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
基
層工作是工會工作的活力所在,通過基層工會組織工作能夠直接體現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搞好基層工會活力建設,不僅能夠促進工會工作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提高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各種事故發生。因此,基層工會組織工作狀況,關系整體工會組織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基層工會建設,切實增強工會基層組織活力。
增強工會活力的現實意義
增強工會組織活力、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其意義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職工是企業組織的基本構成個體,其合法權益的維護,直接影著職工能否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影響到其工作積極性的發揮。因此,工會組織應切實肩負起職工合法權益的保障責任,充分體現工會組織自身的價值。
增進企業內部團結和凝聚力。和諧企業就是使職工各盡所能、同心協力為企業的發展奮斗。通過工會組織適時地開展工作來提升職工的愛崗敬業意識,增強自身自律,增進企業內部團結和提升凝聚力,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
實現企業與職工雙方的協調發展。企業和諧的最終目標是企業在科學發展的同時,讓職工個人價值得以體現。工會組織應積極了解職工需求,傾聽群眾心聲,重視職工群眾反饋的問題,化解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需求之間的矛盾。
積極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工會組織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擴大組織的召感力與號召力,為企業文化建設奠定群眾基礎。
如何增強基層工會活力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爭取行政的支持。實踐證明,企業黨委重視、行政支持是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重要保證。企業要堅持“以黨建帶工建,以工建促黨建,黨建工建一起抓,共同發展”的思路,有效促進企業工會工作的健康發展。
必須圍繞企業中心開展工作。工會要適時組織職工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這是工會組織增強活力、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也是實現工會組織有為有位的有效途徑。工會要圍繞企業經濟建設大局,開展群眾性的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這是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有效形式。工會還要通過“建家”活動,把基層工會建設成溫暖的“職工之家“、和諧的“職工小家”;通過開展模范“職工之家”、模范“職工小家”評比授牌活動,推動《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在企業中的貫徹實施,激勵職工愛崗敬業的勞動熱情,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通過送溫暖送清涼和對困難職工的幫扶活動,把黨和行政的溫暖和關懷及時送到困難職工當中去。
必須加強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首先,要完善和規范基層工會組織領導體制,建立健全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和女職工委員會。結合職工就業方式和基層部門的分布特點,從便于接受基層黨組織領導和便于發揮基層工會組織作用這一目的出發,本著“劃零為整、由小變大”的原則,創新工會的組建形式。同時,工會要選好配強基層工會組織領導班子,把有事業心、責任感、辦事公道、熱愛工會工作、對職工群眾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選配到工會領導班子中來,加強基層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專、兼、群”相結合的工會工作者隊伍。其次,要加強和規范基層工會組織民主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基層工會群眾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要努力健全和規范基層工會組織制度,如: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制度、民主評議領導班子制度等;健全基層工會各項管理責任制度、監督考核制度等;強化和規范基層工會維權機制,認真推行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制度、勞動爭議調解制度、勞動法律監督檢查制度;等等,切實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
必須不斷提高工會干部隊伍素質。提高基層工會組織干部隊伍素質,必須強化三個意識:強化政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緊圍繞黨和企業中心開展各項工作;強化責任意識,樹立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淡泊名利,樂于奉獻;強化群眾意識,牢記“兩個務必”,發揚優良傳統,改進工作方法,置身于群眾中,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和要求,了解他們的安危和冷暖,敢于為職工群眾說實話、辦實事,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工會干部還要增強五種能力,即增強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改進工作方法的能力、增強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強協調溝通的能力、增強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開創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第十采油廠肇源分公司機關)
(責任編輯:邱 月)