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久煥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實行差異化教學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無疑是一個好方法,符合改革的基本要求。對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差異化教學進行了有效探究,為差異化教學提供了有效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課堂;差異性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初中語文教學也逐漸丟棄了以往的傳統模式。初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對學生的不同差異進行了差異化教學。信息技術對開展差異化教學模式有深遠的影響,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機遇,也是實現語文課堂差異化教學的
捷徑。
一、對差異化課堂語文教學的理解
初中信息技術差異化教學的實質就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充分了解學生在信息技術素養、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充分結合信息化的語文課堂,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從多角度出發,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案,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不斷提升,語文課堂差異化也得到改善。
二、語文課堂差異化產生的背景
現如今,大多數教育者不注重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只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更嚴重的是,很多老師僅僅從某一方面評價學生,沒有從多方面、多角度評價學生,總是以偏概全,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和發展,不能幫學生全面認識自我,還讓學生對語文失去了信心。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語文課堂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三、信息技術差異化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為了實現語文差異化教學,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具體了解學生各方面的差異,進行測驗和調查,對每個學生個體的情況做到掌握透徹,之后做一個表格包含班上學生的基本信息,有利于老師在今后的教學。教學中可以用各種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縮小語文教學的差異化。具體來說,有下面幾種方法:
1.利用信息技術,創造不同的場景
不同學生對語文的了解程度和認知程度不一樣,所以對不同語文教學方法適應也不一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區別對待,體現啟發式教學思想。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將很多虛假的場景化虛為實,把課文場景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比起老師的枯燥講解更容易誘發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將學生很快帶入語文課堂中。因為學生之間有差異性,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差異性利用多媒體向不同學生展現不同的場景,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黃河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對黃河景物的理解,向他們展現不同場景和圖片并播放不同視頻,不同的視頻和圖片符合學生差異化教學。在《春》這篇文本的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將不同春天的美景展現在他們面前,在情境的帶入下,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語文課堂的差
異化。
2.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法就是結合信息技術引入課堂。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融洽的氛圍內就能運用自己的思維主動學習,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教學《秦兵馬俑》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可以自主探索,也可以分組合作,根據自己不同的學習習慣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可以合作交流,可以上網搜索查尋有關秦兵馬俑的相關資料,還可以運用所查尋的資料,自學《秦兵馬俑》一文。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下,學習方法也多了起來,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實現有效教學的課堂目標。
3.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師的教學方式
信息化教育改革下,要實現語文課堂差異化教學僅僅靠學生的努力是不行的。老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實現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一些差生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最佳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其自主學習。為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可以查找資料以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制作學生可以互動的課件。例如,在《狼》這篇教學中,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因為涉及分層的教案,是每個老師的難點,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就能落實到具體的字詞,老師在熟悉課本的同時可以根據不同分層進行教學設計從而制作讓學生能互動的教案。利用信息實際,教師可以充分優化教學方式,這樣,學生的語文差異化也會得以改善。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語文課堂差異化教學,讓不同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把握好信息技術,是實現語文差異化教學的基本途徑。語文教師一定要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武海娟.網絡環境下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