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 魏雪梅
摘 要: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制止中學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鋪張浪費現象,培養學生的愛心是德育的重要方面。討論班主任如何通過回收廢飲料瓶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培養他們的愛心。
關鍵詞:德育;飲料瓶回收;道德意識
近年來,隨著學生節約意識的缺失,保護環境意識的減弱,以及愛心的缺失,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將諸如飲料瓶等垃圾變廢為寶,在班主任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把這樣的小事變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學生把大量的飲料瓶帶進教室,在不經意間,影響了周圍的環境,且浪費了大量的再生資源。作為班主任,對于這樣的事不能置之不理,而是應該加以引導和教育。首先,通過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勸導,反復強調節約、習慣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室里放置一個空的大箱子,要求學生把廢棄的塑料瓶隨手放置在箱子里,然后收集起來賣給垃圾站。最后,利用這些積攢的零錢,給山區的孩子獻愛心,這樣的小事在每一個環節都有不一樣的收獲。
一、培養節約意識,健全班級管理
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我們國家正在建立社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但是,學生普遍對這一理念不能付諸行動,沒有養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習慣。比如,夏天經常會有學生把沒喝完的飲料瓶到處亂扔,水龍頭不及時關緊,這些不良的行為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浪費。這些細節的問題由于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班主任的工作不到位,也成為學校對班級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鑒于上面所提到的種種問題,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導和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果,營造優良的學習氛圍。
二、培養理財能力,促進精神文明
西方社會歷來都重視對學生財商的培養,然而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教育理念幾乎是空白的。實際上,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財能力和知識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缺少的內容。首先,班主任在對學生理財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應該教育學生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錢。例如,零花錢不能全用來買零食、飲料、玩具,更不能用零花錢上網、買香煙等。其次,班主任引導學生對收集可再生資源所變賣的錢進行合理利用。例如,學生把飲料瓶變賣之后,這筆資金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斟酌的事情。除了可以給班上購置一些體育工具、必需用品之外,我們還可以將這些錢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上。
三、培養學生愛心,增強社會責任感
對于變賣廢棄的飲料瓶所得到的資金,最好的方式是把它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樣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1.我們可以將這些錢捐給災區。響應政府的號召,通過紅十字會將這些錢捐給災區最需要的人。
2.捐給貧困山區兒童。要讓學生意識到在我們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時,還有千千萬萬的學生上不起學,買不起學習用具,吃不飽肚子。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要有愛同胞、愛人類的一顆善良之心。
3.作為班費,我們可以用到其他一些地方。例如,給周圍重病的孩子送去一份溫暖,給孤寡老人買一束鮮花,給流浪漢一份早餐等。
通過上述一些看似細小的事情,能夠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善良之心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一般情況下,捐款的資金來源于家長的直接給予或者是自己平時的零花錢,而且大部分捐款是集體捐款,學生感受不到自豪感和責任感。然而,通過讓學生自己賣廢物,然后讓他們自己決定如何利用這筆錢,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增強他們的道德意識。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應盡可能的不去實際操作,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之后,學生就會感覺到這些捐出去的錢是自己賺到的,是自己用實際行動換得的,而不是家長給的,也不是老師給的。所以,當這些錢款達到需要的地方的時候,學生會對自己的行為給予肯定,認為這是自己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具體、實際的表現。同時,老師應該對他們的這種行為和取得的效果予以肯定和鼓勵。
總之,班主任工作無小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尤其需要細化。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優點進行挖掘和培養,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引導和教育。德育工作是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這一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馬雪生.從飲料瓶的回收看班主任工作的細致入微[J].教育界,2012(28).
[2]令香剴.當代國外教育方法對我國教育的啟示[J].教育界,2009(14).
[2]魯潔.當代德育基本理論探討[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3]張世新,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