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惠

近年來,隨著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滇西邊境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等一系列建設項目的加快推進,為普洱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區域經濟發展迅速,現金投放回籠業務量逐年增大。隨著現金投放量、流通量逐年增加,貨幣發行工作智能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含量不斷增強,基層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工作任務也隨之加重,為保障現金供應,提高貨幣發行安全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務等,加強邊疆民族地區人民銀行貨幣發行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普洱市轄內人民銀行貨幣發行隊伍基本情況
普洱市轄9縣1區,全市設有1個中心支庫2個縣支庫,分別為普洱中心支庫和鎮沅、瀾滄縣支庫。截至2015年末,全市貨幣發行部門共有從業人員31人(含各縣業務主管),其中:普洱中心支庫11人,鎮沅縣支庫7人,瀾滄縣支庫6人。從業人員中,共有管庫員(含后備管庫員)17人,其中:普洱中心支庫6人,鎮沅縣支庫6人,瀾滄縣支庫人名。從年齡結構看,25歲至30歲6人,占19.4%;30歲以上至40歲2人,占6.4%;40歲以上至50歲9人,占29.0%;50歲以上14人,占45.2%。從學歷看,研究生1人,本科13人,???7人;從事發行工作時間20年以上的4人,10年以上20年以內7人。
二、貨幣金銀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人民銀行貨幣金銀部門不僅承擔著人民幣管理、反假貨幣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任務,還擔負著監督管理與服務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貨幣金銀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多重因素成為制約貨幣發行業務監管和效能有效發揮的瓶頸。
(一)業務量不斷增大,人員緊缺問題突出
普洱市轄9縣1區,全市有4個縣與越南、老撾、緬甸三國接壤,國境線長486公里,全轄僅設有1個中心支庫2個縣支庫。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扶貧攻堅戰略的實施及沿邊綜合金融改革的推進等,多重因素加大了現金投放量,現金供需總量呈快速增長勢頭;另一方面,普洱山高路遠,日常發行基金調撥任務重、風險大,尤其是旺季期間現金需求量大,出入庫較為頻繁,業務量至少為日常的三倍以上,而普洱市轄內僅有管庫員17名,基層人民銀行發行庫受到業務量激增、人員不足等制約,有庫行既要承擔多個縣域金融機構辦理現金存取業務,又要兼顧現金管理和現金服務,相應增加了勞動強度和工作量,人員緊缺問題較為突出。如:轄內瀾滄縣支庫承擔瀾滄、西盟、孟連邊境三個縣的現金供應工作,共有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現金存取款業務,三個縣均屬于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其中孟連縣與緬甸佤邦接壤,邊境地區經貿往來頻繁,交易金額較大,加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受分配習慣、支付結算工具選擇偏好等影響,現金的需求量和使用量較大。2015年,瀾滄縣支庫共辦理發行基金調撥出入庫業務15筆,金額27.4億元;全年共辦理現金出庫業務660筆,出入庫業務量39.66億元。
(二)貨幣金銀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整體偏低
一方面,隨著貨幣發行工作智能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含量不斷增強和電子化業務的快速發展等,需要培養復合型的人才;另一方面,人民幣流通管理、小面額人民幣投放、殘損券回收、冠字號碼查詢、假幣“零容忍”等工作的推進以及社會公眾對人民幣管理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貨幣發行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信息采集、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已是貨幣發行部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據調查,現有貨幣發行隊伍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僅1人,具有本科學歷以上的13人,且大多數為在職函授學歷,其中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經濟金融、科技等專業人才少之甚少。轄內貨幣發行隊伍中高學歷、研究型、管理型、技術型人才匱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貨幣發行工作創新和發展的需要。
(三)人員老化嚴重,整體年齡偏高
據統計,截止2015年末,普洱市轄區貨幣金銀隊伍從業人員31人,平均年齡42.6歲,44歲以上23人,占74.2%;38歲以下僅為8人。其中,管庫員平均年齡46.6歲,17名管庫員中,50歲以上有10人,占比達58.8%;45歲至50歲2人。普洱中心支庫管庫員平均年齡高達55歲,2017有3名管庫員即將退休,年齡結構不太合理,人員老化現象嚴重,整體年齡偏高問題較為突出。36%的人員連續從事發行工作超過10年,其中4人超過20年,且現有人員很難交流到其他部門,新招錄人員又不能有效補充進入貨幣發行隊伍,很多人員一旦進入貨幣發行部門就長期固定在貨幣發行工作崗位上,貨幣發行隊伍人員流動不暢,難以形成新老更替的良性循環。
(四)監管和履職存在“缺位”矛盾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現金供需總量呈快速增長勢頭,無庫縣由于沒有發行庫而導致現金服務業務處于“真空”狀態。同時,縣級發行庫的撤銷,幾乎所有無庫縣支行都沒有專職的部門和人員負責貨幣金銀業務,只是指定1名業務主管,其身兼數職,承擔的工作量和任務重,疲于應付繁雜的日常業務工作,難以有效開展有關貨幣金銀業務,存在管理職能弱化、履職不到位等問題,致使監管和履職存在“缺位”的矛盾。
三、進一步加強發行隊伍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近年來,隨著人民幣管理、反假貨幣管理以及相應的監管職能的強化,要求貨幣金銀隊伍必須配備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強化邊疆民族地區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一)加強培訓和學習,助推履職能力提升
重視業務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業務能力的提升,有的放矢地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一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建立起適應貨幣金銀改革需要的長效學習機制,通過自學、舉辦貨幣金銀業務知識培訓、組織學習規章制度、開展貨幣金銀業務崗位練兵活動及新知識、新業務和新技能的學習培訓,不斷提升素質,以適應貨幣金銀業務發展的需要;二是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或開展“我來上一課”等活動,組織管庫員、備用管庫員、操作員進行實際操作,提高發行人員業務操作技能和熟練程度,助推履職能力提升。
(二)整合資源,優化人員配置
在人員配置上,在整合現有人員的基礎上,重視對貨幣金銀隊伍的選拔和培養,適當補充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管理經驗和綜合分析能力的年輕人員進入貨幣發行隊伍,切實扭轉目前人員老化嚴重,整體年齡偏高的狀況。同時,立足當前,通過完善制度、改進措施,著力解決發行隊伍人員緊缺、老化、整體素質偏低等現實問題,切實提高貨幣發行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更新觀念,認真履職
按照人民銀行體制改革及發展要求,大部分縣支行撤銷了發行庫,撤庫縣支行貨幣金銀工作普遍存在管理職能弱化、履職不到位等問題,為有效開展有關貨幣金銀業務,相關支行要更新觀念,擺正位置,切實履行好轄區人民幣收付、反假貨幣管理、調查研究及相關工作職責,發揮基層行立足一線、貼近市場的優勢,加強日常監測,及時反饋人民幣流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