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忠輝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084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實驗組)以及46例非糖尿病患者(對照組)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3年6月—2015年9月。兩組患者均實施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檢測,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結果 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監測有助于臨床醫師分析評估病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血糖;C-反應蛋白;關系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084-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1]。該院為了分析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對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以及46例非糖尿病患者均實施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檢測,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實驗組)以及46例非糖尿病患者(對照組)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3年6月—2015年9月。對照組46例非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6∶20,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5~76歲,患者年齡均值為(56.67±2.43)歲。實驗組46例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7∶19,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6~75歲,患者年齡均值為(56.64±2.18)歲。 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其數據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檢測,具體檢測方法為:患者禁食8 h后,于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檢測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將患者的血液進行離心處理,分離血清后,進行C-反應蛋白檢測,然后讓患者口服75 g葡萄糖,于2 h后再采血,檢測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使用英國進口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測,C-反應蛋白使用特定蛋白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崭寡钦V捣秶鸀?.9~6.1 mmol/L,餐后2 h血糖正常值的范圍7.8~11.1 mmol/L,C-反應蛋白正常值參考值范圍為小于10 mg/L,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參考范圍為4.8%~6.5%[2]。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進行數據分析,以數據上下浮動5%作為可信區間,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均屬于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使用(x±s)表示,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表示兩組患者之間對比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當P>0.05時,表示兩組患者之間對比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比較可知,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臨床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綜合征之一,有研究報道,該病不僅表現為血糖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患者的C-反應蛋白還易出現異?,F象[3]。
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患者常用的監測指標主要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但研究發現單純對患者實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檢測,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只能反映測定當時的血糖情況,且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的影響,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有效反映測定前2~3個月患者的血糖情況以及血糖控制情況,穩定性較好[4]。有研究證實,糖化血紅蛋白可以作為監測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其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時,敏感性較弱,而C-反應蛋白作為臨床常用的檢測指標之一,該種物質的敏感性較強,能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生發展,對糖尿病未來風險預測(尤其是糖尿病導致的并發癥)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因此,C-反應蛋白可作為臨床監測糖尿病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之一。換言之,糖化血紅蛋白能有效、客觀反應一段時期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糖代謝狀況,是一項可信度較高,穩定性較好,且屬于數據較客觀的生化檢查指標之一,而C-反應蛋白的敏感性較強,可作為臨床診斷和預測糖尿病病情發生發展的有效指標之一。
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可以作為診斷和評估糖尿病的有效指標之一,利于臨床醫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和分析。
白晶、宋杰[5]在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探討一文中分析了102例患者,在研究中其根據102例患者的檢測結果(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將其分為兩組,異常組64例(檢測結果存在1項或以上超過正常值)和正常組38例(檢測結果均處于正常范圍內),主要對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其通過研究發現異常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存在正相關性,而正常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不存在相關性,通過實驗其認為監測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能夠為糖尿病的診斷及其病情的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據。經比較可知,該研究與該研究的結論類似,均認為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存在較強的相關性,為控制患者病情,有必要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化血紅蛋白、血糖以及C-反應蛋白監測。
總結得出,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定期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監測有助于臨床醫師診斷病情,臨床意義顯著,同時有利于控制和延緩患者病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鄧仙桃.糖化血紅蛋白和C反應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測定意義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1):70-71.
[2] 畢小云,李千音,張莉萍,等.妊娠糖尿病的糖脂代謝改變特征[J].重慶醫學,2012,41(34):3597-3598,3600.
[3] 趙大坤,呂肖鋒,高宇,等.血糖波動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3):1475-1478.
[4] 孟鴻瓊,鄧潔,龍瓊華,等.不同營養狀態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糖代謝異常的影響[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0):86-89.
[5] 白晶,宋杰.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探討[J].臨床軍醫雜志,2011,39(6):1195-1196.
(收稿日期: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