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蕓輝 唐慧霞


摘要:目的 觀察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對尿毒癥性皮膚瘙癢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且伴有皮膚瘙癢癥狀的血液透析5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3次/w,4h/次。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為60%,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經治療8w后,觀察組血磷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血磷無明顯下降(P<0.05)。結論 采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對尿毒癥皮膚瘙癢進行聯合治療,是治療皮膚瘙癢的有效方法,可有效改變尿毒癥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質量,此治療方法可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癥
尿毒癥皮膚瘙癢,簡稱尿毒癥性瘙癢癥,發生率在50%~70%左右,而在長期單純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發生率可高達60%~90%[1]。尿毒癥瘙癢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瘙癢,以胸背部、四肢和頭部為常見。諸多因素( 如高溫、出汗和情緒激動等) 會加重皮膚瘙癢的癥狀[2],在夜間最為明顯,嚴重影響患者睡眠,甚至引起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3]。更嚴重者可間接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4]。我科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血液凈化方式控制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50例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且伴有皮膚瘙癢癥狀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隨機分成兩組,每組25例。原發病為糖尿病腎病者11例,慢性腎小球腎炎者13 例,多囊腎2例,系統性紅斑狼瘡2例,高血壓腎病者10 例,間質性腎炎7例,原因不明者5例。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方式進行治療,血液透析,2次/w,4h/次,1次普通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聯合治療,各2h,觀察時間為8w。對照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3次/w,4h/次。兩組血液透析時采用德國貝朗透析機與旭華成透析器,灌流時采用珠海健帆公司生產的HA130 樹脂型灌流器。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流速控制為500ml/min,血流量控制為200~250ml/min。觀察組聯合治療前先將透析器與灌流器進行串聯,再用肝素鹽水預充管路,最后使用鹽水沖洗。試驗開始前及8w后分別抽血測定血磷濃度。
1.3療效評定 ①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顯著得到緩解;③無效: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組間以χ2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一般資料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透析時間比較,P>0.0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為60%,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磷濃度的比較 經治療8w后,觀察組血磷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血磷無明顯下降(P<0.05),見表3。
3 討論
尿毒癥性瘙癢癥發生機制比較復雜,其中包括:免疫炎癥機制[5,6]、阿片類物質機制[7]、二價離子[8]、糖化血紅蛋白[9]、組胺與甲狀旁腺激素[10]、皮膚干燥、周圍神經病變[11]、肥大細胞引起的過敏反應[12]和其他等不明機制。尿毒癥瘙癢其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療效都不盡如人意。目前主要治療措施有:中醫針灸[13]、中醫中藥[14]、辣椒素局部外用[15]、皮膚潤滑劑[16]、甲狀旁腺切除手術、不同透析方式治療法、阿片受體拮抗劑/激動劑[7]、抗組胺藥治療法、5-HT3受體拮抗劑治療法、免疫調節藥以及加巴噴丁口服等全身性治療法。
血液透析利用透析器半透膜的擴散和對流原理,將尿毒癥患者體內有毒物質清和水分濾出,達到清除毒素和體內潴留過多的水分、補充體內所需物資及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等目的。血液透析可以將分子量在5000D以下的物質清除,如尿素和肌酐,但超過5000D的大中分子難以清除[3]。遺留的大分子毒性物質對皮膚形成刺激,引發皮膚瘙癢。血液灌流是將具有強大吸附作用的樹脂灌流器串聯于普通透析器后,能夠吸附分子量為500~5000Da的大中分子,如血清甲狀旁腺素、β2微球蛋白等,能有效地清除血液透析所無法清除的大中分子毒素[4]。因此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聯合后既能有效地清除血液中大中分子毒素改善皮膚瘙癢癥狀,又能糾正患者機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從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顯示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療效顯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磷水平,糾正鈣磷代謝,改善患者的皮膚瘙癢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呂薇.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皮膚搔癢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1):93.
[2]李永川,劉亞偉,梅長林.尿毒癥瘙癢的發病機制與治療研究現狀[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0,11(1):76-78.
[3] 王質剛.血液凈化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26-627.
[4]Grundmann S,Stander S.Chronic Pruritus: clinics and treatment[J].Ann Dermatol,2011,23(1):1-11.
[5]芮海榮,林為民,沙建平.針刺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80例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2,2(4):235-236.
[6]Kimmel M,Alscher DM,Dunst R,et al.The role of microinflam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uremic profit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J].J Am Soc Nephrol,2005,16(12):3742-3747.
[7]Wikstr m B,Gellert R,Ladefoged SD,et al.Kappa-opioid systemin uremic pruritus: multi-center, randomiz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J].J Am Soc Nephrol,2005,16(12):3742-3747.
[8]常耀武.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瘙癢[J].臨床腎臟病雜志,2008,8(11):509.
[9]Afsar B,Elsurer A,Fsar R.HbA1c is related with uremic pruritus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J].Ren Fail,2012,34(10): 1264-1269.
[10]易建偉,余毅.尿毒癥患者瘙癢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10,31(11):655-660.
[11]Yamaoka H,Sasaki H,Yamasaki H, et al. Truncal Pruritus of unknownorigin may be a symptom of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Diabetes Care,2010,33(1):150-155.
[12]Peer G,Kivity S,Agami O,et al.Randomised crossovertrial of naltrexone in uremic pruritus[J].Lancet,1996,348(9041):1552-1554.
[13]Che-Yi C,Wen CY,Min-Tsung K,et al.Acupuncture in heamodialysis patients at the Quchi(LII1) acupoint for refractory uraemic pruritu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5,20(9):1912-1915.
[14]趙惠,周春祥.開腠泄濁藥浴法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臨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1.
[15]Tang DC,Cho YL,Liu HN,et al.Heamodialysis-related pruritu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of capsaicin 0.025%cream[J].Nephrol,1996,72(4):617-622.
[16]易建偉,余毅.尿毒癥患者瘙癢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10,31(11):655-660.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