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寧 岳天一
【摘 要】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議題。本文通過強調闡述涉農信貸投放的持續增長以及對滿足農民涉農保險的意愿的主要問題的分析;更好的加強涉農信貸與涉農保險的合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涉農信貸;涉農保險;農村金融;“三農”問題
一、涉農信貸投放的持續增長
銀監會發布《關于做好2016年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切實補足金融服務短板,優化信貸結構,努力實現涉農信貸投放持續增長。
通知要求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指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引進戰略認同的股東,優化股權結構,設立“三農”委員會。支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開展金融業務創新先行先試。支持優質農村商業銀行設立同業業務中心等專營機構,探索組建理財、信用卡等業務條線子公司,提供多元化農村金融服務。支持優質農村商業銀行在所在地市范圍內以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縣域設立分支機構,提升服務質效。選擇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風險基本化解的省份,開展省聯社改革試點,強化行業服務功能,整合并提升為農服務能力。
通知明確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允許已投資一定數量村鎮銀行,且所設村鎮銀行經營管理服務良好的商業銀行,選擇一家條件成熟的村鎮銀行作為投資管理行,提升批量化組建、集約化經營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實行“一行多縣”和經濟發達地區實行“一縣多行”政策,持續提升村鎮銀行縣市覆蓋面。支持符合條件的各類發起人發起設立服務“三農”的金融租賃公司,開發適合“三農”特點、價格公允的產品和服務。支持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持續加大對農村地區消費信貸產品的投放和創新力度。加快建立政府支持的“三農”融資擔保體系,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為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和風險補償。引導小貸公司、網貸機構、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加大涉農投入。
二、涉農保險滿足農民的意愿的問題分析
(一)農民對保險作用認識有待提高
農民對保險認知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村保險宣傳教育機制尚未健全。當前,農村保險宣傳教育資源分散,基層政府和保險業之間沒有有效統籌和整合農村保險宣傳教育機制、工作隊伍及配套措施,甚至一些從事“三農”工作的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對于保險的功能作用都不了解。二是農村保險宣傳教育針對性不足。農村保險教育主要依賴鄉村干部,方式單一、內容不全面,普遍存在重推動、輕維權的情況,既沒有考慮一般家庭生產經營和產業化組織經營的不同需求,也沒有考慮不同文化層次農民的保險認知能力差異。三是農村保險宣傳教育形式單一。針對農村實際情況的簡明扼要式保險教育活動較少,春耕服務大集、金融服務下鄉等集中式、突擊式宣傳時間短,持續性不夠,甚至存在“三月里來、四月里走”的現象,難以融入到農民日常生產生活之中。
(二)農民對保險產品了解有待提高?
農民對壽險產品認知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轉型不到位。保險公司拼規模、搶市場的理念仍未拋棄,固守于“營銷員”角色,而不是“服務者”、“開發者”角色,銷售導向明顯,售后服務往往無人問津,“只顧開發市場,不管培育市場”的情況較為突出。二是壽險產品復雜。目前農村銷售的人身險產品多為從城市市場直接移植過來的,這些產品不區分地域、客戶群,而且同質化程度較高,保險條款、保障內容、理賠服務等復雜,沒有考慮農民的認知能力和消費特點,導致農民的購買意愿較低。三是農民接受度不高。當前市場主要銷售的以投資理財為主要特點的人身保險產品并不是農民十分想要的,農民實際也未能感受到其中的“實惠”,加上農民具有從眾心理強特點,口口相傳,導致一大批農民群體不愿意、沒興趣去了解這類復雜的保險產品。
(三)保險服務適應農民需求有待提高
保險公司服務水平的提升和工作機制的完善還明顯跟不上業務發展速度,尚不能很好適應農民對保險服務的需求,服務品質成為農民反映的最突出問題。
農民反映的服務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服務網絡輻射力不強。保險公司農村服務分支機構大多集中在城區和重點鄉鎮,多數鄉鎮缺少服務網點,即使設立了服務網點,往往是借用地方政府部門場所,配上一兩個人,大多達不到行政許可標準。由于無法就近提供優質服務,導致小額案件理賠成本費用時常會超過賠償金額。二是專業人才匱乏。保險公司專門從事農險承保、理賠業務的人員非常少,尤其是缺乏既懂現代農業又懂保險的復合型人才。在承保、理賠集中時段,不得不從其他工作崗位臨時性抽調人員,這些人不熟悉農村情況又缺乏系統專業的培訓,匆忙上陣,根本無法勝任復雜的農險工作。三是理賠標準不明晰。農業災害本來就情況復雜,而保險公司在實務操作中又設置了復雜的理賠條件,導致很難形成區域性理賠標準,或者即使有標準也操作性不強。當面對起賠標準認定、損失率認定等疑難問題時,常常出現惜賠、拖賠情況。
三、加強涉農信貸和保險協作配合
加強涉農信貸和保險寫作配合,創新符合農村特點的抵(質)押擔保方式和融資工具,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據了解,中國人保財險近年來圍繞創新農村融資模式,積極探索農業保險建立農村信貸與保險相結合的銀保互動機制,有效調動了各級政府、保險機構和農民參與農村保險的積極性。如中國人保財險與陜西省人民政府聯合開辦的“銀保富”產品,通過財政資金對參保農戶給予保費補貼,保險公司對設施蔬菜提供保險服務,銀行對參加保險并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農戶有限予以信貸支持,形成了政府財政資金引導,政府、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合作、承擔風險模式,創新了設施蔬菜生產的金融保險服務機制。再如,中國人保財險在正將寧波、新疆昌吉等地區退出的“城鄉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業務,為農業種養大戶等提供貸款保證保險,解決農戶貸款難問題,受到了廣大農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