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隨著技校入校學生自身素質的變化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具有挑戰性。本文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分析,提出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加強責任心、建立健全班委會組織、開好班會、向學生傾注足夠的愛心等方法。
關鍵詞:技工院校 班主任 教育策略
隨著技校入校學生自身素質的變化,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作為一名多年從事技校班主任工作的教師,筆者覺得班主任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具有挑戰性。要出色地完成這項工作,需要班主任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視以及不斷總結探索學習,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注重管理方法和藝術,關鍵要學會運用科學的教育管理策略。
一、增強責任心、開好頭
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幾年,保持高度的責任心是筆者工作一貫秉持的信條。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尤其要注意抓住新生入校第一學期的教育機會。十幾年來,每帶一個新班,在工作之初,筆者都盡可能多抽時間用在班里,搞好入校教育。堅持做到“三勤”。第一,眼勤,就是對學生勤觀察,勤發現,多與任課教師溝通,及時了解班內學生情況;多與學生家長聯系,尋求家長的協助、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有效方法。第二,嘴勤,就是看到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及時予以教育糾正,同時經常和學生交流、談心。第三,腳勤,堅持課前10分鐘巡視,經常到教室、衛生區轉一轉,看一看,檢查班級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到宿舍里坐一坐,與學生聊一聊,全方位了解學生,找準學生的愛好點、需求點、發展點,力爭有的放矢地制定管理措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同時,制定好班級工作管理規劃也是重要的一步。要及時確立各學期尤其是學生入校第一學期的管理目標和工作重點。筆者一直把“落實各項班級管理規定、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第一學期工作重點,找準班級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掌控班級工作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
二、建立健全班委會組織、開好班會課,抓好“三個頭”
1.建立健全班委會組織
健全的班委會既可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更是班集體的服務員。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精心準確地選拔好班干部,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筆者歷年來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環節。在班干部的選用上,筆者采取自我推薦、民主選舉、動態結合、合理調配的方法,每月評議,悉心培養,讓能者上、庸者下,使那些思想品德好、有擔當、能起模范帶頭作用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同時使他們有緊迫感,也為其他同學提供展現才華的機會和舞臺,逐步形成一個精干、高效的班委會,為班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2004級、2006級服裝班和2010旅游班的班主任干得最省心、順心,這三個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一支責任心強、有魄力、能積極主動為班級服務的班干部隊伍,確實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2.開好主題班會
班會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內容之一, 是班主任針對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它能促進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形成,推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學生中實現更廣泛的思想交流,增強自信,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班會上對班級各項工作中的得失,及時獎懲,尤其是好人好事,要大力表揚激勵,樹正氣,養成良好的班風。
3.抓好“三個頭”
一是樹好“帶頭”,即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二是抓好“苗頭”,就是要善于捕捉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不良現象,及時督促學生予以改正,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三是轉化“后頭”,多關注、多賞識激勵,認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三、傾注一片愛心,打好教育的基礎
關愛學生,是教育的基礎。班主任工作是管人服心的工作,所以離開感情基礎,教育無從談起。當學生意識到班主任真心關心他,為他操心時,無論是真心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評,甚至是嚴厲的斥責,學生都會樂于接受,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樂其道”。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思想動態,去接近他們,關懷他們,體貼他們,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幫助解決,時刻把學生的冷暖掛在心上,使同學們感到教師的溫馨和愛心。時時以慈母之心、朋友之情去溫暖感化學生,架起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例如,10級旅游班有一女生,高中畢業來到技校,比較懂事,和同學關系也很好,但是整天心事重重,悶悶不樂。通過與她交談得知,原來她是父母收養的,經常為自己的身世苦惱,高三時就為此心結煩惱,最后發展為抑郁癥,影響學習導致沒有考上大學。筆者和她多次交流談心,告訴她:“一個人的出身和父母自己是無法選擇的。只要你的養父母和家人愛你疼你,你就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愛,好好學習快樂生活,不應該無為地自尋煩惱”。多次交心后,她逐漸陽光起來。為此,她的父母也很感謝。這位同學后來被選為班長,班級工作做得井井有條。
班主任只有先施愛于學生,用真愛喚醒學生奮發向上的激情,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升發出對教師的敬佩和愛戴,才能使教師對學生的教導和號召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從而促使班級工作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四、理解尊重學生,是打開教育這扇大門的鑰匙
理解尊重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把鑰匙。進入技校的學生,中級班學生年齡越來越小,普遍表現為學習基礎較差,紀律觀念淡薄,自我管理能力差,逆反心理強。對于他們,有些東西只能疏不能堵。在日常與學生交流中,筆者特別注重談話方式,總是以推心置腹的談心方式來觸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當學生犯錯誤時,盡量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注意場合,講究方法,把握說話的藝術和火候,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老師是以平等的身份在與他交流,用寬容的心態給予他幫助。在班級管理中,筆者通常將學生分成不同類型,諸如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年齡大小,男生、女生,性格內向、外向等,通過區分不同類型,分析存在的問題,挖掘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尋找突破口,找出合適的教育方法,鼓勵他們正視自己,找回自信,不斷進取。
五、開展課外活動,創建班級文化,鞏固提升教育成效
進入技校的學生,有一大部分集體觀念淡薄,個別學生在初中期間因學習紀律不好,處于被老師同學放棄的角落,長期游離于班集體之外,缺少集體榮譽感,極少品嘗到成功的樂趣。這部分學生學習不佳,自控力差,卻精力旺盛,過分的精力體力若不能在正確的引導下得以宣泄,就很可能釀成事端。因此,利用有限的時間空間,組織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是十分必要的。2011級、2012級服裝班先后開展主題演講、書畫墻報展評、學生優秀作品效果圖展覽、跳繩比賽等豐富的文體活動,針對女生開展“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專題討論會等。這樣既可以豐富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強身健體,陶冶學生的情操,又可以給不同層次、不同特長的學生創造展示個人特長才能的機會,讓學生從中體會成就感,找回自信為學生的進步鋪路,從中還可以發掘學生的閃光點、成功點,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更在于創建一種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形成提升班級管理的正能量。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辛苦瑣碎的工作。班主任必須擁有高度的責任心、懷著一顆愛心,找準班級工作的切入點,務實、高效地開展工作,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引導學生,把班主任工作落到實處、細處,采用切實可行的教育管理策略,創建出一個班風優良、積極上進的班集體,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