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維 王浩
摘 要:可穿戴設備的興起極大地引發了消費者的熱情,刺激了用戶需求。可穿戴設備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各方面還處于發展成形階段。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前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這一領域。
關鍵詞:可穿戴設備;現狀;趨勢;市場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移動設備的飛速發展,給用戶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我們用這些設備通訊、聽收音機、看視頻、辦公、記錄以及參與各種各樣的網絡社交。這些設備經過多年的演變,無論是功能、尺寸還是外觀都有著很大程度的變化。這些設備如移動電話、掌上游戲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隨時隨地的滿足了人們的多種需求,相似的是,以上這類設備是需要用戶用手去操作。
近年來谷歌眼鏡、iwatch、Moto 360、智能手環等設備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線內。包括谷歌智能眼鏡,還有以上三款腕式佩戴的移動設備就是如今較為紅火的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是指可以直接穿到身上,或者與衣物結合起來的一種便攜性的移動智能設備。通過較為成熟的軟件、硬件技術來實現多種功能。將科技與人們的生活結合的更加緊密,為我們多彩的生活添加了濃重的一筆。
1 發展歷史
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和產業潮流,眾多大型公司大筆地投入可穿戴設備的研發當中。國內的許多電子科技公司也加入進來。其實可穿戴設備最早可以追溯到1975年,Pulsar計算器手表的推出;1977年CC Collins為盲人開發了一款,使用頭戴式攝像頭把圖像轉換成背心的觸覺網絡的可穿戴設備;1979年Walkman卡帶隨身聽由索尼推出;1981年史蒂夫·曼恩(Steve Mann)設計了一款具備文本、圖像和多媒體功能以及頭盔顯示器的背包式電腦;1984年,Casio Databank CD-40,是由卡西歐開發的最早的一批能夠存儲信息的數字手表之一;1989年由Reflect Technology開發Private Eye 頭戴式顯示屏。
谷歌于2012年4月宣布計劃推出智能眼鏡,有此引發了大規模的智能眼鏡市場的競爭。谷歌眼鏡是可以通過語音進行控制的,而且谷歌眼鏡的鏡片以類似智能手機界面的形式將信息供用戶閱讀。蘋果公司也不甘落后的推出了基于ios系統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同樣具有多樣的功能。
2 發展近況
近幾年來,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腕帶、智能頭盔等可穿戴產品已廣為人知。受到國外市場的影響,國內也已經出現類似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北方奧雷得研發了EYETOP掌控者這一可穿戴式電腦產品,作為中國兵器集團旗下的北方奧雷得研發的的這一產品實現了播放、閱讀、聊天等功能,甚至能夠清晰識別6號的字體。當你戴上EYETOP的時候,在你眼前呈現的是兩米外的大屏幕。
3 現狀分析
3.1 BI分析師托尼·達諾瓦(Tony Danova)發布的《可穿戴應用》
報告中提到當前銷售情況最理想的可穿戴設備是Pebble智能手表、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以及三款健康追蹤設備:FitBit Force、耐克FuelBand和Jawbone Up。目前了解到,大家會認為基于健康追蹤監測的可穿戴設備的銷量會優于功能繁雜的智能手表。Pebble智能手表擁有著遠遠領先其他幾款設備的應用數量,并且數量是排名第二的索尼智能手表的5倍之多,而Gear只支持70多的應用數量。
3.2 健康監測設備的銷量會比功能復雜的智能手表高的多。
對于目前,銷售情況最好的幾款可穿戴設備依次是Pebble、Galaxy Gear智能手表,和FitBit Force、耐克FuelBand和Jawbone Up這三款健康監測設備。這是因為健康追蹤設備的結構與功能并不十分復雜,確實可以為用戶提供較為完善的運動、健康記錄與反饋,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3.3 在應用方面差距較明顯。
應用數量最多的是Pebble智能手表,它的應用數量遙遙領先其他主要的穿戴產品,甚至是排名第二的索尼智能手表的5倍,三星的Gear支持的應用只有70多。雖然Pebble智能手表的應用商店的功能強大,但是它的內存僅為1GB,所以一部產品只能支持安裝8款應用。
3.4 市場分類
總而言之,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分為具有全面功能的設備,以及不支持生態系統,而且功能單一的產品。例如nike公司的FueBand,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用Nike+原生應用監測身體的活動。但是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總體趨勢是軟件生態系統。
3.5 應用數量的重要性
硬件優先一直是各大可穿戴設備生產商所專注的,他們認為通過先進的硬件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作為產品的用戶,應用的數量也會隨之提升。但是在多年以后,人們對于應用的體驗應經較為習慣,若新的產品不能提供較好的應用用戶體驗,消費者對于新一代的可穿戴產品的購買熱情也會隨之大大降低。
4 發展趨勢
4.1 市場潛力巨大且具有開放性
截至目前,Pebble、蘋果、三星、索尼、摩托羅拉推出了智能手表;在健身設備的市場份額中,耐克和Fitbit就占有90%,但是并沒出出現一家公司獨占市場的情況。即使Galaxy Gear的推出,嘗試著成為這一類產品的領跑者,但是產品中的不足使其難以獲得消費者廣泛的認可。所以,像前面提到的科技巨頭公司的前進道路也并不會一帆風順。
4.2 與健康有關的產品會持續火熱
在如今的市場上,手環、腕帶等健身類可穿戴產品令消費者十分青睞,預計這種現象會持續下去。一個原因是,人們對于身體健康地重視程度的提高,這些產品都可以對日常的運動量、睡眠狀況、熱量的攝入與消耗進行記錄和分析。
4.3 更多品牌向著可穿戴設備市場進軍
近來英特爾、高通等公司也開始向可穿戴設備市場進軍,必然出現新的品牌和產品。高通研發的Top智能手表就可以通過輕量級的系統實現人交互。所以說各類芯片廠商會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上推出更加高效的交互方案。
4.4 強調設計理念的美感
像智能眼鏡和手表等產品,都過于科技化,同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產品有較大的不同。我們都清楚的是,時尚的設計是大的趨勢。Pebble、Martian和摩托羅拉等品牌都發布了外觀更加接近普通手表的產品。
4.5 眼鏡和手表是可穿戴產品開發的開端
另外很多產品中應用到了新的生物識別技術,又一個有前景的領域是服裝,比如說可測量紫外線的外衣以及可改變織物顏色的服裝等。使各類產品更加人性化地服務目標用戶。
4.6 物聯網與可穿戴設備聯動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時下較為流行的新技術,同樣擁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室內各類家電都可以與智能手機相連接,實現了方便地操作體驗。像三星的Galaxy Gear,可以通過相關的應用去控制智能冰箱。
4.7 不再是智能手機的配套設備
目前而言絕大數的可穿戴產品是要以智能手機為載體才能使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可穿戴設備的廣泛應用。將來具有獨立運行系統的智能穿戴設備可擺脫其他移動設備,相信未來會克服這一難題。
4.8 價格趨于平穩
如今市場上的可穿戴設備的價格都較高,這些設備大多具有十足的科技感和豐富的功能,但是對于廣大的普通用戶而言,實用性才是主要的出發點,過高的價格顯然是較難為用戶所接受。
4.9 國內發展
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前景。例如,在移動健康的浪潮中,酷派大觀9960 手機是全世界第一款商用的具有心臟健康功能的手機。在國內市場上依然出現了較多的可穿戴設備,但目前處于試水階段。雖然國內可穿戴市場的存量較少,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在接下來幾年內,相信可穿戴設備會很快發展起來。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高速發展,人類物質生活與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不僅對可穿戴設備的功能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對設備的操作形式、審美體驗、人機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時下流行的設計趨勢,從造型、色彩、人機交互等幾個方面塑造符合時代需求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是當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各類穿戴產品的推出逐漸掀起了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浪潮。在這一新的行業和新的消費市場驅動下,可穿戴設備無疑會得到迅速、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2]梁玲琳.產品概念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BI分析師托尼·達諾瓦(Tony Danova)發布的《可穿戴應用》報告[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