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建文 賴海濤


他是共和國最年輕的開國將軍之一,曾參加中央蘇區的第三、四、五次反“圍剿”戰斗,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在抗戰時期參加了平型關等著名戰役,抗戰勝利后馳騁東北戰場,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四野戰車師政委,1955年授勛時,是最年輕的少將之一。他就是97歲高齡身經百戰的廣東梅州籍開國將軍楊永松。
一心要革命的“紅小鬼”
1919年7月,楊永松出生在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一個貧苦家庭。童年在鎮上的步梯小學接受啟蒙教育。
在新加坡加入共產黨后返回家鄉開展革命活動的二哥楊鶴松的影響下,年幼的楊永松在學校加入了童子團,開始走上了革命的人生道路。
1928年3月,二哥楊鶴松參與領導的“百侯暴動”,給反動勢力當頭一擊。后因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反撲,武裝暴動失敗,楊永松也因此逃出百侯,到外鄉大東以替人放牛為生。
1930年4月,楊永松在去閩西的路上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留在永定縣委機關,正式參加了革命工作。1930年11月,楊永松被選入閩西兒童團團總部任組織部部長,接受張愛萍的直接領導,在工作中學習成長。
1931年7月,楊永松突然被肅反委員會以反革命的理由關押起來,兩天放出來時,他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回閩西機關,二是參加紅軍。楊永松決定到前線去當紅軍。參加紅軍對楊永松來說,是一輩子經歷中最深刻的記憶、最值得驕傲的往事。他熱愛這支人民的軍隊!
楊永松參加紅軍后被分配在紅十二軍政治部機關做勤雜及文書工作,后被編入紅軍101團,參加了中央蘇區的第三次、第四次反“圍剿”戰役,以及1933年9月開始長達一年多的第五次反“圍剿”惡戰。在硝煙彌漫中,楊永松一天天成長,更加堅定革命的信念。
九死一生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1934年9月,為擺脫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困境,楊永松所在的部隊開始向福建永安地區進發。部隊過汀州時,楊永松因病被留后方醫院休養。后來由于戰事緊張,所有人員需轉移到一個叫“九堡”的醫院。楊永松和幾個戰友趕到九堡醫院后,讓他們意外的是,那里已經沒有一個人了。原來,醫院在一天前就轉移了。他們不顧傷病的折磨,堅持趕路,終于在第5天的下午趕上了紅一軍團的部隊。一師的聶鶴亭參謀長看到楊永松身體欠佳,把他留在了師部。這時是1934年的10月。
第二天,得到通知:傍晚出發。當時楊永松還不知道,兩萬五千里長征就這樣開始了。如果沒有前些日子拼著性命地追趕部隊,或許從此他就與中國革命無緣了。因為年紀小,部隊整編長征前要送他回家,譚政說“他哪還有家?兄弟們都參加了革命,送他回家就等于送死”。
193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半集合出發,每天夜行曉宿,直到第六日才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新田。此后一路走一路打,翻過了大王山,越過了天堂鋪,渡過了湘江。到12月份,突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二過烏江,四渡赤水,兵臨貴州。進入云南,楊永松已調入三團司令部任文書。紅軍擊破了敵人的一次次圍堵,來到了川康之地的茫茫雪山前。由于高山缺氧,大家都像踩在云霧里一樣艱難地在雪山上挪動腳步,不時有掉隊的戰士“睡”在路旁。爬過雪山時,全團只剩下880余人,不足長征出發時的三分之一。
楊永松跟著三團的隊伍走在紅一軍團部的前面,到達了草地。一路掩埋戰友的遺體,一路艱難地前行。在進入草地的第六天,楊永松因長時間泡在雨水里,雙腿腫脹,無法起身。他穿上在一次勝仗后買的一雙沒有補丁的襪子,套上一直舍不得穿的新草鞋,拄著一根木棍,憑著堅強的信念跟在部隊后面一步一撐地往前走。兩三個小時過去了,他的腳能感覺到暖和了,開始消腫。楊永松非常高興,又一次甩掉了死神,往前追趕革命隊伍去了。
1935年10月,楊永松緊跟著革命隊伍,整整走了一年,走到了陜甘蘇區的吳起鎮,長征結束了。楊永松跟隨部隊經過了11省,行程兩萬五千里,歷盡險山和惡水,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在艱難困苦中得到了鍛煉,經受住了最嚴峻的考驗。
南征北戰的軍旅生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國共和談一致抗日,紅軍改編為八路軍,8月22日,楊永松所在紅二師改編為343旅685團。8月23日,685團作為前衛開赴山西抗日前線,此時楊永松任該團政訓處技術書記。到冉莊集結后,楊永松隨著隊伍參加平型關戰役。平型關戰役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
此后,楊永松跟隨部隊保衛忻口,轉戰晉西,挺進山東,浴血魯南,在戰爭的烽火中不斷成長。1942年10月,楊永松調去中共山東分局高級黨校學習,后來又調任綏德抗大總校部秘書科科長,在徐向前校長身邊供職。1945年4月23日,楊永松以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黨的“七大”。1949年3月,楊永松被分配到第四野戰軍戰車師任政委。
共和國年輕的開國將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楊永松的戰車師參加受閱,坦克編隊以整齊的隊形,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1953年1月,楊永松調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
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楊永松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57年8月,從解放軍政治學院畢業后,楊永松被分配到北京軍區工程兵任副政委,1968年任政委。1978年,楊永松退居二線,任北京軍區工程兵顧問,繼續為國家的軍事建設貢獻力量。1981年按副兵團級離退休,醫療享受正大軍區職待遇。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勛章榮譽章。
光陰荏苒,一生為國家、為人民、為軍隊建設浴血奮戰的老紅軍戰士楊永松將軍今年已經97歲高齡了。年事雖高,但他精神依然矍鑠,思維依然敏捷,一如既往地關注著人民軍隊的發展和祖國建設的偉業。(根據楊永松著《硝煙往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