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芳紅
【關鍵詞】 習作教學;評價;多元;網絡;平臺;評價;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071—01
著名特級教師張萬化曾說:“兒童寫作不光是語言學習的需要,還是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別人溝通。必須讓學生作文有更多的傾聽者、欣賞者,讓學生得到情感的滿足。”所以,筆者在作文評價中努力做到:評語真誠、自然,注重情感溝通,評價多元,形式豐富。
一、注重多元評價,流淌情
筆者曾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做過這樣一次寫話練習。先讓學生選擇一件和父母之間曾經發生的事情寫下來,注意按事實寫,并寫出自己當時真實的心理活動,完成后請父母品讀并寫出評語。接著,請父母也寫這件事情,寫出自己當時真實的感受,完成后讓孩子品讀,并寫出評語。最后在課堂上讓學生拿出自己和父母寫的文章讀,讀后寫出自己的感受,并在全班交流,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在班級交流中,讓學生分享自己與父母的一次次心靈的交流,以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相互的評語,能將習作課不斷推向高潮,讓習作課流淌真情。
二、運用網絡評價,充滿趣
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時提出,應憑借時下盛行的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探討。在提出這個設想后,我們大膽實踐,沒想到效果出奇得好。如,某位教師開通“一葉孤舟”的作文博客后,可使學生隨時上傳自己的作文與大家分享。讀過文章的教師、同學、家長等可在博客里寫下自己的感受。這一博客平臺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許多學生將自己的博客鏈接到“一葉孤舟”的主站上,紛紛上傳自己的文章,并寫下評語。這樣一來,不但滿足了學生的發表欲望,而且使作者和讀者都趣味盎然,他們已不將這看成是寫作文、修改作文,而是看成和別人快樂的聊天,且寫作水平潤物細無聲般地提高了。
三、拓展評價平臺,獲自信
學期末教師可組織學生編寫自己的作品集,讓他們自己設計、制作精美的封面,寫上卷首語,編成作品集。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展示,在家長會上給家長品讀。這樣,一方面讓學生體驗寫作的成功樂趣,增強寫作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使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寫作中,使學生寫作的勁頭更足了。在每次家長會上,教師可挑選十篇左右的佳作讀給家長聽,這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筆者在挑選學生習作時,即使學生的習作不是很理想,但只要有進步,筆者就給其展示的機會,目的是讓學生品嘗到進步的喜悅,給予他們寫作的動力,點燃他們寫作的自信和熱情。
四、采取靈活評價,重參與
將作文評價滲透在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角。結合語文園地實踐活動開展主題演講活動時,利用隨機、適時、豐富的評價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的每個環節。
1. 活動前精心策劃安排。事先將學生每六人分成一組,安排寫主題演講稿,教師先審閱初稿,提出指導意見,然后讓學生修改,接下來讓學生在小組內互讀互改,最后每組選出一篇演講稿參加全班的演講比賽。
2. 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每次活動都事前用PPT準備主題背景。比賽后,排出名次,評出一、二、三等獎,在班上進行隆重的頒獎儀式。細節處的關注評價能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活動狀態。
3. 明確分工和目標任務。每組推選一名評委,每次學生演講完,評委要從選材、構思和演講者的態度、聲音、語速、肢體語言等全方位逐一進行點評,然后亮出自己的打分。全班推薦一位記分員,記下每位評委的打分,最后算出總分,排出名次。
4. 呈現精彩的演講現場。呈現精彩的表演后,評委還會將每次的點評當作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因為當他們的點評內容精彩時,觀眾也會像對待選手一樣報以熱烈的掌聲,而當他們的點評內容不當時,觀眾也會站起來有理有據地反駁。
五、及時有效評價,成意識
教師往往是學生作文的第一個讀者,這第一個讀者的評價極為重要,所以教師應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和態度來評價學生的作文,讓學生感受交流的樂趣和被欣賞的感覺。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讀者意識,也會提升學生的寫話興趣。長期堅持下去,能使學生將教師當做自己的讀者,當做自己情感交流的對象。筆者所在班級的學生每次拿到作文本時,都會迫不及待地讀老師評語,然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換讀老師的評語,寫作熱情得到很好的激發。
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評價是一個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教師為主體的作文評價。教師只有從興趣著眼,評價內容多元化,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說寫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探索和發現適合學生的評價方法和途徑,才能讓學生快樂寫作。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