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密
摘 要:美術與其他學科間的互相滲透和融合是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作為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能打破美術與各學科之間的壁壘,突破學科的界限,整合學生的知識,把美術與相關的學科(如,思品、語文、音樂、歷史、地理、生物、數學與信息技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美術;其他學科;融合
一、研究美術新課標,整合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理念
新的美術課程理念強調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因此,教師要建立全新的教學觀,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學科學習的吸引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空間,使學習過程充滿生機與活力。例如,地理課與美術的聯系就很密切,初一的地理位置、方位、比例平面圖,初二的建筑、校園規劃和美術都有聯系。數學中的圖形、平面立體,語文中的詩意表達,思品中的插圖漫畫,生物中的動植物生長規律形態、顏色、動態,信息課中動植物的活靈活現、動畫設計,歷史課中的朝代繪畫、書法詩歌以及大量的藝術圖片增加了學生對美術的認識,這些科目知識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難度也在慢慢降低。
美術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讓他們有欣賞美的能力,并通過這種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學科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在學生繪畫教學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豐富生動的情境中認真觀察、深切感受。當學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中時,可組織他們寫生、創作,這時你就會在學生的畫中看到各種線條、形體組成的優美的人物舞姿,充滿了學生的創意。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將感到輕松、愉悅,又達到理解人物不同動態時身體各部位變化的目的,容易使學生接受,方便教學。我們透過現象深入本質,不難發現各類藝術實際上是類似的,有密切聯系的。我們在欣賞畫面的色彩、線條和構圖中可以感到音樂旋律、節奏及曲式的流動,從音樂的音響中也能聯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畫面”,也能看到其他文化科目在美術知識的充實過程中,學生的整體都得到了發展。
總之,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為構建自然學科、社會學科的綜合學習奠定了基礎,加強了課程內容綜合性,淡化了學科的界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聯系,從而加強藝術作品中藝術情感的凝結。
二、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整合
美術活動不僅是一種自我表達、自我娛樂的形式,而且也是解決學科之間知識整合的最好方式。反過來其他學科的內容也是藝術創作的豐富源泉,通過藝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1)沖破原有的學科界限,打通一些學科間邊緣知識的盲點,實現學科間知識的融合及學生對科際聯系的認識。
(2)有效聯結各學科的相同知識點,提高有效記憶,提高教學效率和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推進教法創新。
(3)學科間更多地相互配合,增進了解,形成教學合力,美術教師要向綜合型教師發展。
(4)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對社會美、文學美、自然美、音樂美的體驗與感悟。
(5)挖掘更多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美術題材,開發足夠的整體課程資源。
在美術學科中,充分發揮網絡及多媒體資源的優勢,靈活運用現代媒體開展教學,可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不論哪門學科的教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沒有興趣的學習只會導致學生中途放棄,沒有學習積極性,不會自覺學習,因此,教師課堂上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吸引學生,激勵培養他們對美術的喜愛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又要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鼓勵每一位學生學習,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引導,更多地關心、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減少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接受教育知識。
美術,是各種文化知識的綜合體現。對于美術課而言,優秀的作品有助于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通過欣賞,了解各種文化與文明的發展史。一部優秀的作品通常會涉及文字、歷史、地理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通過教師的旁征博引,在備課環節應針對教學內容,充分與已有的人文知識相聯系,并借以輔助工具書或者網絡構造一個完美的知識綜合體。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是一個趨勢,也是現代教育有效實施的一種途徑。當然,美術整合教學不是搞大雜燴,而是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它應該是始終以美術教學本身為根基,廣泛吸收其他學科教學的有益成分,開辟自己的教學新路,唯其如此,美術教學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
參考文獻:
徐哲曼.新課程中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J].文教資料,2010(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