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智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美術審美課程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美術課的基本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在藝術上的創造力,它必須滲透到整個美術教育活動中。作為美術教師,不能把審美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是加強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更不能把審美教育與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對立起來,而應在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文化修養。
關鍵詞:尋找美;創造美;培養想象力;創造能力
審美教育,又稱美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手段,培養人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審美教育在學生成長階段,主要是通過美感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對美的感悟,讓學生不斷提高審美情趣。那么,老師如何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怎樣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呢?這就需要美術老師,在教學中懂得改變目前單一的教學方法,以及注意改革其中出現的問題。
一、在生活中尋找美和創造美
課改形勢下的美術教育向我們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術課堂上,老師不僅僅要教學生基本的繪畫技巧,還要在課堂上啟迪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夠讓學生感受藝術的美感,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價值取向是審美教育中帶有方向性的問題。它的重要性體現在,能夠加強學生認知美的能力。而且通過審美實踐,可以提高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以及學生對審美價值取向的評價和鑒別。這對于學生形成科學健康的美學觀點有非常大的幫助。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教育要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因此,美術課堂教學是學生建立良好審美價值取向的最好途徑。審美是一種外在抽象思維與客觀存在之間的認知過程,是人作為審美主體對于觀察到的客體的主觀反應,這是一個復雜的感性過程。
在美術教學中,天真活潑的學生是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主體。在美術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是主體,都有自己對美的評價標準以及評判方法。那么,對于課堂上各式各樣的畫作、手工藝品等,需要老師引導學生了解他們,講述他們創作的環境以及創作的理由,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未知的事物以及這些作品所附帶的創作者的訴求。這個過程就是讓學生逐步認識感悟的過程。
“天地大課堂,萬物皆書卷。”我認為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學生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沒有對生活的密切接觸、認識、體驗,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構造、形象,又何談有新的創造呢?例如,在教學《優美的校園》一課時,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知識特點,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好奇心強。為了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主動在校園中尋找他們自己認為最美的場景,在這個不斷尋找觀察的過程中,體會校園建筑、綠色植物等的美感,然后通過學生之間對于所選場景的評價對比,以及選擇理由的表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了解。
二、培養想象力,細心發現美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蘊藏在人類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細心觀察,學生能夠從日常學習生活中得到很多機會。暫且不提各種美術館以及藝術展覽,單就學生每天接觸的各色建筑、花草樹木以及身上的服飾都是學生審美的目標。如果細心觀察,換個角度,我們有時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景象。比如,我們驚嘆于各種攝影圖片,我們雖然看到了同樣的景物,但是因為角度不同、光照不同等細微的差別,往往產生巨大的差別。因此,只要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總能夠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美術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在觀察生活中去體驗和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的美。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設計生動優美的畫面,讓學生從中發現美。這正是想象無限,魅力無限。
三、采取各種形式,培養獨立創造能力
齋藤喜博曾經說過:“教學倘是真正創造性的、探究性的,那么它就會達到藝術般的高度,給人以藝術般的魅力。”美術課堂,首先要保證課堂上的教學任務,傳統課堂只是讓學生照貓畫虎地臨摹一下當堂作品,不出差池,老師到點下課走人。這種簡單應付的教學,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還打消了學生對于美術課的興趣與愛好。我們在課堂上,不可能把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藝術家,但是我們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這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因此,課堂教育不僅要完成課堂任務,更要注重學生的美育培養。對于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也符合當下的課改潮流。
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多種形式的啟發,滿足心理上的好奇,拓寬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并且注重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國文成.開拓美術教學的新天地《世界地球日》課件點評[J].信息技術教育,2005(5).
[2]冶金花.美術教學應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青海教育,1997(10).
[3]蓋克.美術教學與傳統美德教育[A].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