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原


【摘要】通過以2015年12月31日之前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公司招股說明書為樣本數據源,對其選擇的事務所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從而對該板塊審計市場集中度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客戶數量指標來衡量集中度,在我國的新三板掛牌審計市場,發現目該市場競爭態勢已由中(上)集中寡占型進入中(下)集中寡占型,且自2014年后保持穩定狀態。
【關鍵詞】審計市場 事務所 集中度 新三板
一、文獻綜述
在國外,Zeff等(1967)是研究審計集中度這一問題的鼻祖,他們以1956年“財富500強”為研究樣本,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存在“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它們在審計市場取得了壟斷的地位。Rhode等(197)使用了1972~1973的數據作了類似研究,將結果與Zeff等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未發現明顯的變化。Gillin等(1978)使用CRn指數研究和分析了澳大利亞的審計市場集中度。Pong(1999)分析了英國市場從1991年到1995年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集中度比率,他發現“四大”占全部審計項目數的比例超過了60%。
在國內,近年來研究表明我國審計市場存在集中度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
吳溪(2001)考察了1997~1999年我國證券市場審計集中度的變化,得出我國審計市場集中度在1997年至1999年呈逐年下降趨勢的結論。易琮(2002)則考察了1997~2000年行業CR8,結論是,到2000年末行業集中度呈提高趨勢。余玉苗(2001)對審計滬深兩地截至2000年4月份總共944家A股上市公司1999年報的會計師事務所情況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我國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審計市場集中度很低。彭桃英(2008)通過對2003~2005年我國A股進行分析發現,我國A股審計市場上集中度不高。陳艷萍、楊淑娥(2010)通過對2002~2008年審計市場集中度分析,認為我國整個審計市場集中度自2002年以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二、樣本選擇
2013年1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因此,本文選擇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數據,本文數據來源于Wind資訊金融數據庫,并剔除了披露不全數據缺失的掛牌公司。本文共涉及2013年度具有證券資格的本土會計師事務所36家,涉及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共計678家。主要使用行業集中度指數——CRn指數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對新三板掛牌事務所選擇的集中度進行分析。
CRn指數,計算公式是: 其中:Si是第i個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n是這個行業中企業的總數。CRn越大,則代表最大的n家企業在市場中占據的市場份額越大,同時也反應了市場競爭程度越低,資源分配和利用效率越高。根據“貝恩分類法”,依照CRn指數將市場結構劃分為六大類,如表一所示。
三、新三板掛牌市場審計集中度分析
下表是按照掛牌客戶數量統計的市場集中度,其中市場份額指事務所掛牌審計服務的客戶數目占總掛牌數目的比例。截止2015年一共有43家會計師事務所參與新三板掛牌。
根據表二、表三可知,與A股IPO上市審計市場相比,集中度類似,表面上看,均處于中(下)集中寡占型。然而事實上可能并非如此:根據圖一可知,新三板市場2013年前共有26家事務所參與掛牌審計,2013年為31家,2014年為39家,2015年為43家,每年新增數量極少,且2014年到2015年掛牌公司數目由1227家增加至3590,掛牌公司數目增長了200%,而事務所僅僅新增4家,其中三家為國際“四大”中的三家和中證天通會計師事務所。由于存在證券資格要求,新三板掛牌審計市場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
由圖一可以看出,從2014年到2015年我國新三板掛牌審計市場中,各家的市場占有率趨于穩定。未來進入該市場將會越來越難,由于“二八效應”和“長尾效應”的影響,在各家事務所所占的市場份額趨于穩定的狀態后,市場份額較大的事務所將會不斷蠶食排名靠后事務所的市場份額,最終市場集中度有提高的趨勢。與此同時,國際“四大”在14年末,15年正式進入新三板市場,未來將會對該市場產生何種影響,將值得我們不斷研究。
四、小結
通過客戶數量指標來衡量集中度,我國的新三板掛牌審計市場,CR4為37.97%,CR8為60.33%。但該產業企業總數保持穩定,存在較高進入壁壘。
其存在以下幾個特征:(1)自2013年以來呈現先下降后保持穩定的趨勢,上升趨勢不明顯。這是由于13年新三板擴容,事務所大批進入,而后市場處于均衡狀態。整個審計市場集中度仍然很低。(2)目該市場競爭態勢已由中(上)集中寡占型進入中(下)集中寡占型,事務所間的市場競爭比較激烈。(3)我國新三板掛牌審計市場的集中度與A股IPO審計市場的集中度有趨同態勢,根據莊飛鵬等(2014)的研究,我國A股IPO審計市場的集中度存在不斷提高的趨勢,因此未來新三板掛牌審計市場的競爭程度將高于主板市場。
參考文獻
[1]Zeff S A,Fossum R L.An analysis of large audit client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7 (42):298-320.
[2]Rhode J G,Whitsell G M,Kelsey R L.An analysis of clientindustry concentrations for large public accounting firm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74(10):772-787.
[3]Gilling.D.M.and P.J.Stanton.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Australia [J].Abacus,1978,VoL14:66-80
[4]Pong.C.K^M.Anditor Concentration: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for the UK Audit Market 1991-1995 [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9,Vol.26,No.3/4:451-75.
[5]吳溪.我國證券審計市場的集中度與注冊會計師獨立性[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9.
[6]易琮.有關審計市場集中度問題的探討[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5.
[7]余玉苗.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結構的初步分析[J].經濟評論,2001.3.
[8]彭桃英,劉繼存.我國A股審計市場集中度的靜態與動態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1.
[9]陳艷萍,楊淑娥.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市場集中度與競爭態勢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3.
[10]莊飛鵬,李曉慧.證券審計市場集中度及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5.
[11]侯曉靖.審計市場集中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1.
[12]呂殿耀.新三板審計市場集中度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