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將 張國新

紅軍長征后羅屏漢在龍川開展革命活動的事跡
羅屏漢(1907-1935),原名羅慶良,又名羅志鴻、羅偉杰,梅州市興寧大坪鎮白云村人。羅屏漢是土地革命時期興寧黨組織、東江蘇區五(華)、興(寧)、龍(川)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是閩粵贛邊區組織武裝隊伍、發展游擊戰爭的主要指揮員,曾任中共興寧縣委書記兼縣革命委員會主席、中央蘇區會昌中心縣委書記、粵贛省軍區政治部主任、粵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中共粵贛省委候補執委、閩粵贛邊區游擊縱隊司令員、粵贛邊區軍政委員會主席等職。
紅軍長征后,羅屏漢在閩粵贛邊堅持游擊戰爭,在國民黨的重重圍剿下艱難地開展武裝斗爭,牽制敵人,為紅軍主力創造更好的轉移條件。
身陷重圍 臨危不懼
1935年6月下旬,紅軍長征后,時任粵贛邊軍政委員會主席的羅屏漢奉命留守地方開展革命斗爭。按中央分局有條件發展營和團的指示,他在尋烏南部重新成立了粵贛紅軍獨立營,以適宜粵贛游擊斗爭的迫切需要,潘秉星任營長,羅亞彬為政委。
其后,羅屏漢率領第二大隊進入龍川境內,遭到廣東軍閥陳濟棠急調兩個師的兵力前來圍剿。為了不受累根據地的鄉親們,羅屏漢立刻命令隊伍進山隱蔽。陳濟棠撲了個空,便命令龍川老隆以及布防到五華、興寧、平遠、尋烏等縣一帶數百個村莊的封鎖部隊加緊守防,說要圍捕“共匪頭目”羅屏漢。反動民團、土豪自衛隊也乘風作浪,勾結軍閥部隊一起搜山設卡,嚴密封鎖,整個根據地都被敵人監禁的嚴嚴實實,妄圖困死紅軍和游擊隊。
此時粵贛邊的紅軍和游擊隊生存環境特別險惡,全體指戰員疲憊不堪、饑餓難忍。大家一個月也吃不上一粒鹽巴、半滴油,餓了吃生米和野菜,不敢生火煮飯,怕煙火被敵人發現而暴露。戰士們對羅屏漢說:“這樣餓死不如和敵人決一死戰痛快!”羅屏漢聽了后,心里特別高興和感動,豎起大拇指說:“你們不愧是無產階級革命的英雄戰士!”
在戰士們的一片求戰聲中,羅屏漢站起來立在高處,和戰士們目光對視。只見戰士們個個仰首挺胸,眼里露出對敵人的無限仇恨。這時,羅屏漢發言了:“同志們!你們說的對,我們真的不能膠在敵人的包圍圈里等他們來消滅我們,為了扭轉被動局面,為了打擊敵人囂張的氣焰,我們勇敢的紅軍和游擊隊隨時要在人民群眾身邊為保護他們切身利益而英勇戰斗,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大家一定要團結一心一起沖出去,哪怕流盡我們最后一滴血也要去消滅欺壓我們根據地人民的敵人,奪回我們的根據地,去開創全國革命新的高潮,把霸占我們國土的帝國主義驅出我們中國,推翻一切欺壓剝削我們勞苦人民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建立我們一個民主自由、團結富裕的新中國,我們的革命一定會勝利!中國的革命一定會勝利!前途一定無限光明!”
為了突圍中減少犧牲保存力量,羅屏漢做了非常認真的部署。他和蔡梅祥商量后決定,一面釋放捉來的美國傳教士王神父,以緩和局勢;一面安排將第二大隊分為三個小隊,分兵沖出重圍。
經過一晚的浴血戰斗,天亮時第二大隊的三個小隊都分散突圍出去了,追來的敵人一時搞不清楚游擊隊的具體目標在那里,就失去了追截的方向。羅屏漢帶領隊伍到岐嶺略略休息,立即夜奔二架筆??墒牵诙芄P停留了兩天,敵人又包圍上來了。經過商量,羅屏漢果斷地決定到赤光去。于是派何亞招、曾亞四、袁餓四押送四個土豪到園田,自己親自率領羅亞彬、潘秉星等十二人餓著肚子來到大坪布駱村。
掩護戰友 英勇就義
1935年7月,羅屏漢帶著羅亞彬、潘秉星等十二人來到大坪布駱村往三架筆轉移,后終于沖出封鎖線連夜走到龍川徑口。7日9日,羅屏漢率部在龍川和興寧交界的徑口宿營,不料遭到叛徒出賣。
叛徒曾火生等借買菜之機勾結偽自衛隊長曾開清、副小隊長曾觀生,并分頭密報東坑、大坪、蘭亭匪軍以及附近后備隊,共三百多人,從四面包圍過來。天蒙蒙亮時,又來了更多的敵人包圍過來,是當地反動民團帶的路,游擊隊又陷入了陳濟棠第三軍軍長李揚敬部包圍。
羅屏漢立即帶領隊伍在徑口和大坪大福村附近一帶的山地臨時隱蔽起來。山下前來“圍剿”的陳濟棠部有兩個師,敵人密密麻麻地向游擊隊包圍過來,并開始喊話勸降。羅屏漢對全體游擊隊員說:“同志們!這一次是鐵定了打不過敵人了,現在我們幾乎已經被包圍住了,山后暫時敵人還沒圍住。為了爭取時間,為了保存革命力量,等命令一下,全部向后山缺口退,全部分散突圍,能走一個是一個,突圍后隊員全部到龍川大塘肚集結!”隨后羅屏漢從懷里掏出一面鮮紅的黨旗對大家說:“今天,我羅屏漢代表黨批準你們游擊隊員全部入黨!你們是共產黨最忠誠的戰士!是合格的共產黨員!”完畢,全體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
敵人下令全軍發起進攻,子彈像雨點般掃射過來。羅屏漢大喊一聲令下:“分散,撤!”游擊隊員們便分散向后山缺口撤退,但寡不敵眾,當場犧牲八人,被捕、逃散二人。羅屏漢身已掛花,帶著潘秉星且戰且退,撤到興寧大坪大福村。往洛洞村時,在周長富屋門口,羅屏漢又被偽后備隊羅永衍在民團圍屋炮樓里打暗槍,其中一槍傷到腳跟上。潘秉星亦已掛花,速度立刻慢了下來。潘秉星忙背起羅屏漢在田徑上跑,羅屏漢不肯,命令他快走,但潘秉星不肯放羅屏漢下來。羅屏漢懇切地命令說:“能保存一個就一個,你快走!”潘秉星仍然不肯離去,背著羅屏漢到了雷打塘凹上,實在背不動了只好放羅屏漢下來一起走。就在快到山頂時,突然,潘秉星大腿連中數槍,其中一槍打在他胯下關節處。羅屏漢連忙架起潘秉星,兩人繼續撤退。潘秉星欲掙扎開來墊后掩護,結果背后又中一槍,竟一口鮮血吐在羅屏漢肩膀上,染紅了羅屏漢的衣服,然后昏了過去。羅屏漢嚇了一跳,忙把潘秉星背起來跑到了山頂。到了山頂,潘秉星昏迷中醒了過來,還一直喊:“快走啊!快走??!”羅屏漢喜出望外,他翻開潘秉星后背的傷口看,只見子彈不很深,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他看見后山有高過人頭的茅草叢,便把潘秉星往山腳茅草叢里一推,等確定看不見潘秉星時,再把敵人引到了另一個山頭。
羅屏漢獨自一人,堅持邊打邊退,一直退到牛屎夾大窩里。他本來準備躲在茂密的番薯苗里的,但敵人已經圍上來了,只好躲在地墳堂里,以墓碑為掩護,打死幾個敵人。面對包圍上來的敵人,羅屏漢把最后留下的一顆子彈一飲而盡,時年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