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東
摘 要:隨著我國機械化進程的加快,各大用工單位對機械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怎樣向社會輸送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過硬的專業技術人才,成為技工學校重點探討的內容。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機械專業技術,技工學校就要與時俱進地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優化,本文就此課題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技工學校 機械課程 教學方法 研究
近年來,我國機械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各領域對機械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這就要求技工學校,能在保證機械專業學生職業技能過硬的前提下,對機械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并制訂相應的措施,來應對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機械人才的需求,從而實現我國機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技工學校機械課程教學的現狀
1.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絕大多數的技工學校學生,文化程度較差,基礎知識儲備嚴重不足,而且自身的綜合素養也較差,缺乏學習知識的動力以及熱情。但是,機械專業中會涉及大量數學以及物理的知識,因此,有很多學生都不能很好地對機械理論知識,進行最根本的理解以及掌握,從而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畢業及就業。
2.從機械課程的角度出發
與機械相關的一切知識,都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以及理論性,而且課程教學又比較枯燥乏味。其中,技工學校已開設的機械課程中,包括機械制圖以及金屬工藝等,都是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在老師運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知識傳授時,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不能有效地理解以及掌握這些知識,使得他們逐漸喪失了學習機械課程的勇氣,對機械學習的興趣也逐漸降低,從而對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二、技工學校機械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學生在進行機械課程學習時,一般會通過機械教材來對基礎知識進行了解,這就要求機械課程使用的教材要與實際工作需求掛鉤,尤其是緒論部分的講授一定要有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老師要充分地借鑒機械案例以及其他信息,來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對機械知識進行理解。盡可能多地借鑒一些實物以及模型,來對學生進行機械課程教學。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自行制作模型的過程中,加深對機械工具的印象。
第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一種機械構造,來引導學生去發現其他運用到這些構造的事物。舉例來說,像自行車上不可或缺的鏈條以及齒輪,老師可以讓學生思索其他運用了鏈條齒輪的機械工具,并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對這些構造的功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聯想以及創造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2.老師教導的改進措施
第一,不管是何種內容的教學,老師都要備好課,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承受能力以及個性特征,制訂可行性高的教學教案,與此同時,針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使學生加深對機械知識的印象,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第二,老師在講解完機械知識的同時,還要布置相應的課堂作業,認真仔細地批改課堂作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機械知識理解以及掌握,這也是現階段我國技工學校機械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一方式既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讓老師及時地對學生的弱點進行了解,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基礎。
3.明確教學重點
在技工學校課堂中,絕大多數的學生不可能一整節課都集中注意力,因此,老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要抓好重點,并且掌握一定的教學節奏。每一節課的重點、難點都不要太多,同時講解也不要過于集中。在講到重點、難點知識時,老師要耐心以及反復地向學生描述,爭取每一個學生都能理解以及掌握。而針對那些難度較低的知識,老師可以采取相對趣味性的表達方式,來進行傳授,從而使這些知識能夠相互融合,進而在保證機械課程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
4.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不管是何種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始終要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一些技工學校,由于對學生的教育方法不恰當,很多老師不由自主地處在了主體地位,從而使整個機械課程教學,又回到了以往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中去,導致整體的教學質量很難達到預期。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以及互動,讓學生成為機械教學課堂中的主角,老師從旁引導以及協助,靈活地運用提問的方式,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機械課程教學中來,讓他們在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發地去思考、去學習,最終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此外,老師在課外時間里,也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及時糾正他們錯誤的觀點,在提高自身教育水準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作者單位:南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