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網絡成為了醫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顯著地改善了醫學生的學習條件和生活質量,但也給一些醫學生帶來了信仰危機、網絡成癮、網絡低俗、網絡犯罪等網絡素養問題。從醫學生的網絡素養現狀、主客觀原因 ,從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課堂 、充分發揮網絡新功能以及培養高素質的教隊伍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醫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切入方向 。
關鍵詞:醫學生 網絡素養 現狀 影響因素 對策
當前我國正處于多種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時期,互聯網成為多種文化思潮輸送的主要渠道。網絡素養是人的思想素質在網絡世界中的映射,醫學生的網絡素養將直接影響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高質量的網絡生活需要具備高素質的網絡素養。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再次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生奮斗的夢想之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鈣,是當代中國的興國之魂。時代的發展引發社會領域價值觀的重構,這就要求高校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醫學生網絡素養提升的理論基礎和實施方向,從而提升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進醫學生健康成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更加堅實的力量和優秀的人才。
一、 網絡素養內涵
網絡素養是媒介素養的組成部分,不僅包含網絡知識,還涵蓋了網絡信息捕捉、篩選和網絡熱點事件參與意向 。醫學生網絡素養的概念區別于一般人群,是指在自媒體時代,醫學生在了解網絡知識的基礎上,融入網絡媒體的發展,使其形成對網絡的正確態度,培養正確使用和有效利用網絡的能力,以達到理性使用網絡信息為促進自我發展、實現自我完善并創造個人及社會價值的一種素質修養。由此可知,醫學生網絡素養是一種建立在個體內部主觀能動和外界環境客觀影響基礎上的綜合素養 。自媒體時代,醫學生網絡素養主要由五個方面構成,即網絡道德素養、網絡安全素養、網絡認知素養、網絡自控素養、網絡法制素養,五個方面互為依托、相互依存。[2]
二、醫學生網絡素養的現狀
本次的問卷調查是在參考專家學者相關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圍繞著醫學生網絡使用情況、網絡知識與技能、網絡信息素養、網絡道德與安全等方面,采取自編問卷的形式,對貴州醫科大學在校本科醫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一)醫學生是使用網絡普遍性和頻率高的群體
醫學生是一個具有良好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群體,同時,也是網絡使用普遍性和技能整體水平較高的群體。目前,在高校里不會上網的醫學生肯定是“OUT”了。在問卷調查中,有100%的醫學生使用網絡,經常通過筆記本電腦、手機、臺式電腦、網吧上網的學生占比分別是80%、85%、16%、4%。網絡日漸成了醫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顯示,在使用網絡學生中,對網絡“密不可分”和“相當需要”的學生占90%,而只有3%的學生對網絡是持“無所謂”態度。高校醫學生絕大部分為在校寄宿生,而且享有充裕的自主活動安排時間。調查中,有70%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0-3小時,35%的學生3-6小時,10%的學生6-9小時,9小時以上的學生有3%。
(二)醫學生是利用網絡為個人服務能力強的群體
醫學生具有強烈的利用網絡為個人生活和發展服務的意識,能自主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社交、
購物、娛樂等具體活動。這些網絡活動深刻地改變了高校醫學生傳統的學習生活方式,極大地豐富了醫學生的校園生活,顯著地提高了醫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問卷調查顯示,有85%的學生把網絡作為業余休閑與娛樂的平臺,有52%的學生利用網絡開展自主學習與工作,有50%的學生把網絡當成聊天交友的重要渠道,有34%的學生利用網絡進行閱讀、了解資訊,有28.85%的學生通過網絡購物豐富生活,有4%的學生利用網絡開店創業掙錢。醫學生善于利用各種網絡軟件工具為自身學習、生活和發展提供服務,經常使用QQ、MSN、飛信等聊天工具的學生占81%,經常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學生占70%,經常使用視頻、音頻等播放工具的學生占45%,經常使用迅雷、QQ旋風等下載工具的學生占46%,經常使用有關專業學習軟件工具的學生占28%,經常使用網絡游戲平臺的學生占30%。網絡為醫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自主抉擇的交往方式,調查顯示,有50%的學生喜歡在網絡上結交朋友。
三、醫學生網絡素養的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
第一,青年大學生利用網絡滿足心理需要的駕馭能力不高。網絡的虛擬性、自主性、隱蔽性能讓大學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思想自由馳騁、才能盡情發揮,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較高層次的心理需要。一些大學生在高自由度的網絡世界里,尋求知心朋友、消除孤獨、滿足歸屬和愛的需求,全身心地投入到網聊、網戀、網婚之中,耗費了大量寶貴時間,脫離了班集體。一些大學生瘋狂地在網絡游戲中“拼殺”,充當帶頭大哥,指揮“千軍萬馬”,導致對校園其它文藝活動提不起興趣。自制力不強和心理素質不成熟,往往使一些學生片面地一味在網絡虛擬社會尋找心理需要的滿足,造成網絡行為和使用目的的失范與偏離。第二,一些學生存在從眾心理和炫耀攀比心理。一些大學生在對待網絡問題上存在著從眾心理:看到別人買電腦,不管對專業學習有沒有益處也要求家長購買;看到別人上網沖浪,也沒有目的地跟著上網吧;看到別人玩最新款的網絡游戲,也要跟著嘗試。一些學生存在著爭強好勝和攀比心理,如個別大學生在內心深處存在著對網絡黑客的向往和崇拜,甚至渴望充當黑客角色,大顯身手,遨游網絡虛擬世界,卻沒有考慮到黑客行為給社會和他人所帶來的損害和嚴重后果。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使他們在魚目混珠的網絡虛擬社會里產生網絡素養問題。
(二)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不良因素的誘導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多元化和各種思潮給大學生帶來了劇烈沖擊,功利型和強調個人利益的價值觀以及西方文化深深地影響著當代青年大學生。“金錢至上”、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 “掙錢才是硬道理”等觀點被許多大學生所接受,他們視“首富” “新貴”為偶像,一些學生熱衷于“網賺”,一些學生追求“個性” “自由”,流行什么就學什么,隨心所欲,不加思考判斷地“跟貼” “圍觀”,導致部分大學生網絡素養意識漸淡、水平下降。另外,網絡虛擬社會中“自由的傳播者,自由的信息,自由的受眾”,共同建構出一個嶄新的個性張揚、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存在著博大的古今中外優秀文化和時時推陳出新的信息內容,同時也混雜著大量的暴力、色情、虛假、欺騙、反動、歧視等有害信息。這些消極因素對自控力、識別力不強的大學生產生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強烈沖擊著大學生原來所具有的傳統倫理和價值理念,造成了傳統道德規范約束力明顯下降,弱化了行為自律意識,出現一些在現實社會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或違法行為。[3]
四、醫學生網絡素養提升的對
(一)大學生網絡素養的提升應從自發走向自為 。 目前作為大學生防范風險的網絡素養教 育只是自發的、雛形的、脆弱的 ,嚴格來是無保障的。 網絡素養教育不能只靠一時的、少數的試點行動, 而更要重視、積極和主動,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編制規劃,在大中專院 校中設立媒介素養教育課程, 制定教學大綱,編制全國統一教材,作為基礎理論課進行教學。高校應開設媒介素養教育專業,招收相應學生,鼓勵有碩士點、博士點的學校開發媒介素養教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 以提升研究層次,可以為各類大中專院校提供師資,還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嚴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 。
(二)進一步規范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商業邏輯已經成為中國當代網絡媒介傳播的主導 邏輯之一。在這種邏輯的引導之下,網絡媒介出現一些低俗化的甚至有害于大學生健康成
長的內容或形式也就不足為奇了。鑒于此,我們應從制度上進行規范和設計,規范大學生對 網絡媒介的消費行為。[4]
參考文獻
[1]黨的十八大報告文件起草組. 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方楠. 自媒體時代醫學生網絡素養現狀及其化育路徑研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坐標[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3]林洪鑫,肖家銘,王彥,吳美嬌 大學生網絡素養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的問卷調查[J] 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3(4).
[4]戴仁卿,張福貴 大學生網絡素養提升路徑研究———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度[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5(7).
作者簡介:
李俊(1977—-),男,水族,貴州醫科大學社科部,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