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煒
我國的《國防教育法》規定,小學應當將國防教育的內容納入有關課程,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國防教育應從小學生抓起,但許多小學教育工作者不知道如何將國防教育引進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掌握學科知識,還能學到國防知識。
有學者曾專門針對小學生做了調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學生不知道有建軍節,大部分學生不知道我國軍隊建制。而“好男不當兵”這樣的話語更是成了許多學生的口頭禪,這不得不令我們擔憂。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普遍嬌生慣養,缺乏國防意識,除了自身原因外,學校、教師、家長以及社會也都有很大的責任。那么,如何將國防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呢?以品德與社會學科為例,品德與社會教學屬于“文”,而國防教育可歸屬于“武”,《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有許多篇章和國防教育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課堂教學中可把兩者互相結合,進行無縫的銜接。
一、緣起———霧里看花
導致小學生國防意識嚴重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學校和家長對于國防知識如何傳輸給孩子也是“霧里看花”,不甚明白。本文從學校的角度,以教師的身份,分析在學校環境中,影響學生國防意識的因素。
1. 學生:不識廬山真面目。
學生缺乏國防意識,對國防基礎知識缺乏了解雖有教師、家長的責任,但主因還是在學生身上。有些學生一門心思都在網絡、游戲上,很少有心思關注真正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等,對于軍事知識也知之甚少,雖然知道軍人很值得學習,但不知道該學什么、怎么學,更談不上了解國防知識。因此,對國防知識的了解,學生好像是處在“不識廬山真面目”中。
2. 教師: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教師掌握了一定的國防知識,也知道應當給學生宣傳國防知識,但不知如何對學生進行國防知識的講授。一是擔心會影響專業課的授課進程;二是擔心如果直接枯燥地講,學生提不起興趣。一種情感的培養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慢慢培養起來的。現在的小學生沒有經歷過大的國家危難時刻,他們甚至沒有“國家”這個概念,所以,教師就更應該向學生講授國防知識,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嵌入國防知識。
二、策略———精準滲透
要在小學課程中滲透國防教育的知識,品德與社會課程無疑是最合適的。小學人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有很多的課文可以結合國防教育來教學,只要教師熟悉教材、精心備課,教學時就能做到品德內容和國防教育知識的“文”“武”統一,無縫銜接,精準滲透。
1. 有的放矢:結合文本滲透國防現狀。
國防教育與品德教學之間的聯系有很多。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是《科技帶給我們什么》,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經常會從身邊舉例,諸如手機、電腦等帶給我們的便利。這時,教師如果想有意識地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滲透國防教育,就可以舉有關國防的例子。可以結合新聞里的內容,如我國剛發射了一枚洲際導彈,這也是科技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我國洲際導彈的編號為什么是“東風”,導彈的研制過程中有哪些科學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等。這些例子可能沒有學生身邊的手機、電腦更具體化、形象化,但教師如果有心去講述科技在我國國防上的運用,無形之中就提升了學生的國防知識。
2. 相輔相成:結合歷史講解國防知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對我國的近代史和現代史都要有所了解,上課時,才能根據課文的內容,信手拈來自己頭腦里儲存的歷史知識和國防知識,講解給學生聽。
國防對于國家的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國家安全出現了危機,也就無法保證個人的安全。中華民族經歷了一段屈辱的歷史,正好可以作為國家安全重要性講解的案例,從而使文本內容和國防教育相輔相成。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一文,主要講的是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教師在講這篇課文時,可以擴展到鴉片戰爭,即可以從鴉片戰爭講起,中國的國門如何被打開,國家安全如何遭遇危機,老百姓在那段時期處于怎樣的生活中。通過這篇文章,教師向學生延伸這些歷史知識,肯定會給學生帶來心靈的震撼。通過這樣的授課,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背景,了解國防對國家的重要性,同時,也完成了品德課的教學。
3. 情景模擬:結合情景演繹國防教育。
將國防教育滲透進品德課教學的方法遠不止上面所列舉的兩種方式,而上面所列舉的兩種方式有個共同之處,都是以教師講述為主。要真正將國防教育和品德課有機結合,僅靠教師講述是遠遠不夠的,還可以進行情景模擬,教師提供故事內容,學生來扮演角色。人教版六年級教材中的《不能忘記的屈辱》一文,主要講述的是,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導致了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這段歷史涉及許多條約和國家,如果只是教師講述,因為內容繁多、枯燥,學生未必愿意聽,即便是專心聽了,也不一定能將時間、條約名、國家弄清楚,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舉行課堂小活動來幫助學生學習。以八國聯軍侵華為例,教師概述了八國聯軍侵華的歷史事件之后,進行一次情景模擬,由學生分組扮演這段歷史。8個學生分別扮演8個國家,還有一個學生扮演中國。學生看完這段情景模擬表演后,自然就會有深刻的印象,而這段歷史他們也就記住了。
加強國防教育有很多種方法,本文探析的是品德與社會教學活動與國防教育的結合,在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有機滲透國防知識的講解和教育,讓學生能夠從中提升國防意識,掌握國防知識,接受國防教育。要提升學生的國防意識,不僅需要教師,更需要學校、家長、社會的共同協作,潛移默化,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滲透和教育。唯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有足夠的國防意識,才能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為國家安全和發展而奮斗的精神。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平市和平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