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楓
【摘要】時代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精神食糧”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代表了當今精神文化發展的“藝術教育”已經深入人心,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應,它能喚醒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樹立自信、激發個人潛能。因此,為了學習藝術,現在很多家長心甘情愿省吃儉用投資到孩子身上。在“藝術”的大家庭里,特別以“音樂”代表的美育已經深入人心,在音樂的學習中,器樂教學尤為重要,每個學習音樂的人必須接觸它,器樂學習也是通向音樂殿堂的必經之路!目前市場上最為熱門的器樂學習莫過于學習鋼琴了。
【關鍵詞】鋼琴學習;誤區;觀念;考級
鋼琴誕生于歐洲,已經幾百年的歷史了,學習鋼琴的熱度在中國有增無減,中國不僅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鋼琴制造企業,鋼琴產量和學鋼琴的孩子也居世界第一。鋼琴有樂器之王之稱,其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多聲部織體渲染、綜合表現極為豐富,這是任何一件其他樂器無與倫比的,因此一架鋼琴可以替代一個樂隊的說法是毫不夸張的!但要學好鋼琴可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你長期刻苦、科學的訓練才能夠學好它。現在說說當今人們鋼琴學習的一些誤區 。
一、觀念誤區
很多家長花重金培養孩子學習鋼琴,希望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取得明顯的成效,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這在鋼琴實際學習中是做不到的,家長望子成龍,急功近利的想法太過嚴重。
首先我們看看有關鋼琴學習的一般知識吧,鋼琴教學有專業教學與業余教學,專業教學主要是以培養鋼琴專業鋼琴演奏者與專業鋼琴教師為目的的,業余教學主要是為滿足社會各個層次的業余鋼琴愛好者以及青少年兒童課余學習需要為目的的。可粗分兩大板塊,(一)功底類訓練,功底類訓練教材如《肖邦位置練習》、《哈農練指法》,最常用的教材就是《哈農練指法》了,此外不同調式的音階、琶音、和弦的練習每天也必不可少。功底訓練主要是在保持正確手型與雙手放松的基礎上訓練手指的獨立性與靈活性,但手指獨立性與靈活性的訓練不是一年兩年可以達到目的的,如果想達到一定程度的獨立性、靈活性恐怕給你十年的光景練習也不算多,世界頂級鋼琴演奏家的功底訓練恐怕10年20年訓練的很司空見慣了。(二)視奏、技巧類訓練,視奏類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視奏練習并非簡單的彈熟,每個練習曲里面都有相應的技術難度與技巧,如想熟練掌握這些不同技術技巧必須花費很多時間苦練巧練才能掌握。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有系統的不同程度的鋼琴視奏教材,如《小湯普生集》、《拜厄》、車爾尼作品《作品599》、《作品849》、《作品299》、車爾尼《作品740》、莫什科夫斯基《作品72》等練習曲,此外必須學習較為常見的復調作品如巴赫的《小步舞曲》、《小前奏曲》、《賦格》、《二部創意曲》、《三部創意曲》、《平均律鋼琴曲》等,最后還要學習不同風格與程度的中外鋼琴作品如《我的祖國》、《奏鳴曲》、《貝多芬奏鳴曲》、《肖邦作品》、《李斯特作品》等以及其他不同風格的鋼琴演奏作品。如果孩子每天練琴1小時,平均每周學會2首練習曲,那么學完《拜厄》這本教程大概需要1年時間,當然如果是要熟練掌握整本教材估計時間更為慢長,加上平時基本功底的訓練占據的時間,這樣算下來學完《拜厄》這本最初級的教材所花時間差不多要2年了,如果孩子每天練琴時間不能保證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話恐怕學完這本教材就不是兩年的事了。試想如果系統學完以上列舉的部分教材請各位算算需要花多少時間?因此,家長希望孩子一年半載甚至幾個月、幾天就打造出鋼琴神童是極不現實的。
二、考級誤區
目前社會上的鋼琴考級是對業余鋼琴學習的一種檢測,一般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拿到最高級別的考級證書。我要在這里說一下的是鋼琴考級并沒有錯,但是由于家長考級心切,也為了一張沒有實際意義的考級證書、強烈要求老師早日取得證書,因此,作為老師就必須按照家長的邏輯思維授課,大家都知道,考級教材比較單一,而且比較死板,練習曲目固定,從負面上講誤人子弟。從專業角度來講,考級的水準并不高,如果按照考級的思路學習鋼琴的話,你永遠學不會鋼琴!每年暑假的“鋼琴考級熱”在中國大地持久不衰,數以千萬計的琴童們在全國各地參加鋼琴業余水平考級。然而,在這一片繁盛的景象背后,不難發現一些令人不安的現象與此并存,其中就有“盲目考級,追求拔高,只彈樂曲,忽略基本功練習”等。這些現象導致人們對鋼琴學習產生了誤點,令人心痛的是,不少學生甚至把這些誤點視為重點,作為自己鋼琴學習的努力奮斗目標,只彈考級曲和難度大的鋼琴作品,而忽略了基本功練習。諸不知,要提高鋼琴演奏水平,應注重夯實基本功的技術練習,盲目練琴中,不注重科學的練琴方法,不去了解所演奏作品的背景,也從不分析演奏作品的曲式結構,更不去領會作品的音樂風格及音樂內涵,這樣彈琴又怎能去正確表現音樂呢?考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盲目追求考級曲目.每年只練習難度大的考級規定作品,用來參加考級,這把藝術素質教育的興趣培養變成了應試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2、有家長錯認為,教考級老師和琴行才是正規老師,正規機構,不教考級的都視為不正規,不敢將孩子托付于學琴。其實,現在社會上所有的考級機構都在考級證書上注有“社會業余水平鋼琴考級”。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琴的前幾節課就告訴老師,“我家孩子要在小學六年級前考完十級,初中就沒時間學了,希望老師給我們抓緊時間學習考級曲目”實在詫異,為何非要沖著“考到十級”才來學琴呢?我國目前所有的鋼琴考級都是對業余人士的一種考級制度。誠然,鋼琴考級的地位是不可顛覆,影響深遠的,考級能讓孩子把規定的曲目有重點練習和較為深刻的研究,并能鍛煉孩子背譜演奏的能力;考級也給孩子提供了上臺鍛煉的機會。考級從積極意義上來說確實可以作為衡量孩子鋼琴演奏水平的標準,但切不可以超出自身的演奏范圍能力之外,拔高考級。
三、學習誤區
正確的姿勢與良好的手型以及正確的觸鍵是學好鋼琴的前提,不掌握正確姿勢,傷害身體。家長們絕大多數關注的是孩子能不能流利演奏一首曲目而并非關注孩子的坐姿、手姿等方面,后來很多因為方法不對以及過于激進導致身體狀況出了問題,彈琴彈到患腱鞘炎,頸椎病、脊椎出現問題,有的甚至最后連飯碗拿起來就非常吃力。比如正確的手型還必須要在在雙手放松的前提下保持,每個指關節保持抓物的稍彎曲狀態,觸鍵點必須使用手指頭靠近指甲附近肌肉飽滿的部位(大拇指除外),不能按琴鍵(指腹按鍵式彈奏是很多學生的通病),那么怎樣走出學習誤區呢?
1、拜師;學習鋼琴的第一堂課極為重要,它是打開你學習鋼琴的第一扇大門,這扇大門也許就確定了你將來是否是一個真正的鋼琴演奏者,一旦入錯了門,后果就很難預料。就拿手型與觸鍵來說吧,非專業的老師不懂得這一些細節的訓練與學習的,如果學生長此以往形成固定的錯誤手型、坐姿、觸鍵,即使你所學的所謂程度再高也無濟于事,要想實現鋼琴技術突破是萬萬不能的,因為錯誤的手型限制了你的技術發展,實踐證明糾正一個錯誤比學習一門新的技術要難上加難,所以拜師時必須關注鋼琴老師的背景簡歷,比如老師是否出自專業類院校、老師之前是否從師的專業類老師、老師是否具有從業資格、老師的教學資歷以及成就等等必須考量。
2、系統學習;首先,包括樂理及視唱等基礎學習。樂理,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學習音樂的相關知識,樂理里面包含很多東西,包括音樂文學、鋼琴文學以及每個不同時代音樂的風格特點等,對樂理有一定理解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才會產生有靈魂的音樂,系統的視唱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視奏能力,提高了學琴效率。其次,功底練習;每天必須正確訓練手指功夫,如《哈農練指法》,看似簡單,但要達到彈奏要求(比如彈奏時發音必須干凈利落富有顆粒感)不花費功夫是不行的,還有琶音(如彈奏時必須流暢連貫利落)基礎,不同調式的音階、和弦的等練習。視奏類訓練,即前面所闡述的相關系統學習教材,每天必須花時間正確的練習,每條練習曲里面的技術技巧必須完全解決,不留后遺癥。再有,鋼琴作品的學習;正確的學習鋼琴作品會對演奏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活動中,演奏者首先要了解樂譜的背景,認真讀譜再運用演奏技法,把前人用樂譜來表達情感的聲音經驗轉化為富有表現力的情感音響,從音色,和聲等各個方面進行正確的學習。必須正確理解作者樂思,每個樂句、段落的處理必須符合樂曲的要求.一部鋼琴作品就是一部小說,首先你必須先去讀懂它后才能真正演奏它。
綜上所述,要學好鋼琴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與態度,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學好鋼琴是一個漫長而持之以恒的過程,走出誤區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