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敬
摘 要:通過對教學評價的概念進行闡述,從而對教學評價功能以及特點進行了研究,為教學評價活動行動化提出了若干點建議。希望這一研究對今后教學評價活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教學評價;活動化行動;功能
一、教學評價的概念
所謂的教學評價就是對教師工作質量所作出的測量與分析加以評定。教師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教師教學的過程以及教學的結果進行有價值的評價并對教學活動作出決策。教學評價主要評價是對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活動動作出點評。教師教學評價活動主要是對教師、學生以及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的管理以及教學的情景設置等諸多方面教學因素進行客觀的評價。但是主要的評價內容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的過程給予評價。
二、語文教學評價的功能以及特點
(一)語文教學評價的功能
教學活動是一個十分系統化的工程。教學評價活動的主要功能大致如下:
1.導向共能
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對學生的思維、情感或者認知能力進行引導。教學過程中經常強調教師要發揮其導向作用,教師的導向作用在語文教學評價中具有重要意義。
2.具有協調功能
這種協調功能一般包含兩個層面,一種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之間的協調作用,譬如雙方對于評價標準的協商以及評價方法的協商。第二種就是學生通過評價結果,對自己學業情況有所了解,從而對自己自身的學習計劃做出調整;同時,教師也要根據評價結果的反饋對自身的教學目標的設置以及教學的手段及方法作出相應調整。這樣才能使師生之間的合作更加愉快。在新課標的規定中,學生以及教師都可以稱為教學評價活動的評價主體,評價是雙方面的,雙方都可以作為評價者或被評價者,評價是平等的、公平的。
3.具有反思功能
新課標的教學評價中學生及教師既可以作為評價者也可能作為被評價者。學生通過評價,可以發現自身學業上的不足,找出學習中的差距,調整學習動機,自覺地進行反思。
4.對教師自身的診斷功能
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對全體學生的整體語文學習成果有所了解,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問題,譬如:語文基礎知識薄弱、閱讀水平能低,學做能力差等多方面的不足及時發現,并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
(二)語文教學評價的特點
語文教學評價具有整體性、開放性、差異性、人文性等幾大特點。語文教學評價的整體性指的是時間以及空間兩方面的整體性。時間的整體性指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或者整個高中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的開叉時間,空間的整體性則是對語文課程評價的內容要從全局整體的角度出發。所謂的開放性就是指在語文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一般采用封閉式的試卷形式來評價,有一定的制約作用。評價的開放性是評價主體的開放性以及評價方式較為開放,而且評價的內容也相對開放。從評價方式來看,拋棄了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轉變成為師生之間的互評,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評,生生之間的互評,評價方式不再單一,更加全方位以及多角度地進行了評價。
三、語文教學評價活動行動化
(一)定量與定性方法相結合
定量方法就是以教學目標為根據,為學生的成績給予評定。成績的評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對自身的學習方法等進行調節,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督促學生盡快改變自身不足。定性評價法是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譬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評價。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采用的學習方法給予肯定,并找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不足之處,給予改正的措施以及方法,讓落后的學生看到自身的優勢,力爭上游,讓優秀的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查缺補漏。
(二)學生自評、小組評定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學生自評就是讓學生對照評價標準對自身給予評定,小組評定時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評定。學生自評有利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成績或者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反思,從而讓自己向著更好的目標發展。小組評定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從同學那里得知自身的不足,全方位、全面地對自身作出評價。教師評價是教師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來根據評價的標準給學生評價。
語文教學評價是以語文教學目的為評價標準的價值判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作出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對學生學習目標的設立以及學習方法的改進給予了很重要的參考。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也是十分關鍵的,這樣有利于教師對于自己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自我診斷,有利于教師對自身教學方法的改善。
參考文獻:
[1]趙文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研究與實驗[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2]于欣葉.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陳麗.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