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軒
【規劃藍圖】
綱要提出,必須以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目標,實施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
【建言獻策】
應根據市場發展需求和技術的成熟度,進一步明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重點和實施進度安排,寧可慢一點,穩一點,不可冒進,嚴防產能過剩。要培育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還要充分利用全球技術創新資源,深層次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大力打造整車零部件企業的縱向一體化新能源汽車整合產業鏈。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湯宗偉
當前,我國東部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產能過剩的具體情況不同,不宜一刀切。建議在去產能方面,允許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發揮基層首創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李鉞鋒
2015年10月23日,恒通客車新能源汽車廠。
標有“恒通電動云控智能管理系統”的終端屏幕上,顯示著一幅全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紅色和綠色的圓點或停或動,分布于重慶以及西藏、山東、海南等地的地圖上。
“這些都是恒通生產的新能源客車,上面有1400多臺,在這里可以實時查看它們的動態和運行情況。”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濤說。
在2014年,終端屏幕上顯示的數字僅有300多臺。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大環境下,傳統汽車產業也陷入低迷。而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在汽車產能持續增加的同時,也開始面臨產業供給低端和高端汽車消費需求脫節等問題。
對于重慶首屈一指的客車生產企業恒通來說,其傳統客車產品也受到冷遇,產銷冷淡。
為打開局面,恒通開始謀劃研發新能源客車。
但新能源客車層出不窮,如何在同業競爭中取得勝利?
恒通先后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打造出了全國唯一、亞洲最大的燃氣、新能源客車研究所和省級技術中心。
隨后,恒通又建立了世界首座純電動客車快速充電站,聯合國內外一線電機、電池企業,保證驅動系統和動力電池系統的可靠性和性價比。
作為國內較早引入快充技術的企業,恒通實現了讓一輛營運客車在10—15分鐘內就可以完成充電上路。而一般的新能源公交車輛,充電起碼需要5個小時。
“恒通在新能源整車及其關鍵零部件領域形成了27項專利技術,其中3項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外觀專利。”何濤興奮地說。
新能源汽車廠內,恒通新能源客車的移動標志依舊在終端屏幕上閃爍。
盯著那些閃爍的標志,何濤雙眼隱隱若有光。
他彷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我們生產的新能源客車現在供不應求——恒通已經布局的傳統汽車市場,都將逐一成為新能源汽車拓展的空間!”他說。
今年,恒通客車預計將有1000多臺新能源客車走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