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摘要:在“五嚴”的新形勢下,我校認真貫徹落實“五嚴”規定,嚴格執行課程標準,規范了作息時間,減少了課時總量,控制了家庭作業的時間,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但減負并不意味著減質,社會是現實的,家長是講實惠的,學校要生存,必須靠質量。教師的生命在課堂,教師的價值體現在教學質量。我想,面對“五嚴”規定,我們應該理性思考,科學應對。如果我們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在減負提質增效上做文章,就不可能有較高的教學質量,也就不會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又何談學校發展、教師的幸福?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
關鍵詞:“五嚴”;有效課堂;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71-01
質量是立校之本,作為教師,我們要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嚴抓教學質量。在新形勢下,教師的授課時間減少了,而教學任務仍然沒有減少,現在需要思考的是在“五嚴”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個人提出以下四點想法,供大家一起探討。
一、精心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堅持集體備課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2.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就會有的放矢,學生少走彎路。這樣能節省時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備課不但要備教情還要備學情,注意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知識的實際情況,做到胸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只要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就是好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最少的時間求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4.扎實有效地堅持集體備課。各備課組集體備課時要群策群力,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師根據自己班級的學情,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案,無疑會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積極作用。
二、改變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先學后教
“生本教育”理念提出: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變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我們以前的教學模式是這堂課教師要教給學生多少知識,學生想不想學,學生能學到什么程度等等都一概不問,教師累學生更累。現在的“五嚴”形勢下,嚴格規定學生的在校時間,開齊開足各門課程,這就不存在加班加點、題海戰術的現象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學模式,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先自學后,再了解學生想知道什么,能掌握什么,知道了這些,教師再從學生的需要去組織教學。
全國各地都在學杜郎口、學洋思、學東廬等,我們只要細細研究不難發現,在這些學校的課堂中教師講得都很少。如杜郎口中學教師把課堂讓給學生唱主角,洋思中學一節課教師只給講20分鐘,東廬中學的講學稿也是教師講的少,學生做的多等等。
三、行之有效的學法指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課前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影響學生的發展。在“五嚴”形勢下,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能力更是勢在必行。教師要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讓他們能夠抓住預習的內容,把握預習的重點,從而為課堂的學習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堂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更快地進入聽課狀態。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劃劃、點點、記記等標記把教材中不了解的東西以及課后問題做標記,并提出質疑。為此,我們每位教師編寫的教案都應有思考探究、當堂訓練一欄,提前1—2天發給學生預習。這樣,使學生做到在課堂上的聽課有目的性,帶著問題來聽課,提高聽課效果。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有效教學
一堂課只有45分鐘,一眨眼就過去了。所以,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都不能浪費。應該盡可能地把他用在教學內容上,且必須要把這45分鐘用在刀刃上。
1.堅持5分鐘小測。堅持5分鐘小測對提高課堂效率具有促進作用。小測的內容一般是上節課的重點或者是模糊點和易錯點。這個環節不但可以復習舊知識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認真聽課。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這5分鐘,來讓學生從課間休息時的興奮中冷靜下來,調整狀態,為接受新課做好精神準備。另外,學生為了做好小測,就必須認真聽課,認真做好筆記。這個小測一上課馬上就進行,因為老師在備課時已準備好了。
2.教學內容要巧妙點撥,講到點子上。教學內容重要的要詳講,學生易錯的要反復講,次要的要略講,學生已會的堅決不講,不可平均用力。一些基本的內容一般由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自己解決。課堂上互相交流,必要時教師加以補充。學生達到了解程度就行。這樣就有更多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去討論研究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教師適當予以點撥,這樣處理不僅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節省了教學時間,讓學生有自己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的空間。使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教學的著力點要放在能力訓練上。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能力訓練上。課堂上無論是教學課內內容還是課外內容必須始終堅持以訓練為主線。使教和學都成為教學的手段。在訓練過程中,為了使訓練更有成效,教師必須善于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要著眼于能力訓練。
4.及時做好課堂總結。一節課下來,可能一些學生不知道到底學了些什么,這時就需要做好課堂總結,再次強調課堂主要內容,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做好知識梳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規律。不過課堂總結最好通過提問學生來完成。如涉及“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這樣的問題來引起學生對該堂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印象會更深刻。
參考文獻:
[1]草葉.怎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OL].2013
[2]祁云秋.語文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效率[N].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