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濤
當前,面對企業發展新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員工思想活躍多變,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利益訴求日益增多,信息渠道日益拓寬,而且近些年,隨著企業招工,從隊伍整體結構上看職工的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年齡結構越來越年輕化,重視并搞好情緒管理,是搞好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也是企業實現和諧發展的需要。
探索方法途徑
提高情緒管理的科學性
追求情理統一。基層干部直接接觸的就是一線員工,因而他們的“疾苦、心聲”基層干部知道得最清楚。在與員工交往中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員工,凡事必須要從“情”入手,做到以“情”感人,做到以“理”服人,只有真正實現情理的統一,才能有效地疏導員工情緒。
尋求思想共鳴。工作中,要做員工的知心人、貼心人,與員工建立相互信任的常態關系。在學習上,能夠放下架子,虛心向員工學習請教;在工作上,能夠集思廣益,誠意征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在生活上,能夠平易近人,主動與員工溝通,產生強烈的思想感情共鳴,讓員工從心里愿意和你共事,愿意為你排憂解難,愉快地跟隨你工作。
倡導源頭控制。源頭控制即從源頭上消除或減少可能刺激員工負面情緒增長的因素。在各項管理制度的制訂過程中,要把人作為最核心的要素來考慮,采取民主的方法充分征求意見,實行的制度要能夠使絕大多數員工感到公平合理,認同感的增加會帶來正面情緒的增加。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基層干部在任何工作安排前,盡量要與相關員工進行討論,以期達到溝通和理解。如果出現不同意見或不理解時,干部要換位思考,力爭達成共識。
增強工作能力
提高情緒管理的實效性
增強干部深入基層的能力。要想隨時掌握員工的情緒變化,適時做好疏導工作,干部就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全面了解和掌握員工所思、所想。工作中,我們規定了班子下井組的時間、內容、形式,做到“三到班組”,即思想工作到班組,生產指揮到班組,解決問題到班組,構建了上下溝通的渠道,及時傾聽員工利益訴求,及時幫助員工解難釋惑,使員工消極的心理和情緒得到及時的宣泄和疏導,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例如,在下基層中了解到,員工使用的電動自行車的電瓶到了冬天由于天冷,放電很快,一塊不夠使用。隊上馬上組織人員對電瓶車的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寫實,發現電瓶車的電瓶在冬季使用兩個小時左右就會產生饋電現象,中午回站后必須充電,否則下午無法使用。我們馬上向礦里作了匯報,礦里及時給予協調解決,為員工配備了備用電瓶。
增強干部溝通的能力。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性地利用工余時間、吃飯時間與員工交流,使員工心里有話有地方講,有氣有地方出,有意見有地方提。同時,加強干部對政策的學習理解,要求干部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領會精神實質,吃透內容,并及時的通過板報、早間會等多種形式傳達給員工,使員工消除對政策的不理解或理解上的偏頗。
增強干部傾聽的能力。友善的傾聽可以緩解員工的心理壓力,舒緩急躁的情緒。很多基層干部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位因感到自己不如意或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心情激動、憤憤不平的員工找你評理,你只需認真地聽他傾訴,當他傾訴完時,心情就會平靜許多,甚至不需你作出什么決定來解決此事。因此,我們要求班子成員在與員工談心的時候,要放下架子,仔細傾聽,要善于從員工的面部表情、說話的語調和節奏、手勢和其他身體語言等一些細微的線索感知員工的情緒。員工真心擁護這樣的領導,會更加認真地對待工作,更愿意為提高工作效率想辦法、出計策。
營造工作環境
提高情緒管理的針對性
建設舒適的工作環境。我們通過多方籌措對生產區和生活區栽花種樹,進行亮化、綠化、美化,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最大程度地緩解了員工工作壓力,使其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轉油站和聯合站工作的員工,絕大多數必須實行24小時的分段倒班,它破壞了員工的固有生活規律,打亂了生物鐘的正常運轉,時間長了員工就會產生疲勞感和不滿情緒。面對這樣的現實,礦里通過調研,根據人體的曲線,專門為轉油站和聯合站倒班的員工定制了座椅,最大限度地減少倒班員工的疲勞。
建立良好的人際環境。我們積極營造“家”的氛圍,總結提煉了“崗位操作時時求精準,井站管理處處求精品”的核心理念,“科學決策,勇于創新,健全制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自我,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的團隊理念,“餐桌傳遞關愛,服務溫暖員工”的服務理念,凝聚了隊伍,提高了士氣,使員工深切感受到“家”的氛圍和“家”的溫馨,激勵每一名員工,凝聚團隊的力量,陶冶了員工的情操,激發了廣大員工愛“家”、建“家”的熱情。
建立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們針對員工技術素質層次的不同,開展“梯級培訓”,技術員、技師和技術骨干還分別到技術素質較低的員工家里輔導補課。同時,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把素質好、能力強、業績突出、群眾認可的人才,調配到重要崗位。還鼓勵、支持員工進行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引發了員工創新觀念的轉變,解決了諸多生產難題。員工自行研制的250閥門卡箍防盜螺絲有效地緩解了閘門丟失現象。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五采油廠第一油礦九區四隊)
(責任編輯:崔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