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云
【摘要】本文通過對交通綜合財務管理體系地運行和發展的過程觀察、剖析,指出大財務管理體制的優勢和不足,在摸索實踐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改變其不足,為企業經濟的有力運行貢獻力量。
【關鍵詞】實現管理統一 增加了預算管理 加強審計
1998年,我局首次成立了大財務體制,成為了河北省首家綜合財務體系運行的先行者,在當時,掀起了被學習的熱潮。
一、大財務體系的概念
所謂的大財務體系就是交通所屬的下級各部門不再單獨設置自己的財會部門,不再單獨配置財務人員。代替先前的組織體系是局統一設置財務部門,委派多名財會人員(財會人員人事關系隸屬局統一管理),配備到多個財務科室進行集中核算,各單位賬務還需單獨設置,只是改為可能一科室分管多個部門的財務記賬形式,形成了一人或多人分管多部門的綜合財務體系。
二、大財務體系的運行特點
大財務體制主要實現了局屬各單位的財務制度制定、執行統一、資產管理統一、賬務核算統一、票據管理統一等多方面統一。
(一)財務制度制定、執行統一
財務核算制度統一由局領導會同財務主管負責人按照各項財經法律、法規制度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財會人員集中學習各項財務制度并很好地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始終遵循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原則分配財務人員工作任務,堅持領導審批,經手人簽字核報各項財務支出原則等。
(二)資產管理統一
其主要實現了合理利用資源。一個單位不再使用的資產可以通過集中統一調配分撥到需要的其他下屬單位,從而杜絕了浪費,節約了資源。另外資產管理、使用、報廢程序均由專門人員管理,實現了工作的程序化、規范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年底集中清點資產,做到賬實統一,并對資產運行情況分類掌握,需要報廢的生產機械、交通運行車輛及時申請報廢,堅決杜絕繼續使用,以免造成重大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賬務核算統一
其有利于局領導統籌全局,杜絕了下屬各單位小金庫的產生,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達到了空前的準確、高效。同時一人分管多處賬務,大大提高了人員利用率,賬務核算程序化、一體化杜絕了以前各單位賬務處理混亂的局面。財務統一設置總賬、明細賬、銀行現金賬,按照同一標準審核原始票據,同一標準設置會計科目、登記賬簿、及時編制財務報表。
(四)票據管理統一
票據的申領、填寫、核銷均由局財務人員專門管理,對下屬單位使用票據人員實行集中培訓,規范票據的正確使用。同時能夠實現同種票據的統籌安排,杜絕了各單位單獨申領時多領、使用不完造成浪費的現象。
(五)現金管理規范、統一
集中加強現金管理,不坐支收入,堅持使用現金的支出限額下限,對庫存現金日清日結,實現了錢賬統一。
(六)工資管理統一
全局工資、職工福利、職工保險繳納全部集中管理,統一發放、提取并繳納。月工資以外發放的獎金、補助和加班加點工資等支出均由人事部門審核,局長審批后發放。這樣既保障了職工正常工資福利待遇又杜絕了巧立名目濫發福利等,維持了正常的社會勞動收益秩序。
(七)掌握了全局工程項目的管理
對施工單位實行開工報告制,即工程開工也必須經財會部門同意,對整個工程施工進度情況及時匯總并上報財務。工程資金的陸續審核、下撥,工程完工最終結算,直到工程投入使用,保修期內工程質量檢測、退還質保金,財會部門工作始終貫穿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制約了先前施工單位任意開支,增大建設成本的一貫做法。為國家節約了資源,同時也優化了整個建設項目事業的發展。
(八)實行了財務檔案管理的統一
每年的3~4月份對全局賬務、合同、及各種會議文書實行隔年歸檔管理。此時按照各單位賬目分類分時段歸檔,蓋章、簽字、裝訂、保存年限均采用統一標準。打破了以前局下屬單位過去賬本亂扔,無檔案可尋的局面,執行了國家檔案局的管理要求,進而保存了歷史記錄的完整。
三、大財務體系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削減了部門負責人的部分權利,有時降低了工作效率
各單位支出均需待上報局領導批準后執行,從而在某些問題的解決上,不能就實際情況及時做出響應,程序繁瑣、時間滯后,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基于這點,通過多年的摸索,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基本解決方法便是在財務核算體系中制定各單位綜合財務預算體系。財務配備專門預算人員編制切實的財務預算。預算人員通過深入全面了解各單位實際情況并結合部門負責人,盡可能考慮其日常經費支出,廢棄以前使用的基數法采用零基預算法制定符合各單位的工作實際情況的財務收支計劃。在預算范圍內由部門負責人審核支出,遇有特殊情況發生,實行上報局單位領導層集體決策,實現所謂的特批特報制度。預算人員通過對各單位的計劃執行情況的跟蹤監督檢查情況,不斷的修正預算,使局屬各單位財務收支都按照PDCA循環程序有序地運轉執行下去。實現了以收定支,既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需要,又避免了收不抵支的局面。同時也能夠使單位部門負責人抓住解決問題創造收入的最佳時機。
(二)局內部審計部門沒有單獨成立,目前此情況還有待解決
我認為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應該直接隸屬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使內部審計不受管理層的制約,以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從而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為企業正常經營保駕護航的作用。明確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必須從傳統的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發展,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評估和檢查,發現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揭示企業內部存在的潛在風險,確保企業高效運作和發展,以順利地實現企業的目標和戰略。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企業要將實踐經驗豐富、業務水平較高的人員充實到內部審計隊伍中。同時,要建立內部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考試和考核制度,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后續教育工作,使內審人員成為既懂財務會計、熟悉審計業務,又具備經營管理、工程技術、經濟法律等各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從而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
四、結束語
我局實行的大財務體系經受了歷史的考驗,可以無愧成為其他單位財務核算效仿學習的榜樣。開創了綜合財務核算體系、統一規范財務核算工作、嚴格執行統一財務制度的先河。但為了這一體系具有永葆青春的活力還需要不斷地摸索、檢查、解決、創新,不斷地完善細節,真正實現財務的核算和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方旭.淺談做好交通運輸部門財務管理工作[J].經濟視野,2013.
[2]凡太敏.論述如何做好交通財務管理[J].經濟視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