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華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建設的層面應從物質進一步提升到精神文化層面上來。本文主要介紹了基層舞蹈發展的現狀,并進一步分析了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在文章的最后,筆者介紹了舞蹈輔導對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的優化途徑。
關鍵詞:精神文化;基層;舞蹈;輔導;群文
1 基層舞蹈發展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舞蹈文化發展已經有了飛躍的發展,在當下大大小小的城市發展當中,隨處可見群眾舞蹈團體,媒體上也不乏對這類團體演出的報道。參加基層舞蹈的群眾年齡大小不一,上至60歲的中老年人,下到80后的年輕人,人口的年齡跨度不可謂不大。這也是我國文化不斷發展的成果,但是當下的基層群眾舞蹈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當下舞蹈體制的相對封閉性,導致內陸地區群眾對于舞蹈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群眾的舞蹈水平缺乏有效的規范和指導,社區活動中沒有鮮明的組織性,參與人數也很少。群眾文化從整體上來說,呈現出一種業余的狀態,而且有著明顯的斷層特點。有的群眾特別喜歡這種舞蹈活動,參與積極性較高,且領悟能力較強,成為群眾文化中的重要力量。而也有一些群眾受到傳統思想的禁錮,不愿意走出家門參與到舞蹈當中。對于這些群眾舞蹈的發展,當下最需要改變的提升群眾參與舞蹈的積極性以及舞蹈工作者對群眾的專業化輔導。
2 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同時,大力提倡群眾文化建設,群眾舞蹈作為家喻戶曉的表現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它集強身健體與精神娛樂為一體,極大地充實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文化質量。如何做好基層群眾舞蹈輔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值得每位群文工作者深思。群眾舞蹈和專業舞蹈相比,并不具有太強的專業性。基層舞蹈活動往往都是自發的,具有一定的群眾性和互動性,人們更多的想要從中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當下,群眾舞蹈是一種全民的健身活動,以群眾為基礎并實現廣泛的參與,以娛樂為主,群眾在其中既可以是參與者也可以是觀看者。不僅如此,群眾舞蹈可以有效地鍛煉人的身體,讓一些常年在辦公室工作的人群投入到鍛煉當中,提升身體素質。再者說來,群眾舞蹈作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也是因人而異的,很多人并沒有舞蹈的基礎,所以,在對其輔導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其個體條件的差異性。最重要的是,群眾舞蹈的輔導者在基層群眾文化發展中,一方面可以幫助群眾學習舞蹈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相互補充一些文化知識,實現全民文化修養的提升。
舞蹈輔導對于社會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一群群眾,他們思想開放,喜歡與人溝通,能歌善舞,在茶余飯后想要活動一下身體,去用嶄新的面貌迎接生活。這些群眾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由于他們熱衷于舞蹈以及年輕的心態,調動了起了他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熱情,這也是舞蹈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
舞蹈的輔導在此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實現對舞蹈動作的規范指導,提升群眾舞蹈的水平,更進一步地促進群眾文化生活的發展,提升社會整體的精神文明層次,為群眾帶來更加專業的輔導,提升其參與舞蹈的積極性,并讓群眾舞蹈更好地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3 實現舞蹈輔導對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的優化途徑
3.1 提升自身修養文化
即使從事的是基層群眾的文化服務工作,也需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文化修養,這也是成為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必要條件。這就需要相關的工作者不僅要保持有一定的文化技能,同時也要不斷鞏固自身的專業知識,擁有一個不斷學習的態度,用飽滿的工作人情去投入文化學習。除了要做好舞蹈專業的練習,還要做好其他技能的而補充,從多個角度充實自己。不僅如此,用專業的思維和方法去指導自己的工作,更新自身的文化修養,以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文化新需求。
3.2 結合當地特色文化
當下,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文化也各不相同,人們的愛好也相差甚多。所以,在正式進行舞蹈輔導之前,要做好地理特征的調查,結合當地群眾的喜好,采用靈活的方式去輔導。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積極了解當地的特色,融入新鮮元素,這樣的舞蹈輔導才更具特色,滿足當地群眾的審美需求,傳達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內涵。當下,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品位也在不斷提升,在進行輔導時,可以積極融入一些具有現代化因素的元素,增強舞蹈的現代感。例如,一些大爺喜歡打太極拳、一些阿姨們喜歡廣場舞,這些都可以成為群眾舞蹈輔導工作拓展的方向,讓群眾文化真正地服務于群眾,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一味談文化。
3.3 增強溝通交流
輔導對象存在著年齡、個性以及個人背景的差異,所以,在具體的舞蹈輔導當中,舞蹈工作者會感受到很多不同的個性因素。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雙方的溝通,積極與輔導對象溝通,與影響舞蹈輔導進展的成員進行私下交流,及時了解對方的需求,促進舞蹈學員對舞蹈的進一步吸收,這也對群眾服務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不僅如此,舞蹈輔導工作者盡可能地采用學員喜歡接受的方式,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面向大眾,深入大眾,了解學員的愛好,進一步提升學員的文化素養,從而實現提升輔導效果的目的。
3.4 引導群眾積極投入基層文化活動
基層文化活動的重點在于面向大眾,所以,我們要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到其中。這就需要基層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做好宣傳工作,并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場地和設備服務。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組織志愿者隊、舞蹈隊和老年演出隊,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文藝匯演,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以自發與資助相結合,為廣大的文藝愛好者提供活動、交流的平臺。群文工作的加強與改善,需要找好新的著眼點,不要再一味地孤軍奮斗,要懂得與社區密切配合,這樣才能讓群文工作更加有效。在新的歷史時期下,群文工作務必要用科學的發展觀,抓緊發展的關鍵點,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為理想,為群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要加強對群文工作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剛剛適應社區發展的群文隊伍,更需要將發展的先進理念融入群眾舞蹈的建設當中,這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4 結語
基層舞蹈的完善,對于傳播社會文化,促進社會和諧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它對于普及大眾文化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群眾舞蹈可以有效地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幫助人們消除對生活的倦怠感,促進其更好地表達情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遵守發展的規律,提升自身的學習力度,向群眾、向基層提供更好的服務,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力量。
參考文獻:
[1] 趙飛.專業舞蹈藝術向大眾普及和推廣的策略及意義[J].藝術教育,2015(10):62-63.
[2] 姜棋元.為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服務的創新構想[J].大眾文藝,2015(18):21.
[3] 王細必.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農村群眾文化輔導工作[J].大眾文藝,2011(12):194-195.
[4] 朱珉慧.關于新常態下群眾文藝創作繁榮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