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職責不僅要“傳道”,而且要“解惑”。惑者,問題也。解什么問題?不僅是知識上問題,也包括心理上的問題。作為中學政治老師,肩負著關注學生心理發展的使命。
從人格發展的角度來看,每個學生都可能會遇到成長的危機。所謂危機其實是一種認識,是當事人認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個人資源和應付機制所無法解決的困難,從而導致個體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功能失調。危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危機是危險的;另一方面,危機也是一種機會,因為它帶來的痛苦會驅動當事人尋求幫助,解決問題,從而使之得到成長。因此,當學生遇到困難、危機而靠自己又無法解決時,這恰恰為我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因為,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幫助,最容易接受引導和教育。可以把學生在心理成長、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危機稱為“心理困境”,它包括我們平時所說的“心理問題”,也包括學生有某種發展需求但卻不能及時滿足時的困惑狀態等。在了解學生心理問題時,經常會發現學生的心理困境,政治教師要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排除潛在威脅,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時常能夠發現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并且能夠及時地加以解決。曾經有過一名學習比較優秀的女學生,三番五次的遲到不僅使她難以釋懷,更是產生了心理的愧疚感,甚至理解為自己的心理、行為等不正常,想改正也改不過來。在這種情況下,我意識到這既是她的困境,又是她改正不良習慣的機會。我通過多次努力,最終把握了機會,不僅幫她糾正了行為習慣,也幫她消除了愧疚心理。那么,我是通過什么方法幫她解決心理困境的呢?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單就心理教育這方面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并且能夠形成自己的管理套路和解決方案。
一、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問題
學生的心理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想真正有針對性、有實效地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學生的心理規律和動態。為此,通過及時地與學生溝通,與班主任溝通,與家長溝通,全方位、快速地獲得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信息,以實現對學生發展需求和心理問題的動態監控、及時發現的工作目標。
通過組建 “心理班委會”,為學生營造一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場所”。“心理班委會”成員由班委會和心態樂觀的學生組成,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培訓與考核。他們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收集信息,發現問題;普及知識,消除困惑;組織活動,營造氛圍。“心理班委會”通過班級活動實現動態監控所有學生的目的。如果發現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及早給予干預和幫助,以免出現傷害他人等意外情況。篩選出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后,與當事人初步交流,確定問題的嚴重程度。對于危機輕微的學生由班主任負責引導和監控。班主任處理不了的、危機嚴重的學生及時轉到學校心理老師處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二、立足教育,及早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及時預防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三:預防、矯正、發展。其實,有約50%的心理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們要積極地做好心理預防工作,盡可能地降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新時期,應該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本,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優化學生素質,做好“預防”工作,也就是把“滿足需求”和“做好預防”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為了“預防”而“預防”。做到了解學生的心理工作,我主要是做到幾個結合。
1.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解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而且要努力解決思想問題,要通過給學生一個健康的心理,而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與社會的關系、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努力在為他人服務、為社會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也就是既要幫助學生優化心理素質,又要幫助學生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作用,又要提倡學生之間的心理互助。
3.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開展多層次的心理教育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學校中的各種資源,使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形成課內與課外的整體聯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三、主動咨詢,有效解決問題
對于個體心理上的弱點和缺陷,僅靠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難以解決問題的。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個別心理輔導工作。個別輔導的對象主要是那些由于各種心理矛盾和沖突而引起心理障礙、心理困擾的學生,分層次、分階段、多途徑推進。可以通過個別面談咨詢、書信咨詢、網絡咨詢、電話咨詢、心理與行為訓練等為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
回到開篇的案例,說說我是如何用上述方法幫她走出遲到的心理困境。有一段時間她經常遲到,我主動找她咨詢,但效果不明顯。我沒有放棄,接著細心觀察,鼓勵她與心理委員會成員溝通,訴說心理的困難。在又一次遲到之后,我們的心理溝通開始了。原來這個女孩父母鬧離異,幾乎天天晚上爭吵到半夜,不僅影響孩子睡眠,也影響孩子的心理和學習,甚至讓這名學生產生輟學和輕生的念頭。我先是鼓勵這名學生,并在保密的情況下與其他個別幾個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再與家長取得聯系,跟家長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最后和家長合作,讓家長配合孩子學習,暫緩家庭矛盾,幫助該名學生尋找學習的樂趣,讓孩子找回生活的樂趣和希望。
本著“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我經常組織 “面對面談心輔導”活動。采取分組討論、答疑的形式,就學生在學習成長、擇業交友、健康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困惑與煩惱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心理輔導,向學生講解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求助意識。
通過努力,我及時發現了一些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悉心輔導學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班級整體效果非常樂觀和融洽。
總之,政治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王國猛.情緒自我教育與初中生情緒調節能力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