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星華 唐瓊 譚忠真
摘 要:現代物流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支撐和保障作用。根據對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的總結,提出了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的途徑和體制機制構建對策。
關鍵詞:衡陽;物流業;創新發展;體制機制
中圖分類號:F2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8-0075-02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以創新為核心的五大發展理念,現代物流業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脈和支柱產業,也需要以創新理念引領發展。目前學術界已有物流業創新發展的相關研究。例如,王曉晶[1]研究了影響遼寧省物流業創新的因素,從物流需求等9個方面總結了影響物流業創新的因素;李秀榮和程琳琳[2]對山東省現代物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從政策創新的視角研究了物流業創新發展的具體舉措;高艷華[3]對吉林省物流業創新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學界對于區域物流創新發展的相關研究方興未艾,但還遠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對于衡陽市物流業創新發展的相關研究還沒有見到。
一、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現狀總結和問題分析
(一)物流產業規模穩步增長
2013年,衡陽市實現物流業增加值151億元,同比增長11.9%,占GDP比重為7%,占服務業比重為19%。
(二)物流業從業主體規模逐漸擴大
目前,衡陽市共有各類物流企業180余家,其中4A級3家、3A級3家、2A級1家。
(三)重點物流項目積極籌建
例如衡陽白沙洲物流園項目,總投資8億元,項目總規劃占地972畝。衡緣物流項目總投資10個億,著力發展以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為基礎,集倉儲、配送、展銷等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現代物流企業。
(四)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目前,衡陽市已經初步形成了“1189”立體交通格局,擁有1個在建支線機場、1條千噸級航道、8條高速公路、9條鐵路。鐵路通車里程達到525公里;公路線路里程2.07萬公里。
雖然衡陽市在發展現代物流業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績,但也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現代物流意識不強,觀念落后;現有物流企業規模普遍較少,缺乏市場競爭力;物流技術水平比較低下;物流系統規劃不太合理等。因此,需要尋找合適的發展途徑,并創新發展體制機制,促進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二、衡陽市物流業創新發展的途徑分析
(一)設立物流業發展專項基金,引導物流企業做大做強
支持第三方物流服務模式的發展與創新,研究物流科技應用創新獎勵機制與扶持辦法,對專業物流企業按規模和行業競爭力予以補貼。重點扶持骨干物流企業加快發展,幫助其做大做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制定政策措施,切實減輕物流企業財稅負擔
在用地、用水等方面給予物流企業有力的政策支持,切實減輕物流企業負擔。對低效益、無產業前景的企業進行掛牌督導、縮緊金融服務的同時,回收和限制其土地的開發與擴張,或進行強制合并與產業轉型。
(三)大力招商引資,多渠道引進重大物流項目
利用各種機會,重點推介該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前景及政策環境,努力引進大型現代物流企業進駐衡陽投資興業,加快推進該市現代物流業發展。
(四)加大物流平臺的建設力度,提升衡陽市物流業技術水平
加快建設白沙洲、松茶兩個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以兩個物流園區為平臺,引導分屬于交通、供銷、航運、商業、外貿、物資、糧食、化工等部門的現代物流企業入園協調發展,國有倉儲、運輸企業在改制后向現代物流園區聚集。
三、衡陽市物流業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構建建議
(一)衡陽市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的體制構建
1.行政管理體制構建。組建專門機構對物流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協調和處理。由市委、市政府決策成立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長擔任組長,市經委、市發改委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
2.財政稅收體制構建。加強對物流業發展環境的整治力度,嚴禁以各種名目向現代物流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大型現代物流企業的用水、用電、用氣,污水處理費和超標排污費,應該與工業企業同網同價。
3.完善物流設施的空間布局。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改造和優化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同時,在城區東部新建綠色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東西互補、覆蓋全市的專業配送物流節點。
(二)衡陽市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的機制構建
1.市場準入機制構建。規范企業登記注冊前置性審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為現代物流企業辦理登記注冊時,除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明文規定之外,其他前置性審批事項一律取消。
2.市場監管機制構建。由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監督《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執行;審議全市現代物流園區的發展規劃;審議重點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政策;協調現代物流企業發展中的交通運輸、信息等方面的問題;舉辦現代物流發展研討會;組織“專家委員會”研究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戰略性發展思路和可行性實施對策。
3.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構建。充分利用衡陽市高校教育資源,加大物流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鼓勵企業需求與學校培養對接,加大企業實習模式下的人才培養力度。完善物流人才激勵政策,積極引進優秀物流人才,特別是具有知名物流企業工作經歷的高端物流人才。
4.衡陽市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的協調機制構建。加強物流協會等行業中介組織建設,整合衡陽市的民間物流組織,以促進行業發展,支持物流協會、電商協會及其他民間團體發揮中間粘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