織運作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把他們吸引到社會組織的工作當中。
三是形成對某些領域和組織扶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某些領域的扶持建立一套標準體系,對某些組織的政策應該堅持連續性,只有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和體系,才能更加有效地扶持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發展。
(四)加強規范管理,提高監管水平
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探索出適合云南省情的有效的監管方式,提高行政監督水平。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共同做好社會管理工作。
1、加強社會組織自身的建設,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強化為社會服務的意識,提高社會公信度,促進他們健康發展。
2、做好境外組織的監管和服務工作。首先,云南由于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社會工作都需要借助社會組織的力量,除了扶持本土社會組織參與云南社會管理之外,還要積極吸引境外合法組織參與到云南社會管理之中。為他們生活、工作提供必要的資助和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政策難題,積極引導他們與本土社會組織合作,共同面對工作的問題,更好的參與社會管理。其次,要結合云南省獨特的省情,從維護邊疆穩定和社會穩定出發,加強對境外組織的監管工作。
總之,提高對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并不是為了加強對它們的限制。相反,提高監管水平,是為了為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促進它們更好的參與社會管理和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波.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社團管理研究,2011(09).
[2]嚴震書.中國社會組織發展問題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0(06)
[3]何凡.我國社會組織發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4]謝紅生.創新社會管理 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12(02).
[5]羅爾男.創新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模式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四川成都 610072
[6]常興.華促進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思考[J].宏觀經濟管理 2013(02)
[7]李國武.公共服務領域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研究[J].科學決策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