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卉
摘要:目的 探討優化轉運流程對急診患者安全管理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診需行院內轉運的危重患者1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優化轉運流程組各94例,對照組實施傳統轉運方法,優化轉運流程組給予實施優化后的轉運流程,對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滿意度和醫務人員滿意度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比較。結果 優化轉運流程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優化轉運流程組的患者滿意度及醫務人員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化轉運流程能夠加強患者的安全管理,使患者滿意度和醫務人員滿意度均得到提高。
關鍵詞:優化轉運流程;急診;安全管理
急診室是危重患者的首診科室,對不能明確診斷者,危重癥者經積極搶救后常常因診斷與治療的需要送往其他相關科室,此時就需要進行院內安全轉運,為了確保急診患者轉運的及時安全,我科優化了轉運流程,取得優質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診就診需行院內轉運的危重患者188例,主要轉運到病房治療,手術室,CT室,B超室;其中男103例,女85例,年齡5~78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優化轉運流程組各94例,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的轉運方法,優化轉運流程組給予優化后的轉運流程為患者進行轉運。優化轉運流程具體方法如下:①病情評估:根據轉運護理評估單評估患者病情,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準備急救物品,藥品,監護儀器,通訊設備及轉運人員,填寫危重護送登記本,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獲得知情同意簽字。②聯系需要轉運到的有關科室:聯系好有關科室做接收患者的準備,同時介紹病情。③轉運路線提前規劃好:聯系電梯并準備好運送工具,使轉運通道通暢。④制定轉運應急預案:再次確認轉運途中的物品是否齊全,再次對病情進行評估,采取正確的搬運方式。⑤護送至目的地,做好交接并雙方簽字。
1.3評價標準 轉運患者結束后,由相關人員填寫不良事件登記表,交接患者情況登記表,并進行醫患滿意度的調查。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用SPSS16.0 軟件,兩組率的比較應用χ2檢驗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不良事件發生率 對照組和優化轉運流程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5.5%(24/94)和7.4%(7/94),不良事件發生率優化轉運流程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患者滿意度調查 對照組和優化轉運流程組的患者滿意度分別為59.6%(56/94)和95.7%(90/94),優化轉運流程組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 對照組和優化轉運流程組的醫務人員滿意度分別為63.8%(60/94)和93.6%(88/94),優化轉運流程組的醫務人員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診患者轉運存在高風險性,特別是在大規模轉運組織過程中,復雜性遠遠高于普通轉運,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問題,例如患者病情突然發生變化等等,素以,在大規模急診患者轉運之前需要將組織工作做好,完善前期準備各項工作,對于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制定有效的緊急預案,如果出現緊急情況馬上采取處理對策,確保轉運工作忙而不亂,有序進行。院內轉運會引起急診患者生命體征出現改變,并且會引發各類并發癥,其中包括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并發癥,同時存在管道滑脫以及墜床的風險,所以轉運之前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預見性培訓工作,對患者情況給予綜合性評估,對于轉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給予預測,制定有效的轉運方案,準備充分搶救器材以及藥物,是保證轉運安全的基本,特別是轉運之前人員、儀器和藥物的準備直接關乎到轉運能夠順利完成。轉運之前創建轉運領導小組,與其它病房轉運時間錯開,避免轉運通道出現擁擠,確保足夠工人能夠幫助轉運患者的物資,最大化降低風險。院內患者進行安全轉運是急診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路途雖比較短,但是在轉運時患者多數診斷不明,病情危重,發生意外的概率會增加,加之有時會操作不當,對患者的健康可能造成嚴重威脅,甚至導致死亡,惡化了醫患關系。有學者研究發現,院內轉運能增加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轉運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 病死率的危險[1]。因此,規范的急救護理轉運程序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有效保證,醫療救護工作快速、安全、有效進行,為患者及時救治、降低傷殘率和病死率提供了有效保障[2]。
近年來,如何進行院內安全轉運患者的重要性受到更多學者關注,本研究中回顧性分析了我科1年間進行急診安全轉運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采取優化轉運流程與傳統的急診安全轉運方法相比較,結果顯示,優化轉運流程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減少,患者滿意度和醫務人員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通過本次調查,找到了轉運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隱患,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達到及時安全的轉運目的,特別是在對危重癥病人的院內轉運時,一旦出現負責轉運的人員和設備不足,使病人不能得到充分搶救和護理,影響了診療效果,后果是非常嚴重的。轉運前評估病情可以對潛在的危險做好充分的應急準備,轉運路線也很重要,根據患者的轉運目的及醫院具體環境,設計最省時、快捷的轉運路線,優化轉運路線,縮短轉運時間,降低轉運風險[3]。
總之,對急診患者院內轉運安全加強管理是尤其重要的,通過優化轉運流程,充分做好準備工作,使患者的轉運工作及時而有效,促進了護理安全管理和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肖燁,吳勇清,蔣德玉,等.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風險管理[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8,29(10): 954.
[2]孫萍,李曉紅.吳蓉建立標準化轉運流程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4):108-109.
[3]關秀麗.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細節管理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0):134.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