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
員工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而且是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從當前油田企業面臨的新情況看,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員工心理健康與企業和諧發展之間的關系。
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特別是低油價的沖擊,油田企業員工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磨煉與考驗。如:工作業績考核、崗位競爭、收入差距等問題,必然會影響到員工的心理。這些壓力,造成了員工的迷惘、失落和倦怠心理,嚴重影響員工的工作熱情。就企業實際情況來講,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失衡心理。在企業內部,盡管企業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注重向一線和關鍵崗位傾斜,但內部分配由于體制機制等原因,仍有不盡如人意的方面。比如有的員工認為同樣工作收入不一樣,覺得不公平,難免會產生心理失衡,從而導致消極怠工、人在崗位心不在崗位等問題。
二是迷惘心理。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低迷,油田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給油田職工原有的思想觀念和心理定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員工往往感覺到迷茫、失落,無所適從。
三是倦怠心理。當員工對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與個人價值期望值不相符時,就會產生心理落差,有的員工缺乏理性的企業職業發展規劃,現屬職位沒有發揮出個人的專長,覺得沒有用武之地,從而缺乏工作熱情,產生職業倦怠心理,從而影響心理健康。
四是逆反心理。由于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出現一些問題,比如獎罰不當等,使員工產生失望、失信和對立等情緒,如果不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會導致員工逆反心理,影響隊伍團結。
實現員工心理健康的途徑
重視和提高員工心理健康水平,是促進企業內部和諧、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一項迫切任務。油田企業應積極探索有效促進員工心理和諧的方式方法,使員工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一是積極營造輕松、愉悅、公平的工作環境。這是讓員工走出心理困惑的主要途徑之一。首先,無論員工的學歷高低、職位及社會背景如何,都應該一視同仁地享有平等的就業權、薪酬權和成果分享權。其次,對于任何崗位的員工,企業都應該提供平等的培訓機會,充分發掘每一位員工工作中的閃光點,做到人盡其才。再次,在制定相關的制度規范與行為規范的同時,既要考慮每位員工的接受能力,也要保證相關的規范內容對每位員工都有相同效力的約束力。
二是培養員工積極的價值觀。通過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員工中深入開展“講責任、講誠信、講效率、講奉獻”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員工正確認識企業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的關系,促進員工心理和諧。
三是優化企業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以人為本,為每位員工創造健康、安全、舒適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居住環境,減輕員工的心理壓力。同時設立閱覽室、健身室等,鼓勵員工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員工在休息時間能夠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悅。
四是構建有效的員工心理疏導機制。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只有員工自我調適,或在他人幫助下自我調適,才能真正消除不和諧心理。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國內外企業EAP(員工幫扶計劃)的成功經驗,教育員工積極樂觀向上,學會正視自我、調節自我、戰勝自我,以尊重、信任、友愛、理解的態度與人交往,恰當表達個人意愿,不過分壓抑自己,在遇到各種挫折時,能夠戰勝困難,取得成功。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集中心理培訓、座談交流,以及開設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保證每位員工都具有積極健康的心理。
五是加強企業各級領導與員工的溝通。企業各級領導干部應積極與下屬溝通,尊重員工,傾聽員工對自己能力、需要、價值觀的訴說,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并積極組織協調,幫著解決困難。促進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平行溝通,通過團隊學習、對話等形式加強交流,協助員工學會改進人際關系,全面地、客觀地、公正地對他人做出評價,增進員工間的理解與合作,從而增強員工歸屬感和使命感,將自己的思想、語言、行為同化于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目標,為企業的發展盡職效力。
在強調“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今天,員工的心理因素越發為企業管理者所重視。忽視員工心理問題,將導致企業與員工對立,管理者的管理難度增加,員工忠誠度和滿意度也將降低,難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因此,人的因素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真正從“心”的層面去了解員工、愛護員工,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五采油廠信息中心)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