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其昊
摘要:財務會計理論在會計的發展過程中充當了重要角色,本文闡述了會計理論體系及其作用,對現代財務會計理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財務會計創新理論。
關鍵詞:現代財務會計;創新研究
一、會計理論體系及其作用
會計理論的概念是持續發展的一個概念,其從不完善到完善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當理論形成了連貫性體系,就表明會計理論相對成熟化了。在所有的思想領域,必定都要建立理論結構,形成一致推理的邏輯體系。我們所說的“體系”,就是指通過一些事物構成的相互關聯的的有機整體,當然,這些事物之間還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本人認為,財務會計理論體系就是一個將財務會計理論知識融合在一起的多層次的、相互制約的理論結構的規范化理論系統,這些理論知識根據某些邏輯關系進行結合。現在,對于會計理論體系,其研究逐漸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會計理論體系的建立不但對會計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還可以指導會計理論實踐。
(一)構建財務會計理論體系是會計理論發展的需要
如前所述,對于一門學科來講,如果它可以把各個理論知識緊密聯系起來,那么就代表這門學科是成熟的,可以構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當然,理論來源于實踐,但是如果對不同的實踐進行不同的理論概括,那么就會得到不同的理論認識。所以,可以這么說,如果理論體系不能實現統一,那么理論認識就較難實現統一。理論體系只有在建立之后,才可以把各個概念有機聯系在一起,進而構成一個連續性的有機整體。
(二)理論體系的建立,有利于理論研究,促進理論的發展
理論的發展可以視為實踐的產物。當理論在建立和發展之時,除了需要對本學科關聯領域的客觀實踐有一定的依賴性之外,還要特別注意盡最大可能調動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要想建立一個理論體系,就要基于理論研究,并對將來的理論及其發展進行設想。當人們對設想的會計理論體系進行研究之后,就可以為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會計理論提供參考。
(三)理論的作用在于解釋、評價、指導和預測實務
理論本身的科學性跟理論的作用有直接關聯,因為只有科學的理論體系才能成功指導實踐。比如,美國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之后,對于會計準則的制定逐漸給予重視。
二、財務會計理論創新
(一)創新的會計報告
關于會計的報告樣式有多種,會計報告可以借助網絡把公司的信息依據需要作選擇性的報告,取代報告,這樣就不需要對信息進行多次收集。采取這種會計報告會極大提高信息傳送速率,進而大大降低時間成本。在現代商業經濟中,會計報告是展現形式,它的根本是實務資產。當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后,會計報告方面的知識累積稱為了經濟持續發展的驅動力。但是,在企業的實際運作情況中,企業資產的核心并不都是實務資產,這是因為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基礎是人才和知識。會計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時時刻刻去關注其他資本信息的變化,對于非貨幣資產信息的披露需要加大關注力度。
(二)創新會計要素
在傳統會計中,不僅要對利潤收入成本等進行確認,還需要對所有者的權益或者資產負債情況進行核實。傳統會計中的要素跟會計核算的需求大致一樣。會計核算在知識經濟時代變化極大,不但企業的知識資產在成比例增長,而且人力資產也有相應的增長。在財務方面,資產的比例降低了一些。如果想在會計理論創新中獲得成績,就有必要把六大要素有機結合,并且將人力資本合理地整合到企業產權主體中去。
(三)創新會計目標
傳統型會計通過工業經濟產物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對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進行比較,可從中發現一些不同之處。傳統型會計的目標的特點是,當產生交易時,將原始成本充當參考資料,還需要對資產的總價值進行計量。會計的收益通過營業收入的配比跟生產要素的相關成本相除得到的數值來衡量。在現當代,經濟持續迅猛發展,企業逐漸重視經濟目標,并且對于社會目標企業也給予了相當嚴格的關注。會計可以準確地提供決策中所需要的信息,通過信息,企業會計行業逐漸朝順利方向發展,這些是會計發展的重點導向。會計工作人員把一些有用的信息傳遞給決策人員,同時,也要兼顧受委托的責任信息。這些可以說是未來會計新的發展動向。
(四)創新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是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的基礎,也是會計核算的前提。在動態變化的客觀環境中,環境驅動了會計假設的發展。在進行改革時,需要對會計假設作一定的修正。在會計改革時期,要時時刻刻關注會計信息動態變化,熟悉會計資料,對于經濟決策要引起關注。
三、小結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需求,知識經濟、社會生態經濟人、生態等在內形成資本的廣義化和整體性。而作為重點的人力資續發展等環境成為會計環境變革的重點。知識經濟的深入和發展為財務會計理論帶來發展契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財務會計理論的各個組成要素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為了應對現代經濟為會計領域帶來的新問題,財務會計理論必須找準發展方向及時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力.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的發展[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10).
[2]黃曉波,張霽.會計環境變革與財務會計理論創新[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2(03):33-34.
[3]王穎.公允價值計量在新會計準則中的運用[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2,2(04):65-66.
(作者單位:華東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