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菲
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深厚的藝術積淀使得我國戲劇藝術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作為藝術文化的一部分,戲劇在時代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完善,成為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之一,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進程。與此同時,市場經濟體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一度作用于當前的戲劇創作與檔案管理,管理方式的陳舊落后與管理理念的滯后都成為制約戲劇傳承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戲劇檔案管理直接關系到戲劇的未來傳承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新時期充分發揮多媒體管理優勢,引導戲劇檔案管理走科學化與規范化發展之路勢在必行。
一、我國戲劇藝術檔案管理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
戲劇檔案是在戲劇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衍生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繼關漢卿及湯顯祖等一批優秀的戲劇家的藝術創作后,我國的戲劇呈現繁榮與百家爭鳴的景象。隨著時代的更迭,到現代戲劇藝術改編與保存得以系統化,以田漢為代表的戲劇家在進行戲劇創作以及改良時,更關注優秀戲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戲劇檔案管理真正系統完善起來。戲劇檔案作為對歷史優秀戲劇作品的梳理,側重于為戲劇藝術研究提供真實生動的文獻資料與原始素材,在戲劇檔案的梳理歸納下,戲劇逐漸走上規范化發展的道路,獲得自身傳承與創新的經久動力。
清代文人集中性的戲劇點評被認為是戲劇藝術檔案的雛形,其主要就戲劇內容及文學成就進行了歸納總結,奠定戲劇檔案管理的基礎。清代的戲劇整理屬于民間自發行為,因此研究視角往往帶有個人局限性。而此時對應的戲劇藝術研究機構的缺乏使得戲劇檔案管理并未得到極大重視。在戲劇檔案管理缺失的歷史環境下,不少優秀的戲劇作品趨于散失亡佚,甚至部分戲劇曲目逐漸銷聲匿跡,成為戲劇藝術中的遺憾。我國公共館藏機構關于戲劇史料的文獻典藏十分匱乏。建國后,在有識之士的呼吁下,我國開始加大對戲劇藝術檔案管理的關注,成立了戲劇藝術檔案博物館,由專人進行戲劇藝術檔案的搜集與整理,戲劇藝術檔案作為國家檔案管理的一部分,受政府統一管理并享受政府資金扶持。同時期我國開始有條不紊地開展戲劇整改與戲劇藝術遺產的挖掘工作。在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后,我國的戲劇檔案管理逐漸走向成熟,特別是知識經濟的到來,電子信息技術在戲劇檔案管理中的融入使得戲劇檔案管理更加規范高效,逐漸實現紙質檔案儲存到電子檔案入庫的過渡,我國戲劇檔案管理水平整體提升。更多的群體與個人參與到戲劇藝術檔案管理中,戲劇檔案管理成為全民性的活動,走上規范化發展之路,對戲劇的傳承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戲劇檔案管理及其對戲劇傳承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戲劇檔案作為戲劇藝術活動的真實記錄,涵蓋了藝術劇團與戲劇家的文化創作理念與精神追求導向,是歷史文化環境的真實寫照與歷史事件的真實映射,是戲劇藝術傳承與創新的基礎。為戲劇劇團的未來發展及地方戲劇的保護提供真實的歷史依據與藝術借鑒。而戲劇檔案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戲劇劇團上級管理部門管理整理戲劇寶貴經驗的總結,是一種涵蓋多個方面具有歷史指導意義的珍貴信息資源,以此為依據可以更好地指導戲劇劇團制定未來改革發展方案與劇團未來發展規劃。近年來,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的私利主義與享樂主義對戲劇傳承與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傳統戲劇文化出現了空前的危機,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至少有8種地方戲劇逐漸消亡,中國現存戲劇僅為267種,相對于新中國建立初期的400多種,至少減少100種,這些優秀劇種的消亡不僅僅是戲劇藝術發展史上的遺憾,更對當地戲劇的傳承創新產生威脅。可以說戲劇檔案管理已經融入到戲劇傳承創作中,成為藝術保護與傳承的基礎。我國頒布的《藝術檔案管理辦法》表明藝術檔案作為藝術單位與藝術工作者的藝術創作成果,對國家與社會具有極高的保存價值與保存意義,直接關系到戲劇的傳承發展,前者為后者奠定最原始的素材基礎。但是我國戲劇檔案管理以民間協會為主,缺乏組織性與規范性。加上電子戲劇藝術的沖擊,戲劇檔案管理也客觀上要求創新形式,因此新時期做好戲劇檔案的管理,帶動戲劇藝術更好的傳承與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是實現戲劇藝術多元發展與繁榮發展的前提。在科技為王的時代,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做好科技向戲劇檔案管理的融入,建立完善的數據信息庫,做好音視頻及圖文資料的妥善保存,是做好戲劇檔案管理的基礎要求,也是做好戲劇藝術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準備。
三、從戲劇傳承發展看戲劇檔案管理的創新思路
(一)注重管理隊伍的素質建設,提升戲劇檔案管理專業化
戲劇的不斷傳承與發展建立在戲劇檔案的創新與完善基礎之上,因此網絡時代背景下,戲劇檔案管理必須做好網絡化的創新跟進,而新型的檔案管理方式與管理理念則對戲劇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掌握基本戲劇檔案管理知識的同時,熟練使用計算機,開辟電子戲劇檔案管理的新模式,通過電子管理系統的建立完善實現電子戲劇資料的轉移、存儲與查閱。我國多數戲劇檔案管理人員缺乏檔案管理創新意識,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傳統檔案管理向現代電子化戲劇檔案管理轉化,因此塑造高素質的戲劇檔案管理隊伍是戲劇檔案管理系統化并實現戲劇藝術傳承創新的前提。此外戲劇檔案管理人員應了解基本的戲劇知識,在戲劇檔案管理者與傳播者、研究者之間自由轉化,增強戲劇檔案管理的專業性,以專業化的姿態做好戲劇檔案管理,完成戲劇藝術的傳承創新。而網絡的飛速發展更要求戲劇檔案管理人員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樹立學習意識,主動自覺接觸并學習網絡,做好戲劇檔案管理與網絡技術的有效對接。
(二)優化戲劇創作的外在環境,推進戲劇檔案信息化建設
戲劇檔案管理與戲劇藝術傳承發展的內在關聯要求我們必須建構良好的戲劇管理與創作環境。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讓更多的戲劇藝術形式得到傳播宣揚,為我國戲劇藝術創作黃金期的到來奠定前期基礎。戲劇管理與創作環境建設的重點在于自由創作氛圍的營造與檔案管理安全漏洞的預防。特別是隨處可見的網絡威脅直接影響戲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因此做好網絡環境下戲劇檔案的創新管理必須做好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關注,采取“防火墻”及電子身份認證等技術進行網絡信息安全的構建,確保戲劇檔案管理的保密性與安全性。同時在戲劇檔案管理中引入自由創作的理念,為戲劇創作者提供寶貴的戲劇檔案資料,提供戲劇藝術創新的原素材,讓戲劇檔案管理真正服務于戲劇藝術的傳承創新。
(三)建構戲劇檔案的資源體系,奠定戲劇傳承的自由氛圍
作為對戲劇藝術創作資料的整合與梳理,戲劇檔案管理理應做好體系的完善,以體系為支撐做好戲劇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而戲劇檔案管理體系的建構必須以精細的戲劇檔案分類與歸納為前提。以市區為中心進行四周輻射,帶動周邊地帶戲劇檔案資源的歸納整合。我國戲劇藝術創作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而地方戲劇檔案管理往往是戲劇檔案管理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下轉第46頁) (上接第48頁)戲劇檔案遺失現象十分常見,因此建構起地區帶動四周的輻射型戲劇檔案管理體系是實現區域戲劇檔案管理一致的關鍵。通過戲劇檔案體系的建構,以網絡為依托進行基礎數據的開發與利用,在保證降低工作強度與難度基礎上提升工作效率并實現了不同區域戲劇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與快速傳輸,在交流共享的環境中帶動戲劇藝術的傳承創新。
(四)發揮多媒體檔案處理優勢,做好珍貴戲劇檔案的保護
任何戲劇的發展是以前人的總結為借鑒,因此戲劇檔案原始資料的保存對于戲劇的傳承發展至關重要。我國多數地區長期缺乏戲劇檔案保護與管理意識,導致戲劇檔案資料流失嚴重。因此,做好優秀戲劇檔案資源的恢復很有必要。
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戲劇檔案中的融入使得戲劇資料的恢復變得切實可行。一方面我們可以借助數碼相機及光盤等實現紙質資源向電子資源的轉化,對于一些陳舊的聲像作品做好對原貌的復原及保存,錄入到戲劇檔案的數據庫中便于日后的查閱,對于一些殘缺的戲劇資源進行補救查找,盡最大限度進行補充與完善。另一方面做好戲劇藝術檔案電子數據的計算機存儲,最大限度方便戲劇創作及研究工作者進行檔案的查閱及檢索,從而發揮提升戲劇藝術檔案的現實作用,更好地推動戲劇藝術的傳承發展。
(作者單位:中央戲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