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曉
摘 要:“廉價政府”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行政成本最小化、行政效率高、減輕人民負擔、體現人民主權的特征。作為我國節約型政府的思想理論來源,“廉價政府”在轉變政府職能、深化體制改革、提升公職人員素質、轉變社會觀念方面對節約型政府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巴黎公社;廉價政府理論;節約型政府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7-0026-03
巴黎公社(下文簡稱公社)的成立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誕生。馬克思為此指出,公社“這是工人階級在他們的社會堡壘-巴黎和其他工業中心-里執掌政權的形式”[1]641,是真正的廉價政府。“廉價政府”是無產階級政權的本質特征,其對中國節約型政府建設能提供理論和路徑方面的指導。
一、“廉價政府”特征概述
(一)行政成本最小化
馬克思認為,“國家必須限制自己的開支,即精簡政府機構,縮小其規模,盡可能減少管理范圍,盡可能少用官吏人員,盡可能少干預公民社會方面的事務。”[2]91所以,政府的運行成本最小化是“廉價政府”的關鍵。在他看來,常備軍和政府官吏是政府運行中兩個最大的開支項目,取消常備軍與政府官吏能夠使龐大的政府機構得到精簡,政府的行政成本得以降低。例如,“公社對各級領導機關進行大刀闊斧的精簡,改組后的公社及10個委員會的全體公職人員僅為一千五百人,而此前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市政機關的公職人員卻多達上萬人。”[3]此外,公社還以經濟改革來厲行節約,而厲行節約意味著政府在單位時間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等于在行政中節約了成本。
(二)行政效率高
“廉價政府”在講求行政成本最小化的同時還追求政府行政高效率,通過消除舊政府中的官僚特權來以最低的行政成本實現最優化的管理。馬克思認為,政府公職人員是人民的服務者,而不是特權階層。在舊體制中,國家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對人民群眾奴役和牟利的手段,政府因“擁有令人傾心的官職、金錢和權勢的國家機器最高管理權”[1]643,而成了培植官僚資產階級的溫床。并且“就單個的官僚來說,國家的目的變成了他個人的目的,變成了他升官發財、飛黃騰達的手段……國家已經只是作為由從屬關系和盲目服從聯系起來的各派官僚勢力而存在。”[4]302-303“國家政權最后變成了占有者階級進行反對從事生產的人民群眾的公開的戰爭工具”[1]644,“官僚機構是市民社會的‘國家形式主義”[4]300,這種官僚體制是導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源。為此,公社頒布了《廢除國家機關高薪法令》,以從法律層面根除新貴族階層得以形成的土壤,保障公社行政效率的高效。
(三)人民負擔較輕
“廉價政府”將減輕人民負擔視為己任,減少政府對納稅人的賦稅,輕徭薄賦。雖然“賦稅是喂養政府的奶娘……是與財產、家庭、秩序和宗教相并列的第五位天神”[2]94,但“這個政府機器集中力量建立龐大的常備軍、制造大批的國家寄生蟲和巨額國債”[1]585,而成了社會的贅瘤。政府的財政支出越多,人民的賦稅負擔就越重,政府用于人民的福利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財政就會越少。而公社就是“要把他們從盤踞在他們那小塊土地上的典押債魔手中解放出來”[1]595,“它使農民免除了血稅和要求無止境地增加一切國稅和國債的根源。”[1]589公社通過規定公職人員只能領取普通工人工資的辦法來減輕人民的負擔,達到“杜絕把大宗國民產品浪費在供養國家惡魔上的根源。”[1]593
(四)真實的人民主權
“正如同不是宗教創造人,而是人創造宗教一樣,不是國家制度創造人民,而是人民創造國家制度。”[4]281因此,由人民創造的政府必然要體現人民主權的利益。“民主制是君主制的真理”[4]280,“要使人有意識地做他平日無意識地被事物本性支配著做的事……必須使國家制度的實際體現者-‘人民成為國家制度的原則。”[4]315“公社應當由被公認為革命者和社會主義者的各種勞動者組成”[5]472,由人民自己當自己的家。公社這一新的政權形式,是人民對自己的社會生活的重新掌握。它“其實是對‘真正民主的國家的追求,它的主要政治目標之一,是要確保國家不會‘由社會公仆變成社會主人。”[6]137這一政治目標充分體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精神,使巴黎的工人階級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了最為真實和廣泛的民主權利。“民主的實質是規定了國家向社會復歸的主體意義,即人民群眾有權決定國家的一切事物,有權參與制約國家的一切活動。”[7]88公社運用“以隨時可以罷免的勤務員來代替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們,以真正的責任制來代替虛偽的責任制”[1]590和直接普選的方式,讓“普選權已經被應用于它的真正目的。”[1]589通過“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8]228這種模式,來實現人民主權的真實性。
二、節約型政府與“廉價政府”理論的共通性
(一)理論目標的共通性
“廉價政府”要求政府在運行中嚴格遵循高效原則,而政府行政效率高“一是指行政管理過程中良好的工作狀態;二是指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動給社會帶來的效益。”[9]構建節約型政府的內在目標之一就是要政府在履行社會管理職能時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改變過去我國政府運行過程中“長期處于封閉”的狀態。
此外,“廉價政府”在理論目標設定中強調政府的規模與職能范圍的壓縮。節約型政府同樣主張在政府規模上實行“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以“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理念和“精兵簡政”的原則對政府規模進行適當的控制,重視社會、法律等多支點的相互支撐。
(二)廉潔思想的共通性
廉潔政府以公職人員的廉潔為主體,是“廉價政府”的前提條件。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消除公職人員的腐敗現象,提高公職人員素質,樹立“公仆本位”觀念,建立廉潔政府。
三、“廉價政府”思想對節約型政府建設的路徑啟示
(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這個龐大的政府機器,像蟒蛇一樣用常備軍、等級制的官僚、馴順的警察、僧侶、卑賤的法官把現實社會的肌體從四面八方纏繞起來。”[1]642要割除舊政府的弊病,建立節約型政府,必然要以政府職能的轉變為前提。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就是要完善相關的保障機制,按照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在全面深化改革、合理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公共服務等方面著重發力,使政府部門在運行中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
強調政府的有限性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環節,簡政放權是實現政府有限性的關鍵。如果將政府職能理解為單純的行政管理職能,則勢必會忽視政府職能的整體性與目的性。在現代社會的管理模式下,除了政府發揮作用外,應該是市場、民主、法制和社會等多支點相互作用的穩態系統。馬克思認為,“廉價政府”在社會治理理念中縮小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的思想內涵在公社中的體現就是“社會把國家政權重新收回”[1]588,把國家這個靠社會供養卻又阻礙著社會自由發展的贅瘤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簡政”減掉的是行政審批環節,轉換的是政府職能,降低的是過程成本,優化的是服務流程。“放權”放掉的是“官本位”意識和不良作風,強調的是服務和監督,釋放的是活力、動力,聚集的是民心、民意。因此,對節約型政府的構建應以推進政府職能轉換,樹立有限型政府的思維模式為要,充分調動市場、法制等各方的協同作用,推動政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
(二)深化體制改革
我國長期處于“泛道德化”的社會局面,社會缺少對政府運行體制建設和制約的重視。同時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轉型期,這就不可避免會在很多領域出現制度供給缺失的問題。體制作為國家的上層建筑,必須適時改革,以適應經濟基礎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體制改革以勞資改革為重。“國家是一個有機體,政府是這個有機體的心臟,而公民是這個有機體的次級組織細胞。”[10]因勞資矛盾引起公民內部矛盾的擴大化最終將重創國家這個有機體。由此而言,建立新型勞資體制,減少由此產生的各種社會矛盾無疑是構建節約型政府的基礎。對勞資體制的改革應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解決:微觀上以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護、限制資本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重點;在宏觀上應著力解決收入分配體系中勞動者報酬總體偏低、收入的兩極分化等現實性問題。完善分配制度,兼顧效率與公平。
(三)提高公職人員素質
作為政府形象的外在表現,政府公職人員往往代表著整個政府的形象。在多數情況下,公職人員的行為及素質在公眾心理層面映射出政府的形象。為此,構建節約型政府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提升公職人員的個人素質。
“公職人員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不是具有‘官職、金錢和權勢的官員,而是社會本身的負責的勤務員。”[3]然而,有些公職人員由于不善于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應對復雜局面和危機管理的能力差,往往導致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有些公職人員則在制定決策時缺少科學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行政效率不高、行政方式簡單粗暴,導致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腐敗問題突出。公眾在個人認知的影響下,把公職人員個人的問題看成了政府的普遍問題,導致政府的親和度和感召力在公眾心中下降。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構建節約型政府的第一步,提升公職人員自身的素質,樹立“公仆本位”思想必然是這“第一步”中的核心切入點。由此而言,在對節約型政府的實際構建中,要加大對公職人員素質的構建,通過加強素質教育、完善法律法規等途徑對公職人員的內在素質進行引領和提高。以此來“取締國家寄生蟲的非生產性活動和胡作非為”[1]593。
(四)轉變社會觀念
“觀念等非正式規則一旦在人們頭腦中形成,將產生恒久的效果。”[11]建立節約型政府還應轉變當前社會所存在的不良觀念,樹立勤儉節約、尊重勞動的觀念,為構建節約型政府掃除思想上的障礙。
“奢侈都是公眾的敵人,節儉都是社會的恩人。”[12]128政府只有貫徹勤儉節約的方針,才能切實減輕公民為維系政府運行而背負的稅務負擔。勤儉節約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構建節約型政府的過程中,整個社會都應樹立起節儉的思想觀念。節儉是節約型政府的基本要領之一,是解決我國發展過程中資源短缺問題的必要手段,是確保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內在要求。要打破我國原有低效發展模式的瓶頸,在全社會貫徹落實勤儉節約的觀念勢在必行。
政府之所以能得以運作以及社會之所以能夠發展,這一切都歸功于人民群眾在實踐過程中的勞動創造。“貧困是引起一切騷亂的病源,勞動是培育一切良知的富根”[5]480,所以,全社會都應形成尊重勞動的良好社會風氣。首先,要在我國現存的社會體制層面上下功夫。要在全社會各個領域都建立起尊重勞動的社會觀念,繼續深化分配制度,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的勞動法律制度,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和健全勞動保障機制與勞動爭議調處機制。另外,要加強對勞動觀念的引領工作,切實加強文化和消費對勞動的引導作用。“在文化上,主要是抵制享樂主義文化的侵蝕,培育新一代的艱苦創業精神。在消費上,主要是扭轉‘超前消費‘炫耀消費等不良的風氣,采取措施控制消費膨脹。”[13]304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李月鳳.馬克思的廉價政府理論與我國節約型政府建設[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10-16.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北京圖書館馬列著作研究室.馬恩列斯研究資料匯編[G].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6]劉志揚.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傳統與展望[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
[7]郭強.馬克思主義與國家理論的歷史軌跡及其當代價值[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社廣東有限公司,2014.
[8]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郭玉輝,章舜欽.發展廉價政府理論構建節約型政府[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6(6):40-43.
[10]黃東陽.轉型期我國政府公仆身份的塑造—從《法蘭西內戰》探服務型政府建構之一隅[J].閩江學院學報,2010(5):7-10.
[11]高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重在制度設計[J].求實,2006(1):43-45.
[12]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13]豐子義.走向現實的社會歷史哲學—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的當代價值[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