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建設理論主要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近年來,我們黨基于國家事業的發展,以世情、黨情、國情的發展變化為立足點,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積極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在黨建理論創新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關鍵詞:指導思想;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97-01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反腐倡廉建設同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并列起來,最終形成具有劃時代特色的黨的建設的總體布局。黨的建設新的總體布局把“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盵1]
一、黨的指導思想
黨的指導思想是指導我們黨全部活動的理論體系,是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思想。
其中,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聯系集中概括了黨的指導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指導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2]
二 、黨的組織建設理論
近年來,我們黨在領導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提出許多新的重要觀點:
第一,在領導班子建設方面,著重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3]第二,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提出以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為用人標準,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加強對干部選拔的監督。第三,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推動發展、為民謀利、團結人民、促進和諧的作用;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做好基層基礎工作,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以服務群眾、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三、黨的作風建設理論
第一,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觀點。是否心系群眾、服務人民、還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是衡量領導干部作風端正的試金石。[4]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廣大人民的社會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了解民意、為民解憂、造福人民,嚴懲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不法行為,始終植根人民、為民謀利益。第二,豐富了黨性與作風的關系。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是作風的內在依據,作風是黨性的外在體現;要把作風建設同反腐倡廉建設結合起來,以堅強的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第三,黨的作風建設的主要任務。通過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增強黨的宗旨觀念和黨的紀律觀點、著力提高實踐能力、著力強化責任意識、著力樹立正確政績觀和利益觀,使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四、反腐倡廉建設理論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以及提高領導干部廉潔自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充分認識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5]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重大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黨會始終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提倡廉潔清正。第二,提出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建設。包括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健全反腐敗法律制度,健全紀檢監察體制,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第四,切實改進黨的作風,確立反腐倡廉建設重點。要堅持群眾路線,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求真務實作風全面推進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弄虛作假,反對奢侈浪費,倡導勤儉節約。
五、黨的制度建設理論
第一, 堅持民主集中制,健全黨內民主制度體系。包括健全黨員民主權利保障制度,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落實和完善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等等。習近平同志曾強調:民主集中制是領導班子的根本工作制度,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點。[6]第二,制度建設要增強系統性、協調性、科學性,使黨的建設更加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第三,牢固樹立和堅持在黨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習近平同志曾強調:“任何一名黨員,不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成就大小,都必須自覺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盵7]第四,提出完善制度體系的路徑。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踐需要出發,制定符合實際運用的制度。
近年來,我們黨取得的黨建理論創新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執政黨建設的理論,充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明了黨的建設的未來方向,鞏固了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對于我們黨提高執政水平,繼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重大理論指導意義,對社會主義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奮生.論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新發展[J].學理論,2009(20).
[2]孫其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系統構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
[3]苑曉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提升及其啟示[J].理論探討,2009(1).
[4]姚桓,王雪竹.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群眾路線的豐富和發展[J].理論視野,2013(9).
[5]楊瑾..新形勢下建設廉潔政治的幾點思考[J].理論界,2013(2).
[6][7]郭亞丁.制度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學習習近平關于黨的制度建設的思想[J].理論視野,2014(9).
作者簡介:趙旭(1987—),男,漢族,山東省高青縣人,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