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惠
摘 要:一個不到6周歲的幼兒園孩子認識不少英語單詞,甚至會拼寫英語中的26個字母;有的幼兒園孩子認識成百乃至上千的中國漢字,有的還會寫不少中國漢字;有的幼兒園孩子會背誦漢語拼音中的聲母和韻母,有的甚至會默寫下來;有的幼兒園的孩子學珠心算,有的去學少兒劍橋英語。
關鍵詞:危害;表現;根源;策略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
(一)小學化傾向不利于幼兒的身體發育。幼兒正處于身體早期發育成長期,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特點,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癥狀產生,將會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
(二)小學化傾向不利于幼兒的心理成長。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在游戲玩耍中得到知識,如果此時強迫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會剝奪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扼殺幼兒的天性,導致幼兒心理畸形發展。
(三)小學化傾向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化模式教育,以智育為主,以“教學”代替“保教”,以“知識的積累、行為的規矩”代替幼兒身心的協調發展,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輕視了幼兒基本的必需的游戲活動、自由活動、體育鍛煉乃至休息時間,幼兒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嚴重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差異,這種教育模式是對幼兒人性的粗暴踐踏。幼兒被限制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里,這就會異化幼兒的生活,壓抑幼兒的主動性,阻礙幼兒思維的發展。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突出表現
由于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標更加心切,為了不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導致了人們對孩子的學前教育備受重視。每一個育人的家庭是這樣的,學校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滿足家長的愿望,一些幼兒園和學前教育機構,就違背教育規律發發展,將幼兒大部分時間用繁瑣的抽象的教學活動給擠占了。這種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嚴重影響違背了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影響了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和身心健康。可以見得,這種不良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每一位老師,每一位社會成員反思。
如在我們的一個社區里,有一個家長帶著兩個孩子在社區廣場上玩。有一個看上去不到2歲的小女孩,手里拿著粉筆專心地爬在地板上寫著1到9的阿拉伯數字,孩子一把手緊緊攥著粉筆,拿筆姿勢相當不規范,寫的字彎彎扭扭非常不正規。但這樣小的孩子能寫出這幾個字,已經不容易了,周圍休閑的人的眼球被這精彩的一幕給吸引住了。在看看孩子身旁的家長,臉上顯示出教育孩子成功的喜悅,并自豪地對周圍的人說:“孩子從1歲的時候就開始練習,現在比剛學時寫得好多了。”
這個孩子,已經開始接觸了小學的教學內容。像這樣的在學前教育開始接受小學知識的孩子,在我們的身邊是很普遍的。在學前教育開始學習漢語拼音,練習寫字;學習英語單詞和簡單的英語單詞和句子;學習珠心算,甚至有的幼兒已經學習并掌握了小學數學中100以內的加減法和簡單的乘法。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問題根源
1.由于家長早期教育的思想給孩子布置一定數量的文化課作業,有的學前教育機構也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心理也給幼兒布置文化課做作業,這樣計算幼兒在家做文化課的作業在30分鐘以上。
2.家長仍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對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的評價仍然停留在看孩子學會了幾個字,看孩子會說哪幾句英語句子,看孩子誰的計算能力強等等,這些錯誤的思想導致早期教育機構為了爭取生源,而殘酷地給幼兒進行文化課的傳授教育,這樣早期的填鴨式教育真是害苦了一代又一代的幼兒。
3.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還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升學的主要標準,尤其是以知識掌握度為衡量標準的高考的長期存在使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面臨諸多阻礙,各種新的教育理念難以落實。這種教育現實也同樣影響了我國的幼兒教育。現在一些小學一年級的招生,仍然組織入學考試,考試的內容就是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名校,進入試驗班,給自己的幼兒無休止地進行文化課的教育。
4.新世紀以來,我國幼兒園辦園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辦園紛紛被推向市場,公辦園大量減少,民辦園數量迅速增加。這造成我國幼兒園辦園體制的市場導向,為了獲利,很多民辦幼兒園喪失了教育立場,只是一味迎合家長的需求,不顧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接受能力而開設一些小學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很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也進入了幼兒教師隊伍,他們難以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實踐中很容易將小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帶到幼兒園,致使幼兒園教學出現小學化傾向。
總之,按照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遵循教育規律,通過各種符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游戲化的教育活動來培養未來合格的接班人是祖國強盛、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是21世紀教育的主旋律,是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是一項長期、無止境的工作。幼兒教育的小學化的不良發展,是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是制約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瓶頸。因此,我們呼吁全社會應高度重視幼兒的教育,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順自然,展個性”,為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