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化學是中職衛生學校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但是因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其教學中存在許多的難點,本文主要闡述了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難點,并給出解決難點的對策。
【關鍵詞】生物化學;多媒體;模塊復習;嘗試回憶;習得無助
一、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難點分析
生物化學是醫學藥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是一門研究生物體內物質組成和結構以及生物體內發生的各種化學變化的學科,是從分子水平上闡明各種生命現象化學基礎的一門學科。它對疾病擬訂科學的預防、診斷、治療、護理方案提供相關的依據,因而學好生物化學對學生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生物化學本身學科的特點又決定了該門學科在教學中存在許多的難點,主要的難點總結如下:
1、生物化學是從分子角度闡述生命現象,故非常的抽象、枯燥、復雜、多樣,提升了學習的難度,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生物化學與化學的聯系非常緊密,要求有較好的化學基礎,這與中職生較差的學習基礎相悖,增加了教學的難度。
3、由于內容龐雜,系統性較差,又存在內容上的相似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出現知識混淆的情況。
4、生物化學因與臨床無直接聯系,因而有一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不重要,故思想上放松,不重視,甚至認為是可有可無,學習的主動性差,加大了教學上的難度。
5、現今中職生普遍基礎較差,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習得無助”心理。
二、解決難點的對策
針對以上教學難點我提出以下對策:
1、多媒體教學解決難點一
(1)多媒體可以使復雜、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簡單化。如糖代謝形式多樣,反應復雜,用板書表示既無法表達清楚,又費時費力,而且本身反應也需要較好的化學基礎去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若用多媒體去表示,則顯的直觀、易理解、易總結、易比較(如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的磷酸戊糖途徑三者之間的比較)。
(2)使用多媒體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素質:學生對于新事物總比較感興趣,應用多媒體教學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容量更大,可以導入更多的課外知識。
(3)同時也能使教學時間充分利用,提高學習的效率:傳統的板書書寫花費了課堂的一定比例的時間,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就相當于把課內的板書時間轉向了課外,提高了課堂的利用率。
2、做好銜接解決難點二
在生物化學的教學中,往往要涉及大量的化學知識,為了能使學生學好生物化學,必須做好化學與生物化學的銜接,但是化學授課教師和生化授課教師往往不是同一個人,在教學中就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不能很好的銜接,對于生物化學中較難的、化學知識較多的部分,很多老師可能采用略過不授的方式,但是其實會影響到下一章節的掌握。生化中需用到化學知識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生物氧化中的脫氫,加氧反應;糖酵解中的氧化反應;生物氧化中氧化還原反應;維生素C參與的氧化還原體系等都需要用到氧化還原的知識。
(2)酯化反應的知識:核酸的合成;蛋白質的合成;脂肪的合成;磷酸化反應;物質代謝調節中的化學修飾等都需要化學知識的介入。
(3)緩沖溶液的知識:酸堿平衡中的NaHCO3/H2CO3,NaPr/HPr等緩沖對的緩沖作用發揮需要用到緩沖溶液的知識。
(4)化學結構知識:如蛋白質的分離、鹽析、等電點、電泳知識的講解都需要蛋白質的結構的分析;脫羧,脫氫反應原理等都需要講解化學結構,知識才能更好的掌握。
(5)有機化學中名稱的引入:在生物化學涉及到大量的化學物質名稱和化學物質的俗名要注意銜接。對于涉及的知識,在課前一定要做好鋪墊。如在講授糖代謝時,應該把糖的結構復習一遍或讓學生課前自學一遍以提高課堂的效率。
3、科學復習解決難點三
(1)要有系統的復習,采用模塊教學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模塊復習即是將生化教材中具有一定獨立性的知識分為幾大塊,分別稱為模塊,根據醫療專業學生的特點,今后學生從事醫療工作所必須掌握的生物化學知識可將生物化學模塊分為:物質代謝(糖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代謝,核酸代謝,水和無機鹽代謝);物質代謝調節;酶及維生素;肝臟生物化學等幾個模塊,如蛋白質復習:可以將蛋白質結構性質,蛋白質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結合起復習,使整體內容形成一個大的模塊,易記、易懂、且增強了系統感,降低了生物化學的難度。
(2)在模塊復習中,應采用合理的記憶方法,如蛋白質復習就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蛋白質結構,蛋白質分解,蛋白質生物合成三大塊為一個蛋白質模塊,并遵循學習的遺忘規律來復習:①由學生自主復習蛋白質模塊。②老師講解模塊中的主要內容,并要求用嘗試回憶法復習,即把試圖回憶積極的應用到復習。如回憶不起來再閱讀,把試圖回憶和反復閱讀結合起來,這樣容易記憶而且保持時間又比較長。③最后用自測復習法鞏固內容。即用練習的形式進一步測試內容掌握的牢固程度。并遵循記憶的遺忘規律,進一步加深印象,起到查漏補缺,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④在復習中,針對內容的相似性可以采用對比的策略來復習:如糖代謝中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徑三種代謝途徑的比較,通過對比,理清相似中的區別,更好的掌握內容,降低混淆的幾率。
4、鏈接臨床解決難點四
生物化學因與臨床無直接聯系,因而有一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不重要,故思想上放松,加大了教學上的難度。但是實際上生化是很多門醫學課程的基礎,不掌握是很難將其他門課程學好的,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的是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化學與臨床的聯系,體會到生物化學的重要性。應做到以下幾點:
(1)多聯系臨床:如酮癥酸中毒的原因;糖尿病產生原理;脂肪肝的產生原理;肝病測定的指數等。
(2)多聯系生命中的現象:跑步中腿酸現象產生原因;中毒現象的分析(CO,CN—,重金屬中毒等),腳氣病等癥的現象。
(3)多聯系周圍的事物:如廣告中各種的保健品的作用原因;化妝品中,維生素A、E、C、SOD等的抗氧化原理等都可以適當的引入。
5、正確引導解決難點五
現今中專生普遍基礎較差,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習得無助”心理。而且生物化學本身就是一門難度較高的課程,學生信心不足,興趣亦不高,在遭到學習不出成績,難以聽懂的條件下,就更容易出現“習得無助”心理。對于學習中的習得無助,我建議用以下措施去改進:
(1)錯誤歸因:即把學不好的原因歸于不夠努力,而不是本身學生能力太差或課程太難而無法理解。
(2)引導學生對結果的評價:現在學不好,經過努力之后可以改進。
(3)改變一個人的期望,使之從不可控的期望改為可控的期望。即有所進步就行,而不一定要很大的進步。
(4)對于情況很嚴重的同學,可以送心理輔導室輔導。
通過以上幾項措施的實施,能夠較好的改善生物化學教學質量,也更能體現素質教育的內涵,但這需要教師觀念的改變和教具的更新,要求與時代接軌。
【參考文獻】
[1] 郭冬招. 多媒體課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M]. 衛生職業教育, 2005,2(23):41-42.
[2] 周家祥. 淺談生物化學與化學教學的銜接[M]. 衛生職業教育, 2004,17(22):62.
[3] 黃小衛, 何偉雄. 生物化學教育初探[M]. 衛生職業教育, 2004,4(22):71-72.
[4] 林崇德, 主編. 鄭全全, 俞國良, 著. 人際關系心理學[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簡介】
謝明雅(1980—),女,浙江嘉興人,本科學歷,單位: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衛生學校,職稱:中教一級,主要研究方向: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