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淮萍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的活動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絡。計算機教學過渡到計算機網絡教學,將成為新世紀主流的教育形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活動,是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整體質量與水平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重要手段。圍繞如何提高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質量與水平展開討論。
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多元化評價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網絡的教育模式必須成為新世紀的主流教育模式。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變革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利用網絡進行計算機教學的優勢,為學生提供龐大的網絡信息資源,發展發現式和協同式教學,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認清教學現狀,確立教學目標
1.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優勢。教師在提倡或者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優勢,并將進行計算機網絡教學的概念滲透到課堂上,引導學生認識到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優勢,確立學習目標。
網絡技術本身就具有傳播的迅捷性及廣泛性,所以教師將教學活動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可以充分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網絡技術本身的這一特點十分有利于教師開展協同式教學,即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問的精神,從而引導他們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網絡作為新興的教學手段,也作為學生學習的新手段,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浩瀚的網絡信息海洋來進行有效信息的提取與加工。
當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進行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優勢之后,便可以結合中職學生狀況以及計算機網絡教學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明確主次,提高學習效率。
2.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目前,仍存在中職學生對計算機認知程度以及掌握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所以教師要針對這種情況根據計算機本學科的特點,以學科目標為主,兼顧信息素養目標的要求,充分利用網絡優勢,設計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中職計算機專業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因材施教;第二方,面是突出教學的實用性。該學科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具體的操作能力,最終目的是要讓中職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服務社會。因此,在了解計算機專業的特點以及最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與計劃:
第一,教師首先需要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學習的必要性,并引導學生逐漸接受網絡教學的理念;第二,教師需要為整體的教學活動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第三,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讓學生自己把握好利用網絡的“度”,而不是隨心所欲地去瀏覽網絡資源;第四,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夯實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完成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在應用方面能夠自主解決在學習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二、創設教學情境,優化課堂教學
中職教師在計算機網絡課堂上需要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明確問題、闡述 問題、組織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首先需要精心備課,準備好教學材料,為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奠定基礎。這樣,教師就能在授課時臨場反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回答問題的情況及時轉變詢問方式,使學生的思維在廣度、深度上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以“網頁制作”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先以問題進行課堂導入,詢問學生“網頁制作的具體步驟,并詢問學生能否經過彼此的努力,創造第二個百度網頁”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帶動起來,充分參與到課堂的討論當中。這樣既會活躍課堂氛圍還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由于一般學生都會有上網的經歷,所以教師在教學網頁制作時就不應該局限于教材上提供的現成的資料上,而是應該去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優秀網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此外,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還應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于計算機這門學科,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最直接的問題情境。所以,教師可以從中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活躍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1.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任務的形式讓學生完成相應的工作。教師會根據當前的教學主題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任務,并采取演示或者講解的方式,給出完成任務的思路、方法以及操作與結果。這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邊學邊獲得實踐能力。以“圖文混排”word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先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先學習word中的圖片以及藝術字的處理,以及版面的設計”并以此為元素制作相關賀卡。這樣學生就會在親手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實踐本領,還會為之后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及時跟上教師的步伐,不落隊。教師利用任務驅動法會將任務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提高中職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法。小組合作法是另一種可以提升計算機網絡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主要適用于中職學生。因為中職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知識基礎高低層次不一。所以,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網絡教學時需要采取小組合作法,在實踐課授課過程中把學生根據學習能力分成一些小組,由組長組織小組學生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整個小組組成中,教師需要進行合理劃分,讓能力較強指導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帶動有惰性的學生。這樣,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的意義就會不同。
四、開展多元評價,樹立學生信心
評價是計算機網絡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之一。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傳統的評價模式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基礎,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忽略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素養等方面的考核,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所以,教師需要建設多元化評價體系,樹立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用嶄新的面貌面對網絡學習。
教師可以將實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學習態度等內容納入到對學生的考核當中,督促學生平衡考核內容,不將視線完全定格在學習成績上。當然,教師還需要督促與鼓勵學生大膽深入研究,增強他們的學習意識。另外,教師在評價體系中,除了增加評價內容之外還需要創新評價方式,采取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方式,充分調動中職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需要學會表揚學生,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合理表揚,肯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還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總而言之,當前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育,還需要在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上下足功夫。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認清教學現狀,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同時革新教學理念與方式優化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并以此為基礎規劃出中職計算機網絡教育的美好發展前景,這也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牛露露.提高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3,12.
[2]湯毅.淺談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讀寫算,2015,(03).
[3]李揚.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有效性的五中策略[J].廣西教育,2015,(12).
[4]袁彪.提高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的有效性的措施[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