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近幾年職業教育發展的如火如荼,而且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在職業院校,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文化課,同時也是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主要工具之一。如何提高數學課的教學質量,是職業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通過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設計專業化的教學內容,來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職業院校;數學;學習現狀;教學質量
一、前言
在我國,數學教育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中職數學是重要的基礎課,對于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也為學生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可能。然而,數學作為中職教育的基礎課,卻存在著不少問題: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數學學習效果不理想等。
在對我院2015級的“3+2”五年制的初等教育文科、會計專業的中職階段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現狀”的綜合調查,涉及到學生對學習數學目的的認識、對數學的興趣、對自身數學知識基礎的評估、數學作業的完成情況等方面。調查的結果不容樂觀:(1)在數學目的這一項調查中,40%的學生選擇“為考試過關”,僅40%的學生選擇“學數學有用”。(2)在學習的興趣這一項中,50%以上的學生選擇對數學的興趣是“一般”。(3)影響數學學習興趣的原因中,選擇“上課聽不懂”的達到75.7%。(4)在學不好數學的原因中,選擇“基礎太差跟不上”的達到75.7%。(5)在學生的數學水平認識這一方面,39.4%的受訪學生認為自身的數學基礎為初中一年級以下水平。(6)在完成數學作業這一項中,“獨立完成”的比例非常低,66.7%的學生是“合作完成”的,有21.2%的學生是“照抄作業”。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發現,中職學生在數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認識不夠
數學是中職階段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很多專業的學生認為數學對所學課程無用,尤其是偏文科的專業如經濟類、營銷類、管理類專業等。由于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只僅僅“為考試過關”,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不足,從而對待數學課很敷衍不認真。加之很多教師在進行數學授課時,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講解,沒有做到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因此不能有效地將數學知識同專業知識相結合,使學生產生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即“數學無用論”。
2、初中階段的數學基礎薄弱,對數學的興趣不夠濃厚
由于近些年職業院校的快速發展,導致生源質量在逐年下降。這也是大多數的中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例如,我們學院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大專班學生錄取分數最低的大概只有總分的四分之一左右。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對數學不太感興趣。而且初等教育、會計等專業的學生以女生為主,學習意志力不強,對數學的興趣也不夠濃厚。
在中職院校,除了學生以上的主觀原因外,還有其他的客觀原因。
3、教學內容單一,與專業課不相符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出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其性質決定了教學要以應用為主。而現如今大部分職業學校所使用的課本普遍知識陳舊、難度較大。偏重知識傳授,而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重視的比較少。國家教育部在教科書改革方面有較大動靜,但還是沒有體現出職業教學的特色,不能滿足其需求。數學在中職教育中屬于基礎課,但是不同專業學生所需要的數學知識是不同的。然而目前的中職數學教科書的種類比較少,不能滿足不同專業對數學知識的不同需要,甚至還會出現數學教學內容和實際應用不符等問題。
為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加強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在職業學校,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我們在一開始就要給同學們強調學數學的重要性。在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逐漸培養和塑造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對于初等教育專業必須要努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學好數學,獲取數學基礎知識和方法以適應不斷提高的小學教育水平和小學教師的文化素質的需要,提高職場生涯的競爭力。對于會計專業而言,數學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效果,同時也在學生從事會計工作和學習深造方面承擔著重要角色。比如,《財務會計》主要運用的是初等數學,其中的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就有“年數總和法”,這就用到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
三、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首先,建立情景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設置一個合理、合適的能夠激發學生求知興趣的環境,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更好地歸納要學習的數學公式、定義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另外,教師根據所學教材的要求,設計有趣的教學方案,利用一些有趣的內容來引出新內容。比如在數列這一章,可以通過阿基米德與國王下棋的例子來設計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多媒體教學要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為目的,而不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把知識“電輸”給學生。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根據要學習的內容來決定是否有必要運用多媒體,不該用時就不要用。
四、設計專業化的內容
職業教育的專業種類繁多、學生的發展也多樣。因此,他們所需求的數學知識也不盡相同。我們要改變一本教材能適用于所有專業的觀念,要規劃好教材的內容。對那些有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就業后使用多的知識點要詳細講解,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而對于學習專業知識幫助少的或者就業后使用較少的知識點,要進行適當地縮減。如果對于不同專業采用同樣一本教科書的情況下,顯然統一的課程目標、教學大綱不能滿足各個專業學生的需求。比如初等教育專業就要側重于知識的理論性、知識的發生過程等方面,也可以適當地補充些數學方面的小文化。會計專業則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側重于實際應用方面,尤其是與會計相關的知識也可以引入實際的例子,比如購車買房的分期付款等問題。
總之,我們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來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彭沖, 羊小華. 關于學前教育專業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3(1):239-240.
[2] 黃迎祥. 淺談中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J]. 學周刊, 2012(9):91.
[3] 薛學軍. 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 教育與職業, 2007(21):111-112.
[4] 李華平. 淺析高職數學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1(4):96-97.
[5] 周曉暉. 數學在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作用[J].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2):121-122.
[6] 張濱燕, 李大衛.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及改革對策[J]. 遼寧教育研究, 2005(9):75-76.
【作者簡介】
余紅蕾(1983—),女,安徽鳳陽人,碩士學位,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