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萍
摘 要:《和鳴》選取人們喜愛的鳳凰為創作題材,在吸收傳統制壺工藝的基礎上,獨樹一幟,演繹風格婉約的視覺藝術。壺嘴為鳳首,鳳冠整齊,眼露祥瑞,昂首啟口,朝陽啼歌,美不勝收。壺蓋上的裝飾,十分有特色,巧妙的藝術組合,給人以美妙的享受,和平盛世,丹鳳朝陽。
關鍵詞:和鳴壺;造型格局;文化韻味
1 前言
宜興的紫砂陶器,舉世聞名,有口皆碑。不但為宜興贏得“中國陶都”的美譽,而且更使中國陶器在國際陶瓷中大放異彩。這是歷代陶工們智慧的結晶,也離不開大自然饋贈的紫砂泥原料。紫砂茶壺款式多樣,“方非一式,圓無一相”,千姿百態,雅俗共賞。色澤各有千秋,裝飾上集文學、書畫、詩歌、金石、篆刻于一體,構思新穎,題材廣泛,既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又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鳴壺》就是這么一把賞用兼備的好壺。
2 《和鳴壺》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創意
宜興最為著名的紫砂壺藝流傳了數百個年頭, 歷史悠久, 匠心獨運者輩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紫砂藝術的發展不僅要著重于其自身的創新變化,更要博采眾長。紫砂的創作形式有多種, 所要表達的創作理念也有區別,傳統的紫砂藝術形式, 有的以象征的形式, 有的以內涵的形式, 有的以寓意的形式, 有的以形象來詮釋某種理念和概念。中國的民間傳說中,有很多東西可以納入紫砂壺的創作題材。紫砂壺《和鳴壺》正是將抽象的意境具象化,在生動的壺藝款式中流露出人們對精神的追求和理想的期盼。
宜興紫砂,傳至今日,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系統的中華文化,在海內外廣為傳播。《和鳴壺》作品造型突破傳統格局,展現出現代專業設計的精準水平和藝術氛圍。《和鳴壺》壺首飾以鳳形,壺流向上,高過壺口,極富力度。在挺拔中,兼有收放得宜的美妙;線條流暢中閃耀泥土本色光芒。比例協調,過渡轉折不落窠臼,技藝非同一般。渾身的線條圓潤流轉,整體器型比例勻稱,疏密合度,壺身圓筒形精巧細致而不失古意。紫砂壺造型別致多樣。《和鳴壺》虛實結合,通過點、線、面的有機結合,整個壺體進行有機的變化,特別在線的變化上加入了極大聯想和創作,使得壺體靜中有動,靈動自然,展現出無限的生命力。動靜相宜的現代之美,沉穩端莊的肌理質感,代表著一種哲學、一種文化、代表著一個民族的審美和現代人對生活的追求。
紫砂壺始于北宋,原本是一種生活用具,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紫砂壺也隨著變化,由單一的實用品,逐漸轉化為實用工藝品。紫砂壺以其獨具匠心的表現形式、古樸典雅的迷人色澤、氣韻生動的造型藝術、精美絕倫的手工工藝獨步海內外,贏得了“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盛譽。
陶藝是一種文化,是生活與思想相結合的產物。現實中,許多人為了追求利益而不斷機械化生產。陶塑文化源遠流長,要想生存發展,要想讓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工藝煥發新的生機,就需要把現代社會的流行時尚元素融合到紫砂文化中,符合當今社會的大眾審美觀。
3 結語
紫砂壺《和鳴》充盈著東方的文化韻味和美學理念,端莊沉穩。紫砂壺以博大的胸懷承載眾多的文化元素。這款紫砂壺的創作表明當代的技藝人員可以在紫砂藝術風格上進行多元化、多樣性的探索和嘗試,在傳承中創作出富有時代特征的紫砂壺藝術品,實現藝術性、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