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璇 孫睿 陳奕豪
【摘 要】隨著“全民APP時代”的到來,高科技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然而科技從開發到應用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面臨著許多問題。為了更好地探索新興技術的使用現狀,我們以Wi-Fi室內定位技術為研究對象,對西安不同人群、商鋪、技術開發公司進行調查和走訪,對該技術在實際商業應用中的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Wi-Fi室內定位技術;消費者;商業價值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期待電子設備可以通過感知人的位置和行動來主動地提供數字化的服務。
伴隨城市的發展,室內的環境也越來越復雜,現在目前的手機導航應用很大部分都是采取GPS技術進行定位,這項技術較成熟便捷,在室外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效果,但是現在建筑更加復雜,GPS信號經過墻體后衰減十分嚴重,其提供的信息精準度很差,甚至無法進入室內,所以很難適用于室內活動,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這時隨著移動電子設備和公共場所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Wi-Fi的高精度室內定位技術應運而生。
這種室內定位技術近幾年來發展十分迅速,一方面由于人們的室內活動越來越多,對室內定位應用的需求較大,另一方面由于網絡正成為人們生活不可脫離的一部分,公共Wi-Fi普及面十分廣泛,加上移動電子設備的受眾面也很廣,在室內的定位技術中,利用Wi-Fi的技術脫穎而出,且具有很好的商業前景。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主要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如較大商場(如民生、萬達、世紀金花)、家具城(如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各類大型商鋪。使用Wi-Fi室內定位技術可以對商鋪內的設備、商品進行跟蹤,實現自動化管理和監控,幫助顧客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品牌門面或者特定的目標商品,為顧客提供個性化導航服務。此外,在大型商場的高峰時期,商場內甚至有幾十萬的人來往,其中隱含著許多數據信息,比如能夠反應顧客的購物模式,其消費偏好情況,入駐商家的吸引力和經營情況等等。這些對于商家來說是一手的、最有效的數據,能為其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而通過Wi-Fi室內定位技術就可以對人流量、停留時間和區域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與處理,幫助商家合理安排和調整柜臺及廣告位置,為顧客提供各種有效的即時促銷信息,將其直接推送到移動設備上。此外,根據檢測到的客戶等待時間可以對顧客進行分流,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從而提高商業效益。
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為商業帶來許多新的機遇,然而新興科技在實現商業應用、為大家所接受的磨合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為了研究該科技在商業應用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實地調查了西安市不同人群的了解程度和興趣方向,得到一系列數據反饋。同時對大型商場及科技開發公司進行了走訪,根據市場現狀,進行總結和建議。
二、文獻綜述
室內定位是指當人或者物體在室內時,獲取其位置信息的定位技術。其中,基于Wi-Fi的室內定位技術,是通過設備接收到的Wi-Fi熱點的信號強度,來計算物體的位置信息,從而獲得絕對位置信息。且Wi-Fi具有覆蓋范圍大、無需布線、傳輸速率快和發射功率小的技術優勢,是一種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室內定位技術。
國內Wi-Fi網絡建設起步比國外晚很多,基于這方面的研究也相對落后,但是伴隨著近幾年Wi-Fi技術在國內的迅速發展,基于Wi-Fi的室內定位技術的研究也非常火熱。許多專家、學者都在Wi-Fi的室內定位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理論成就。
梁元誠(2009)提出了基于區域劃分和路徑優先的室內局域網定位算法,設計和實現了一個基于無線局域網的室內定位系統。胡昊(2015)羅列了主流室內定位技術并對其進行比較,證實室內Wi-Fi定位技術的優點和商業應用價值。劉志達(2015)分析了室內環境的復雜性,以智能手機豐富的傳感器資源和逐步增強的處理能力為基礎,通過技術原理的分析證實了該技術研究的潛在價值。
朱中一(2013)研究了室內Wi-Fi定位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提出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建設成本的不斷降低,博物館需要媒體智能移動導覽服務系統的服務,并展示了部分實際應用效果。趙銳、鐘榜等人(2014)研究了目前的定位算法和存在的待解決應用問題。高建清、董義(2013)提出室內定位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并根據圖書館情景分析了潛在的具體問題。張立斌、余彥培(2014)將研究落實到具體的應用中,提出商業廣場的在線離線應用以及機場的應用。徐晉輝、曹曉航提出現代化的營銷體系對于室內地圖的依賴越來越強,應該挖掘其增值服務能力,構造良性生態圈。
國內的室內定位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針對Wi-Fi定位系統及方法的設計、算法研究、定位系統的測試與結果分析反饋等理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對Wi-Fi定位的現實應用的研究調查還是很匱乏,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并不一帆風順。
Wi-Fi室內定位的應用并沒有所想的那么普及,有一些通過與GPS等技術相結合進行室內外定位的手機應用的開發正在快速發展,但是推廣卻遇到了很多的阻力。這其中牽扯到營銷策略的使用、政府扶持、廠商對其認識程度、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等等問題。少有學者針對中國目前的社會經濟現狀、消費者心理等因素進行實際的調查并對數據進行分析。我們想通過對用戶的心理調查,對大型商鋪使用其技術過程中會存在的問題進行實地調研和分析,將技術的專業化研究延伸到實際應用領域中去,使之更好的創造商業價值。
三、消費者接受程度調查現狀
為了明確目標消費者具體的需求,我們從消費者個人行為習慣和消費者風險感知這兩個視角設計了一份針對消費者的問卷。通過對問卷的收集整理我們得到以下數據:
(一)消費者對于商場公共Wi-Fi的使用情況
由表1可知,選擇“能用就用”和“一般”的人數基本相同,約占比30%,相比之下,選擇了“不太用”的消費者占比達40%,可見多數消費者對于公共Wi-Fi仍持有懷疑態度,并未完全給予信任,或者并沒有養成使用習慣。
(二)消費者對于室內Wi-Fi定位應用的了解情況
由表2可知,在受訪者中,表示使用過室內Wi-Fi定位應用的人占比為9.77%;另外,有部分人表示對該領域知曉一二,占比47.37%;但是,仍有42.86%的人對于室內Wi-Fi定位技術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見,該技術推廣程度較低,屬于較為新興的領域,其市場尚未完全打開。
在表3中,調查對象對通過室內導航尋找商鋪和商品的方面表示了最大的興趣,有75.19%的受訪者對此項活動表示期待,排名第一;第二位是軟件可以提供的相應優惠信息,占比60.15%;此外,停車場尋車及家人之間互聯這兩項功能的關注度為56.39%、54.14%。
表4可以反映出調查對象相比于高校、酒店會所類場所,更傾向于在商場、景點、地鐵機場此類面積較大、內部構造復雜、較易迷失方向的場所使用室內Wi-Fi導航(商場78.2%,景點75.19%,地鐵及機場74.44%)
此外,我們設計了問題,收集調查對象對于使用登陸方式的意見:
由表5得到,對于室內定位軟件的登錄方式,39.1%的調查對象表示更青睞有密碼登陸,主要出于個人信息安全情況的考慮;其余調查對象都表示出了一定的最大便捷傾向,即直接登陸、掃描二維碼或自動連接。
考慮到消費者對于風險的控制意識,我們收集了如下數據:
根據表6的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人群(90.98%)都擔心軟件的保密程度,擔心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受到安全威脅。此外,有近半數(45.11%)的調查對象認為該軟件連接起來手續會過于繁瑣。
對于該軟件是否應該收費的咨詢,得到調查數據分布如下圖:
表7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77.43%的人認為室內Wi-Fi定位應用不應該收費;3.76%的人支持付費使用,其余的人認為某些體驗應該收費。
四、大型商場走訪調查現狀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走訪了幾家西安大型的商場有:小寨百盛、小寨賽格、鐘樓開元、解放路民生百貨、南二環凱德廣場。
我們這一次所走訪的商場都是面向大眾的、消費水平適中的場所,其客戶呈現多元化,且覆蓋面更廣。這些商場多位于繁華的路段,客流量巨大,尋找自己心儀的商品、找車位等就成了顧客一進商場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但是往往這些方面就會消耗很多的時間,因此這些商場就是我們優先調查的對象。
在我們對這些商場進行走訪的過程中商場的工作人員對室內定位技術的應用很感興趣,而商場也提出了自己的顧慮和問題,經總結有以下幾點:
1) 該應用是否能為為商場增加有效的商業受益,投資和預算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
2) 如果系統出現問題出現錯誤如何及時修正,如何避免問題的出現。
3) 該平臺的應用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推廣,增加使用人群。
4) 商家及顧客的信息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證,法律責任如何分擔。
五、科技開發公司調查現狀
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和該市場的不斷擴大,致力于室內定位技術開發應用的公司也應運而生。在調查走訪的過程中,我們對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進行了采訪。在問到如何盈利時他們說以APP為載體,在這個平臺上推送他們所想要的這種廣告或者營銷,來收取廣告商、服務商這些商鋪向他們收取費用。
負責人稱,他們的目標就是制作這樣一個平臺,將用戶與結合起來,憑借扎實的技術,只要合理把握住用戶的需求,以室內定位為主的APP會很快就會脫穎而出。不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便利,還能為商場收集各種信息便于其對店鋪布局進行調整。目前,他們另一套靠手機信號源定位的商場顧客流量監測系統也很快投入使用,按照他們規劃,這些系統今后將融入智慧城市的建設。
通過這樣的調查,我們可以感受到該科技應用廣泛的市場前景。然而對于這樣的技術開發公司而言,也面臨許多問題和風險,比如該技術應用的推廣需投入大量資金,并且由于消費者的了解程度不足、商場的配合不到位等等,產品的推廣工作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由于是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前輩的經驗尚還十分匱乏,要想真的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仍需要自己不斷地開發和探索。
六、問題分析及建議
(一)個人行為習慣
雖然隨著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網絡中端的不斷發展,Wi-Fi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群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是人們對于公共Wi-Fi的信任度不足,在外出時,部分群眾并不愿意連接公共Wi-Fi,這導致了人們對于Wi-Fi室內定位軟件的聯系度下降。
但是根據調查問卷,調查對象對于該應用的具體功能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是軟件可能帶來的消費優惠,且消費者的操作便捷傾向突出,即大家更傾向于風格簡單易懂,費時短,效率高的室內定位軟件,在具體設計運行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二)風險感知問題
根據問卷數據,可以得出:多數人對于室內Wi-Fi定位技術并無一個明確、清晰、客觀的認識,該技術仍需要一個較為全面、親民的推廣階段,來幫助用戶了解其具體作用,樹立一個正面的產品形象。此外,絕大多數用戶認為使用該應用存在較大風險,特別是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方面,多數人存有疑惑,這表示產品在宣傳時期應特別注意宣傳其數據保密性,增強用戶的信任度,從而增加用戶的接受度。
(三)消費者的求異心理
求異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總喜歡尋找或接受新奇、個性的東西來表達自身的獨特。不同年齡段、不同生活區域、不同生活質量的消費者對于Wi-Fi定位軟件都具有差異性的需求。除了要重視技術應用軟件的實用功能外,也需要關注其在體現消費者意愿、滿足消費者個性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通常,該技術適用于大型商場較多的大中型城市,目標受眾多為依賴手機智能網絡的消費者,所以在應用設計上應傾向于年輕化、多元化;此外,軟件應提供多種個性化設置,從而滿足消費者的求異心理。
(四)消費者的求同心理
消費者通常對他人熱議、關注的某件事物抱有較高的熱情,即時自己并不真正了解也會被不自覺的吸引其中。這是一種典型的從眾心理反應。在推廣該應用時,研發者會使用更多關注度高的地推、網推手段,提升目標受眾的關注度,降低人們的陌生感。
(五)系統的實用及穩定性
為避免系統出現問題,保證其穩定性,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定期對硬件設備進行調試,提高信號的抗干擾程度。在該技術的商業應用中高度重視實用性,進行提前安裝試用、繪制精準的室內地圖。
(六)信息安全
對于顧客信息和商家信息的保密工作,在員工操作上做到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明確職責,細化工作流程和措施,做好準備應急措施,在遇到信息風險時可以進行應急處理。對商家、客戶信息建立一定的保密程序,消除消費者和商場的顧慮。
(七)試點與推廣工作
政府需要加大對新興科技的投入,扶持科技應用,例如增加資金支持、在大型商場開展試點工作,率先開拓應用領域,為新興技術的商業應用提供更豐富的經驗和廣闊的空間。在大量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增加消費者的了解和信任。
【參考文獻】
[1]梁元誠. 基于無線局域網的室內定位技術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9.
[2]胡昊. 基于Wi-Fi的定位技術應用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15.
[3]劉志達. 智能手機室內定位技術的研究與實現[D].華南理工大學,2015.
[4]朱中一. 基于Wi-Fi的室內定位技術在博物館的應用[J]. 軟件產業與工程,2013,03:38-41+51.
[5]趙銳,鐘榜,朱祖禮,馬樂,姚金飛. 室內定位技術及應用綜述[J]. 電子科技,2014,03:154-157.
[6]張立斌,余彥培. 手機室內定位的應用與服務[J]. 導航定位學報,2014,04:27-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