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瓷磚反傾銷案勝訴了,這是一個小案子,總體案值7500多萬美元,占我國瓷磚出口的份額中不到1%,但是涉案企業卻高達180多家。這是我國在近期瓷磚案件中完勝的第一起,所以這個案件留給我們很多的思考和總結。
首先是商務部和五礦商會的領導重視。在這個案件中,商務部和五礦商會的領導兩次赴哥倫比亞進行談判,第一次是2015年10月,以價格承諾為基礎進行談判,第二次是今年6月份,商務部公平貿易調查局的周大霖局長親赴哥倫比亞,談及幾個該國的反傾銷案件。政府部門的重視,使得哥方必須重視中方的意見,不能聽任起訴方為所欲為,起訴方提出的285%的損害最終沒有被支持和采信。
第二是企業抱團。哥倫比亞涉案企業金額在10萬美元以上的有73家,66家企業參加了應訴,6家企業提出單獨稅率要求。這是在其他案件應訴中前所未有的,代表了中國企業的決心和勇氣,也給哥方不小的震撼。想象不到中國企業能夠如此同仇敵愾,若損害事實不明確,證據不充分,還確實不好交代。
第三是律師團的積極努力。他們為案件的勝訴提供了許多有利的材料,最終得出結論是對哥倫比亞的生產企業不構成損害。
第四是四體聯動的勝利。國家商務部、地方商務機構、商協會和企業高度重視,四體聯動;同時可以看做是巴西案件的延續,在巴西瓷磚反傾銷調查案以價格承諾結案后,為哥倫比亞的案子打下了一個談判的基礎,在四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哥倫比亞案件打出了無損害的最好結果。目前,墨西哥的案件還沒有結束,瓷磚反傾銷案件的后續案件還很多,要繼續努力,加強企業和行業的自律,爭取其他案件也取得更好的結果。
在欣喜之余,我們還是有些隱憂。因為今年瓷磚的出口形勢一路下滑,個案的勝利不足以彌補整個出口的缺口,倒是擔心我們的出口企業借此機會發起新一輪的價格大戰,更加努力地深挖哥倫比亞市場,結果就是下一輪的反傾銷調查更早到來。
五礦商會于毅副會長提出,與世界的陶瓷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我們對國際市場的分析研究太欠缺了,我有總體的出口策略,沒有針對某個特定市場的出口細分,也沒有提出針對某個市場的協同開發策略。因此,我們的出口企業應該加強對國際市場的研究,補上這方面的短板,這樣我們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住腳,逐步成長為陶瓷強國。
陶瓷企業的產能過剩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目前,部分企業停窯停產,有些企業為了回籠資金開始了不計成本的甩賣,這些庫底貨如果再次進入哥倫比亞,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企業自律也是一個十分嚴峻的事實。現在,政府和協會的監管手段幾乎沒有,對于這樣的企業也沒有任何處罰措施,這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我們建議有關協會和企業成立這樣的研究機構,或設立項目,仔細研究一下國外市場和反傾銷應對,指導企業更加適應當前形勢,通過有效手段遏制低價出口,壓價出口等惡性競爭事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真正對國際市場有了深入透徹的了解,才能在全世界的建筑陶瓷市場上更好地銷售我們的陶瓷產品,成長為陶瓷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