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076
[摘要] 目的 探索糖尿病患者妊娠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對照組采用飲食控制以及運動療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胰島素注射治療。 結果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藥物治療,可縮短其血糖恢復時間,提高順利生產率,所以觀察組治療效果和對照組治療效果相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聯合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其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
[關鍵詞] 糖尿病;妊娠;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076-02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XU Jin-jiang
Heilongjiang Qingg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uihua,Heilongjiang Province,15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tre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5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25 patients, control group controlled by diet and exercise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using insulin injection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ug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blood sugar recovery time, and improve well productivity, so the observation group curative effec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effect,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Diet and exercise 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insulin inj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Pregnancy;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危險且常見的疾病,有研究表明,其發病率還在不斷的上升,患者妊娠期發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為體內缺乏胰島素,導致患者機體內脂肪和蛋白質的減少,從而造成患者出現高血脂、高血糖、高氨基酸癥狀出現[1]。該研究旨在探索糖尿病患者妊娠的治療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的對象為該院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收治時間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并對所有入選的患者采取抽簽的分組方式,分別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入選標準為:①患者均達到妊娠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排除妊娠前有糖尿病史患者;③簽署同意書患者;④排除腎功能障礙患者;⑤排除溝通障礙患者;⑥排除惡性腫瘤患者。觀察組:女性年齡為20~37歲,平均年齡(27.56±3.48)歲,其中11例為經產婦,14例為初產婦。對照組:女性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28.14±2.57)歲,其中12例為經產婦,13例為初產婦。兩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各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研究之前,需進行兩次以上的空腹血糖測定,且測定的空腹血糖均≥6.0 mmol/L;同時使用50 g的葡萄糖進行負荷實驗,其實驗結果顯示空腹血糖均≥6.0 mmol/L;對于結果不明確患者再進行OGTT測量,其測量結果餐后2 h血糖需達到8.9 mmol/L,空腹血糖需達到5.9 mmol/L,餐后1 h血糖需達到10.3 mmol/L。達到1項或1項以上指標患者,則可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式:采用運動療法和控制飲食療法,其主要操作步驟為: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宣教,且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積極性,并教會患者計算營養攝入量方法,囑咐患者食用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為患者制定健康食譜,并根據患者的實際體重計算出其每日的熱量攝入量。再督促患者進行運動療法,每天囑咐患者在用餐1 h后,進行適當的運動,且運動方式不可過于激烈,可采取慢跑、散步等運動方式,每日的鍛煉時間為25 min。在運動期間,應攜帶心率計時器,將心率控制為120次/min之內,且隨身攜帶含糖量食物,防止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現象。對于早產前兆患者應囑咐其臥床靜養,禁止其參與運動療法。
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式:在對照組治療方法基礎上,實施藥物治療。運動療法和控制飲食療法大約維持2周左右,檢測其空腹和餐后血糖。對于血糖無變化患者,可采取胰島素治療,但需控制胰島素的用量,應從最小劑量開始使用,觀察一段時間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和血糖變化,可適當的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從而控制患者的血糖在正常范圍之內。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恢復時間以及順利生產率。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血糖恢復時間、平均年齡采用t檢驗,順利生產率采用χ2檢驗,以(P<0.05),代表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之間對比血糖恢復時間以及順利生產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后表明,兩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兩組患者血糖恢復時間以及順利生產率不同(n=25):觀察組患者:血糖恢復時間為(15.48±2.58)d,其中順利生產率為96.00%(24例)。對照組患者:血糖恢復時間為(20.57±2.18)d,其中順利生產率為68.00%(17例)。兩組患者相比,觀察組的患者血糖恢復時間以及順利生產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其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對腹中胎兒有很大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腹中的嬰兒出現低血糖、低血鈣、呼吸窘迫的綜合征等并發癥,會嚴重地危害著母嬰的健康,因此,對于妊娠糖尿病應該進行及早的治療,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最大程度降低或者是消除不良結果的發生幾率[2-3]。
在治療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首選治療為飲食療法,其可避免藥物治療對胎兒的損害,但其單方面治療,對患者恢復血糖效果不佳,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加上適量的運動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同時還可有效的幫助其改善血糖情況,但其無法適用于早產先兆患者。所以該院在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藥物治療,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促進患者的恢復,提高其順利生產率[4-5]。
臨床試驗研究表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藥物治療,可縮短其血糖恢復時間,提高順利生產率,所以觀察組治療效果和對照組治療效果相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該研究表明,對患者進行飲食控制與運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再配以適量的胰島素進行輔助治療,療效更加顯著,可以縮短患者血糖水平被控在正常值之內所花費的時間,盡快地幫助患者脫離危險的狀態。
[參考文獻]
[1] 李偉.妊娠糖尿病的治療進展[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2,32(8):858-863.
[2] 李琦,馬彥彥.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6):3009-3011.
[3] 高玉東.妊娠期糖尿病兩種診斷標準治療后對孕產婦及產兒的不同妊娠結局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360-362.
[4] 劉迎軍,付建英,曹淑新,等.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6):853-854.
[5] 王其美,王勇,唐萍,等.妊娠期糖尿病產前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醫藥,2011,6(3):344-345.
(收稿日期: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