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幼兒的學前教育越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在城市,人們愿意不惜支付高額的學費將孩子送進早教中心或者條件及設施相對于比較正規的幼兒學前教育機構,這樣,在教育的初級階段,就提高了孩子的整體素質,同時,也緩解了大學生就業等問題。但當我們將視線轉移到農村,展現給大家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關鍵詞:農村;幼兒;學前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238-01
在中國,教育是一個有著不同解釋與定義的詞,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們對教育的看法與重視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到了20世紀以后,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隨之加深,特別是對于祖國的花朵,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對于他們的教育更是關注倍加。在整個教育階段,幼兒學前教育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因為這個階段是教育的啟蒙階段,所以很多家長把這個階段視為起跑線階段。而在農村,因為經濟原因,幼兒學前教育卻存在著諸多問題,這樣導致了很多農村學前兒童出現了心理問題,甚至于未成年犯罪,這樣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降低了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
一、目前農村幼兒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農村人目前生活狀況及家庭結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農村,娶妻生子成了年輕人要解決的頭等大事,但在農村卻存在著送彩禮、蓋房子等一系列的習俗,而這些習俗都是建立在有經濟基礎的前提下,所以,很多賣年輕人為了結婚,父母傾其一生的心血和金錢,結婚之后全家一夜返貧,這樣就迫使年輕人外出打工,有的村出現整個村子都沒有年輕人,只有兒童和老人,這樣就使農村諸多家庭形成了空巢老人和兒童一起生活的局面。
(二)家庭結構不穩定給幼兒教育的不良影響
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家中只有老人和兒童,這種不健全的家庭結構,使得兒童身心不能全面的成長,老人不了解學前教育階段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所以,很多農村家庭并沒有在適當的階段讓孩子接受續簽教育.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不愿到農村就業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畢業生涌向社會,但是,這些人才大部分都流向了一二線城市,因為在大城市就業機會多,工資待遇優厚,這樣就使大學畢業生不愿再回到農村去,久而久之,農村的經濟、文化、教育就越來越落后,特別是那些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更是出現了因為缺老師,幼兒園、學校無法辦下去的局面。
二、解決農村幼兒學前教育問題的策略
出現這些問題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述三個方面,要想解決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農村對學前教育的重視
在農村,很多人認為幼兒園就是帶著孩子玩兒,根本學不到什么東西,并且還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所以很多家長覺得沒有必要,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在幼兒階段,孩子的感知和認知,是發育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接受新事物很快,并且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人格的最佳階段,也是鍛煉與人接觸,感受集體生活的良好時機,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接受正規的、系統的幼兒園學前教育,那么還在以后的成長中是有缺失的,并且在同齡孩子中慢慢顯現出來差距。一定要讓孩子家長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去
高校在進行畢業就業指導的時候,要給學生構建一個正確的就業觀念,要讓畢業生知道并不是只有大城市才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不是只有在大城市才能為社會做貢獻,不是只有在大城市就業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相反,到需要打學生的地方去才是最重要的。農村是很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畢生的,那里的幼兒園很缺乏老師,特別是正規院校畢業的學前教育的畢業生。農村大部分幼兒園的老師都不是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多疑,很多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管理方式都存在著很多嚴重的問題。只有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去就業,這樣才能改變現狀。
三、結語
幼兒學前教育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要向社會真正的進步,教育不是區域性的、局部性的,而是全方位的,不分地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全面提高人口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