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鋒
【關鍵詞】 小學;應用題;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102—01
解答應用題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旨在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同時,應用題又是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是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忽視的問題。小學是學習知識的初始階段,只有在小學學好應用題,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在中學時從容地去面對更復雜的題目。然而,很多學生在面對應用題時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教師處理不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對應用題產生恐懼心理,還會引發他們對數學學科的畏懼,影響學科質量的提升。有些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喜歡用題海戰術,他們認為“熟能生巧”,讓學生涉獵更多的題型,必然能做到“舉一反三”。這樣做,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問題卻得不到根本的解決。那么,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從而使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順手。本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和先導。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解應用題時,先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之間的聯系,確定數量關系。對于數量關系較復雜的題目,審題時可要求學生邊讀題邊思考,用不同的符號劃出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或用線段圖把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表示出來。為了讓學生明白審題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細致審題的習慣,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題目同時呈現,讓學生分析計算。
二、教給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多種方法
1. 擺脫思維定勢。有些應用題,學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轉換思考角度,讓思路清晰可辨。例如,張明期終考試語文、英語、科學的平均成績是76分,數學成績公布以后,他的平均成績提高了3分。張明的數學成績是多少分?按照常規解法,可知張明期終共考了四門功課,要求數學成績,可以用四門功課的總分減去其中三門功課的總分。由于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門功課的平均分高3分,那么四門功課的平均分就是76+3=79(分),四門功課的總分為79×4=316(分),語文、外語、科學三門功課的總分為76×3=228(分),所以張明的數學成績為316-228=88(分)。如果我們轉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假設張明數學也考了76分,這樣四門功課的平均分仍然是76分。但實際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門功課的平均分高出的成績正好分給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了3分,這樣共多出了3×4=12(分)。思路清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我們就能很快地算出張明的數學成績是76+3×4=88(分)。
2. 綜合已知條件解題。綜合運用已知條件解題,是從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出發,把兩個有關聯的數量放在一起,提出能解決什么問題,再選擇兩個已知數量(所求出的數量這時就成為已知數量),又提出可以解決的問題,一直到求出題目要求的問題。例如,食堂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 要想求實際吃了多少天,就要先求計劃每天吃的,用計劃每天吃的減去實際比計劃每天少吃的5千克,就可以求出實際每天吃的,從而列式為:280÷(280÷7-5)。用這種方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即使程度再差的學生都能解答,特別是對中下等生效果很好。
3. 不拘題型,力求靈活。應用題教學中要防止并糾正審題定題型,解題套方法的老套模式,在達到基本教學要求或學過相關的新知之后,應當示范并鼓勵學生拓寬思路,靈活轉移思考角度,優化思維,巧妙解題。例如,飼養小組養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數是白兔只數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可以用四種不同的方法解答(1)方程解:設白兔有x只,則黑兔有1/5x只,列方程x+1/5x=18。(2)歸一法:從題目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用18÷6×1=3(只)求出黑兔,用18÷6×5=15(只)求出白兔。(3)按比例分配法: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黑兔占總數的1/6,白兔占總數的5/6,用18×1/6=3(只)求出黑兔,用18×5/6=15(只)求出白兔。(4)用分數的方法:設定白兔是單位“1”,而黑兔的只數是白兔只數的1/5,18÷(1+1/5)=15(只)是白兔的只數,15×1/5=3(只)是黑兔的只數。平常教學時多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并對多種解法加以比較,從中找到最佳的解法,從而使學生懂得,在解應用題時,要盡可能地選用最簡捷的方法。
三、要引導學生自編應用題
學生能夠自編合乎要求的應用題,說明學生已經了解應用題的基本結構,清楚數量間的關系,所以要多讓學生進行自編應用題練習。練習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提問題,例如:五年級有女生48人,男生比女生多12人, ?也可以根據問題補充合適條件,例如:五年級有女生48人, ,一共有學生多少人?還可以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按指定的類型編應用題,如編一道行程問題的應用題等。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