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韻心


如今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電動自行車可謂是無處不在。但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日益增多,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也呈現爆發性增長,其中超標電動自行車帶來的危害尤其明顯。
早在2012年,昆明市就出臺了《昆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明確車速大于20公里每小時,整重超過40公斤的電動車不得上路行駛。但規定出臺幾年來,超標電動車不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泛濫的趨勢。
那么超標電動車為何越來越多,監管的難點到底在哪?未來如何加強管理?記者對此問題進行了走訪調查。
超標車成“公路殺手”
3月初的一個下午,在昆明市白馬小區附近“支車”的小陳等來了一位乘客,雙方談好價,小陳拉著乘客,開始以將近60碼的速度開始在路上“風馳電掣”。一路上,他闖了數個紅燈,時而駛上機動車道,時而穿過路口的人群,絲毫不在意汽車司機和路人投來的驚恐而又厭惡的目光。
兩年前,小陳在位于西昌路的電動自行車市場,花了將近6000元購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我這車電池功率有70伏,時速可以跑到70公里以上,從昆明跑東川毫無壓力?!辟I車的時候,商家就告訴他,這車沒法落戶上牌,但小陳發現,自己上路后被交警堵下來過幾次,但只要出示購車發票之后就會放行,“交警應該主要查是不是盜搶車,畢竟這車是我花錢買的,既然有賣的應該就能上路?!毙£愓f。
2年內,他用這輛電動自行車“拉活”,一年就要花六七百元換電池,不過在他看來,只要車零件沒壞,他可以一直跑下去。
據昆明市交警部門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昆明市的電動自行車已經超過130萬輛。與電動自行車增幅相同步的,是居高不下的事故率。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5年底3年時間里,昆明市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有49326起,造成287人死亡、31209人受傷,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危險系數最高的交通工具。
而據交警部門負責人透露,在這些事故中,由超重、超速的超標電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占據了很大比例?!俺瑯穗妱榆囁俣瓤臁⒅亓看螅怀鍪聞t已,一出事往往都是非死即傷?!边@位交警說。
注冊登記制難擋超標車泛濫
超標電動車帶來的危害,其實早已不是一個新鮮事。早在2012年,昆明市就出臺了《昆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按照規定要求,昆明市電動自行車實行登記制度,凡未經登記的電動自行車不得在本市行政區域道路上行駛。而在昆明市落戶的電動自行車,必須是符合國家標準且進入昆明市準予注冊登記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內的,才允許公安機關辦理注冊登記。進入產品目錄的條件是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其中最高車速應不大于20公里每小時,整車質量(重量)不超過40公斤。
市交警支隊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昆明市共辦理注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110萬輛,其中《昆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2012年1月1日實施后,昆明市共辦理注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為14471輛。“但目前我市未經過落戶的超標電動車,保守估計都有30萬輛?!边@位負責人說。
“國標”滯后 生產環節堵不住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昆明電動車市場超標車泛濫?記者從市工商、質監、交警部門了解得知,問題的癥結在于電動自行車源頭監管困難。
據負責制定“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的昆明市質監局介紹,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制定于1999年,其中只有最高車速、制動性能、車架/前叉組合件強度三項指標為否決項目,而最重要、最剛性的整車質量、額定功率、輸出電壓、車身尺寸等指標沒有強制標準。
隨著社會、科技與城市的發展,上述三項否決項目在整個市場銷售的車輛中已不能完全適用,而新國標在制定過程中多次出現流產,一直未正式出臺,許多生產廠商利用國標的漏洞,生產超長、超重、超過規定時速的電動自行車,給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超標車“魚目混珠” 銷售監管難
其次是在銷售環節的漏洞。據昆明市工商局負責人介紹,部分電動自行車經銷商受為牟取利益最大化,經銷商不但不告知消費者超標電動自行車無法在我市登記上牌,反而積極向消費者推薦購買,導致消費者購買后才發現不能登記注冊?!按送?,目前國家沒有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動車的規定,經銷商只要拿得出電動車的質量合格證,我們也不能禁止他銷售?!边@位負責人說。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一部分超標電動車還會通過“蒙混過關”的方式騙取可以合法落戶的身份。昆明市質監局負責人表示,有部分經銷商鉆政策法規的空子,在評審過程中,大量拆除電動自行車部件(如保險杠、后視鏡、擋泥板等),并更換重量較輕類型的電池、車輪,使整車重量下降以通過評審,達到進入產品目錄從而在昆明市合法銷售的目的?!氨M管在發現做假問題后,評審方多次召開協調會,對評審細節進行改進,如對產品相片采用標尺參照,增加產品拍照角度等方法等,但都不能有較杜絕做假申報的現象。”這位負責人說。
建議多部門形成合力 全環節多管齊下
業內專家表示,電動自行車管理難是一個全國性的普遍問題,國家標準嚴重滯后,生產、銷售、行駛、報廢等環節行政主管部門多頭管理,且管理缺位嚴重,形成目前的被動局面。只有質監、工商、公安、環保、稅務等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夠實現電動自行車生產規范、銷售合法、使用依法、行駛安全、回收環保的目標。
首先是建議質監部門牽頭繼續推進電動自行車目錄評審工作,對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定期更新準予銷售目錄,加強在昆銷售電動自行車企業的入市管理;其次是建議工商部門加大對目前市場違規銷售超標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的整治,對采取虛假、欺騙手段誘騙消費者購買“超標”電動自行車經銷商的行為予以嚴厲查處,同時設置允許在我市銷售電動自行車的門檻(即只有進入我市電動自行車目錄的,方可銷售),從而逐步減少直到最后杜絕銷售超標電動自行車的商家數量,最大限度減少和杜絕超標電動自行車投入市場。
交警部門在按照《昆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切實做好全市電動自行車登記注冊工作的同時,要結合路面秩序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對電動自行車的日常管理,把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有機的結合起來,重點對電動自行車不按規定登記注冊、不按規定懸掛號牌、不隨車攜帶行車證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格的查處整治,進一步壓縮“超標”電動自行車的活動空間,限制“超標”電動自行車在我市行政區域道路上的使用。
此外,昆明市質監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上新型交通工具越來越多,且形式多樣,如果都用目錄管理的方式無法解決現在的非機動車交通混亂的現狀。建議制訂《昆明市非機動車管理規定》,對能進入非機動車道行駛的交通工具的長、寬、高、速度、質量等做出具體規定,以有效解決非機動車道行駛的交通工具大型化、高速化、多樣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