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莎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的電子商務進入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在科技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的問題也漸漸顯現。并帶來了一系列的倫理道德問題,引發了深層次的哲學思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絡倫理;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300-01
前言:
信息技術的出現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使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也使得電子商務活動這種新的商務模式在經濟領域出現和快速發展。但電子商務給社會帶來效率和效益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問題,如隱私權受到威脅、知識產權被侵犯、發布虛假信息、網上交易詐騙等等,即信息倫理問題。
隨著電子商務活動在企業中的廣泛使用,信息倫理問題越來越影響著企業和個人的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行為方式。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如何規范企業的行為方式、如何處罰非倫理性的信息行為、如何引導企業正確地使用信息技術、如何培養企業良好的符合信息時代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等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影響消費者參與電子商務的倫理因素
(一)倫理水平的局限,交易安全難以保障
開展電子商務所面臨的障礙中,首當其沖屬安全問題。《統計報告》顯示,用戶認為目前網上交易存在的最大問題中,“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因素占28.1%。而在相當程度上,導致安全威脅產生的直接原因是交易主體的自律性不強,倫理水平有限,導致電子商務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二)來自交易對象和交易過程的安全威脅
消費者無論以何種方式購物,明確交易對象十分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經營責任的承擔問題。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由于其虛擬性,明確交易對象不容易。所以,來自交易對象的安全威脅主要是指,商家的身份不真實,有關的開戶銀行、支付網關不可信。同時,在交易過程中面臨的安全威脅有:①系統遭到惡意破壞,破壞者非法入侵系統,改變用戶數據、解除用戶訂單或生成虛假訂單;②一個假冒者可能會以客戶的名字訂購商品,而且有可能收到商品,而此時付了款的客戶卻不能收到商品;③機密性喪失。客戶有可能將秘密的個人數據或自己的身份數據(如PIN個人身份號碼、口令等)發送給冒充銷售商的機構,這些信息可能會在傳遞過程中被竊聽。
(三)網絡行為不規范,網絡環境惡劣
網絡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參與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網絡行為積極性的高低,在網絡吃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所謂的網絡生態危機,主要表現在:網絡信息污染。垃圾郵件、虛假信息、網絡色情等嚴重污染網絡環境,已經成為網絡空間的公害。這些有害、虛假信息有礙網絡的純潔。占用大量寶貴的網絡資源,大大降低了網絡運行的效率,也使市場經濟的誠信法則經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倫理建設的應對策略
(一)開展行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
電子商務中的交易和行為應該由一定的規則予以約束,為各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勵和引導至關重要,政府應當設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管理機構,并組織制定指導性電子商務標準。可以借鑒美國制定的《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其中提出了為保證Internet網上全球電子商務的增長,需要在下列領域制定標準:電子支付;安全性(保密、身份認證、數據完整性、訪問控制、不可否認性);安全服務基礎結構(如公共密鑰授權機構);電子版權管理系統;電子目錄;電視會議和數據會議;高速網絡技術(如ATM , SONET) ;數字化對象(object)和數據互換。目前,我國開展了“1110”項目,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評估認證體系及互聯網絡電子身份認證管理與安全保護平臺建設,已經發布了與GB/T17859相關的標準,另有許多標準正在起草中。這些標準的制定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信息系統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安全。
(二)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信用體系
當前整個社會的企業信譽度未建立起來企業行為得不到有力的監督和自我約束,缺乏一個全國統一、分工明確的認證體系,嚴重制約了電子商務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急需建立企業完善的信用體系和規定信用查詢制度,以實現在具體化、可靠性基礎上所進行的“虛擬化”交易。一旦發現商業信用嚴重不良的企業,則可考慮依照一定的法律,在網絡上予以披露,使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交易環境得到凈化。要確保我國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誠信社會,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一套誠信管理體制。為此,必須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建立社會信用管理體制的宣傳;二是建立健全個人資信檔案;三是實施資信評估制度;四是加快誠信立法的步伐;五是加強網上安全認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三)加強網絡倫理規范的建設
我國應該盡快制定網絡道德標準,如類似美國計算機倫理協會的網絡十戒和美國計算機協會的《倫理與職業行為準則》等。現在,我國市場經濟的運作還不完善,商家倫理失范的現象非常嚴重,在網上交易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加強商業倫理的教育和新的倫理建設非常迫切。商家只有進行道德營銷,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在網民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立于長久不敗之地。
總結:
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時代商務活動的高級手段,促進了全球商務貿易事業的迅猛發展,但電子商務由于自身結構的特殊性,在各應用層面都受到安全和信用威脅,面臨著嚴峻的網絡倫理挑戰,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結合本國實際,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網絡道德主體建設和網絡社區建設,為電子商務的快速、持續發展創建公平、誠信、健康的網絡倫理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夢琳.中國B2C電子商務倫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2]崔惠潔.B2C電子商務的倫理問題研究[D].由西財經大學,2015.
[3]臧笑冬.我國電子商務中的倫理問題探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