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行華
摘 要:只有把宜興紫砂茶具的文化根源從理論上弄清楚,在設計制作茶具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把握好方寸,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文化靈魂。
關鍵詞:傳統文化;紫砂茶具
1 引言
我是一個從事紫砂多年的技藝人員,主要擅長紫砂光素器傳統造型的設計與制作。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有一個問題常常在腦海中提出“宜興紫砂傳統茶具的文化根源在哪里”。只有把紫砂茶具的文化根源從理論上弄清楚,在設計制作茶具、特別是傳統光素器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把握好方寸,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文化的靈魂。現就本人的經驗談一下對此的體會。
2 中國傳統文化與宜興紫砂茶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政治、教育、社會風俗、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藝術中都蘊涵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情感,反映著我們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哲學思考。
宜興紫砂茶具是一門從日用陶中脫胎出來的特種陶藝,既有優良的日用功能,又有著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在北宋年間,紫砂茶具出現后,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關注。到了明代,隨著飲茶習俗的改變,文人墨客和士大夫們對宜興紫砂自然質樸、素雅、和茶道相通的特點,更加喜愛,進而參與并影響著紫砂茶具的造型設計、文化定位。由于古代文人墨客本身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影響,他們的思想就勢必會反映在紫砂茶具的創作之中,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裝飾藝術。
(1)儒家中庸思想對紫砂茶具的影響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幾千年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儒家思想中,“中庸”又是重中之重。中庸是中華儒學的重要范疇,其主要精神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從哲學的角度出發,“中庸”的意思是把事物的兩個方面統一起來,采取適度的中間立場,既不能過,也不能不及。事物的兩個方面要互相協調,互相補充。古代中庸思想,不但在政治上成為古代士大夫的行為準則,在藝術上也強調平衡、工整、對稱,從而成為中華藝術和工藝美術審美的一個重要審美準則。紫砂茶具,特別是傳統造型,它可以說受“中庸”文化藝術觀的影響很深。我們常見的石瓢壺、掇只壺、茄段壺都強調造型的工整、典雅、平穩、平和、對稱和協調。
(2) 中華茶道文化對紫砂的影響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并把它作為飲料的國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簡樸、高雅、大度、平和為主基調的中華茶道文化。宜興紫砂與中華茶道的文化精神內涵相吻合,特別是紫砂傳統造型中的石瓢壺、掇只壺、仿古壺等,都線條簡練、造型端莊、氣度高雅,使用方便簡單又適合于文人墨客在壺上題刻陶冶身心的名言、名句而大受人們歡迎。這既是受了中華茶道文化的影響,又反過來為中華茶道服務。
3 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紫砂,以茶具形式表達出來的文化,僅僅是中華文化之滄海一粟。我們紫砂藝人應該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把傳統文化的精華吸收運用到紫砂茶具的創作中,提高紫砂藝術,弘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